痛至無淚 開到荼蘼
痛至無淚. 這是我讀塵凡<少年往事>,最多最切的感受.
讀小說能把人讀哭, 不言而喻是感動了。
我不隱諱我最深的哭是讀瓊瑤. 那時我不滿十八歲。盡管瓊瑤阿姨的小說總被指摘,但, 我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少年時讀她的故事會不動情。嗬,此時,那個讀著讀著就在無人教室裏放聲大哭的女孩清晰的出現在我眼前。
後來,後來肯定為某些小說也哭過,隻是都記不甚清了。
直到2007年,讀到一部長篇,為人物命運的強烈衝擊,禁不住嚎啕痛哭。它是張潔的《無字》。《無字》透著赤裸裸的真誠,它的曆史厚重感和對人靈魂的剖析,在所讀過的當代小說中無人企及. 我以為.
今天,讀完了塵凡無憂《少年往事》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夢外,我卻輕輕哭了出來……”深深地呼出一口氣。
通篇,數度,我想輕輕地哭出來,都不行,哭不出來,但卻知道自己是怎樣的心痛.數次,決定不讀了,不想自己太難過,可還是惦念著那個女孩.惦念她,心疼她,期待著春暖花開,她能在花季年華有一次真正的地動山搖的歡笑,所以還是來繼續跟讀.
這篇小說說的是一個女孩12到18歲的成長經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12到18.
塵凡讓我喚起了自己的.不,這樣說不準確,是讓時光倒流,但卻穿越到那個女孩身邊,隨她一起度過這段歲月.
坦率地說,我的經曆中沒有小戈,沒有桔子.但卻覺得他們栩栩如生就象我的朋友.和他們一起經曆著純純的少男少女的歡喜憂傷,經曆著迷惘躁動混亂和柔嫩的心的碎裂......成長是什麽?就是蹣蹣跚跚地與自己的周圍建立著信任,友誼,愛,忠誠,還有....我細數著我少年時的朋友,體會著這個女孩的心動心顫和心碎,唯有愛的純粹純真,才能體會受傷的最痛。
我也沒有這個女孩那樣的母親.但我卻清清楚楚看到她的驚恐無助的眼神,聽到她深夜哀哀的慟哭,感到她靈魂的孤獨和絕望.在讀到母親癔病爆發那一刻,.....多想跳進故事中拉著她離開那個場景,奔去有陽光和野花搖曳的山穀。。。。母親!我無力也無法用什麽尖銳的詞匯來評說這個母親,如同塵凡.我隻為人的命運哀傷.為女孩,為哥哥,為父親,為母親.此刻,"紅塵那麽浩淼遼闊有什麽用呢?我們的腳步其實邁不出一個小小的親情之屋。"此刻,不忍卒讀.痛至無淚,起身,尋到女兒,緊緊地擁她入懷.
對這種刻骨悲痛,我不敢說,我懂.如小說中說,"沒有經曆過的人,永遠不要說懂得。"
其實,這篇小說的飽滿和張力打破了之前我對塵凡作品的印象.
在八萬多字的小說中,容量極大.有少女情懷的愛戀和友誼,有對婚姻愛情的思考,有對為父為母對子女愛的反思,還有社會現行的教育方式的責問,但歸到底命運的苦難最觸動人心.
過去總以為,苦難來自戰爭,政治,疾病,流離失所,饑寒交迫.....讀這篇小說,突然清楚的意識到,許多苦難來自人性,"有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嗎?當我們從人心的漫漫泥沼爬過。""陽光可以曬遍裸露的一切,但是陽光曬不到心靈。有那麽多在陰暗處滋生的念頭在吞噬著我們,像墨綠潮濕的苔蘚,覆蓋了我們最初的麵目,天使的麵目。"
嗬,人性.....我覺得我的筆難以觸及這巨大或者也微小遊弋左右無處不在的東西.也是我沒有足夠的內心力量能與它坦誠相對.塵凡的筆寫出來了,寫的觸目驚心.無論醜或者美;惡或者善.
