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迷失的“中國人”概念以及日益擴大的“奔藤”大軍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daughters don’t feel like outsiders in America. I sometimes still do. )——真的嗎?
-
高標準嚴要求(望子成龍) - 公開將自己子女互相比較以及將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競爭、誌氣)
- 用傷害自尊乃至近乎侮辱的語言數落子女(激勵、發奮圖強、愈挫愈強)
- 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為子女做出犧牲,包括時間、金錢、物質等(無私奉獻)
- 自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子女好甚至為他們設計人生決定專業尋找伴侶(專斷、包辦、己所欲施於人)
- 容易得到的都不是有價值的(勤奮、笨鳥先飛)
- “養兒防老”(“以後我就指望你了”是對兒女最高的評價)
對於以上幾條特色,虎媽做到了極致,不惜一切代價,不達目的不罷休,認為“愛”的最高境界則極可能是讓子女“恨”自己(那怕是暫時的)。而大多數中國媽媽在恨鐵不成鋼的時候,則會不自覺地把中國文化的另一麵拿出來,口口聲聲順其自然,隻求盡到責任無愧於心而以,剩下的就看子女的造化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可見,中國的教育哲學非常能夠自圓其說,怎麽說都有理,並不是虎媽所理解的那樣絕對和極端。
對此,虎媽的解釋是“移民”身份使然。
美國人似乎更看重給孩子一個有趣的童年,讓他們有好奇心、有創意、有選擇。而中國移民則更看重給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他們的技能和本領,讓他們在起跑線上就跑在前麵(比如數學跳兩年)。這確實不僅是“中國家長”的特點,更是“移民身份”導致的危機感和壓力感。你隻有做得比別人好甚至好幾倍,才能在別人的土地上爭得一杯羹,奪得一片立足之地。
不用解釋,“中國媽媽比西方媽媽更優秀”的暗示最容易惹惱美國人。蔡美兒是否在搞精英教育貴族教育?因為害怕“富不過三代”,蔡美兒從大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發誓培養出一代精英,至少不讓家道從他們這一代衰落。在成績優秀、中文流利、態度謙遜、愈挫愈勇、尊重父母以及做體力活之外,她認為古典音樂就是對“坐享其成”的“潛在敗家子”的最好救贖。她讓女兒們學習古典音樂也是讓她們比自己更有文化底蘊,借她們之手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東西。
但是我最擔心的是,虎媽把大女兒索菲亞推到鋼琴的最高峰之後,接下來會怎樣呢?如果不放棄,那麽她的母親為她設計了一個多麽辛苦的道路,不用說超越,隻要維持目前的水平她就必須堅持每天練習!如果放棄,那麽鋼琴到底是一塊敲門磚還是素養的源泉,當初的努力功虧一簣的話虎媽會作何反應?
虎媽不讓孩子參加很多正常孩子參加的活動,主要是認為這些活動lead them to nowhere,不能讓孩子“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單、證書、獎杯、名校入取通知書以及未來的名利和地位,而鋼琴和小提琴卻可以。她毫不遮掩自己的功利心。從虎媽的教育裏,我們看不到她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別是獨立思考能力的任何努力,看不到她培養孩子領導力、動手能力、公德心、敢於嚐試並不怕失敗等品質的絲毫考慮。她每分每秒給孩子灌輸和強迫她們去做的就隻有練琴——比賽——得獎,或