真的,雋永難忘的文學作品,必定是出自那些真誠沉靜悲憫的心.這個心,塵凡與生俱來.
她的文筆傾倒很多人.但我好象已忽略文筆本身.寫小說自然是要把故事敘述清楚,把感情表達生動.有時過於遣造文字的美麗反而失去了一種真實感.我讀小說特別在意的是一種文學情緒.一部好小說,你看幾段甚至幾句就能一下進入情緒中,有種身臨其境的融入,常常讀後,故事的細枝末節不久就淡忘了,但它傳遞給你的文學情緒卻會久久地揮之不去.因為這個情緒觸及靈魂.它讓人的淚流在內心,而不是人麵前.這一點,<少年往事>做到了.
哦,情緒,。。。。。
她寫最純真的愛情---“我一直不能忘記那些同小戈對視的瞬間,那些長久凝視對望的瞬間。那些時候,時光停駐,山河消隱,人聲褪去,隻有小戈,隻有小戈在我眼裏。他那麽近,那麽溫暖,近到我可以呼吸到他的呼吸,溫暖到我可以像冰雪一樣自在地融化。隻是輕輕移開目光後,一切美麗的心情又一路迤邐著薄霧般散去。”
她寫信仰的友誼的坍塌---“我能感覺到無數細小的玻璃碎屑濺開來,深深紮入我體內的每一處血肉,每一個可感知的細胞。那個我曾經最真心喜歡過的,最真心對待過的,以為一生一世會是好朋友的桔子在那一刻在我心中消失了。我心中的眼淚像一條長河滔滔奔湧,衝刷掉所有關於桔子的美好的記憶,並且從那時隔絕了桔子所有試圖的跨越。”
她寫最現實的婚姻---“婚姻中的兩個人,日日耳鬢廝磨,於時間的長河,慢慢淘洗去所有神秘美麗的裝飾,在完全赤裸的精神世界裏,一招一式地交手,我們才會看清彼此間真正的距離,看清原來彼此並不像以為的那樣完美交合,而是參差錯落,甚至毫不搭界。還來得及嗎?時間可不可以匆匆倒流回去。我們可不可以從錯誤裏全身而退?全身而退。對婚姻中的男女來說,尤其為人父母者,這是一個多奢侈的夢。”
。。。。。
我能不在這種情緒中嗎?能不為這文學的美感而流連忘返嗎?
難得的是這個極致感性的女子,也有著冷靜的理性,“父母對子女的到底該是怎樣的呢?我們到底能從生活的表象下剝離出多少真正的愛的成分呢?那種無論你成為什麽,無論你在世人眼裏是怎樣的一個人,我都會愛你,真摯無私地愛你———我們承受的父母之愛能夠達到這樣的深度和高度嗎?”
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已是母親,我對孩子的愛也達到了這樣的深度和高度了嗎?還有,做為母親,我已感覺母親對女兒人生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要給予女兒什麽?怎樣給予?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心智的健康明朗,品性的豁達寬厚勝過所有,包括強壯的身體,包括豐富的學識,和所謂的成功。 而最美的女性是內外柔和溫潤的,世上最動人的光澤是母性的光澤.是的.讀這篇小說不僅是一段不同的人生感知的精神之旅,也在看諸多風景時安靜的思考.這一點,要對塵凡說謝謝.
故事的最後,讓我想到那句---開到荼靡花事了.忖思良久,我仿佛覺得,塵凡在幫故事的女孩把所有的往事封存.而從此走進一個清明清新的生活.可生活之河源遠流長,.....是的,生活的本身會讓一些我們實在不想讓它改變的改變,這是無奈也是精彩.比如那個少年小戈,他的離去,一定是離世的方式嗎? 我總覺得, 真正深刻的離去,不是在生死兩界.而是近在咫尺卻已遠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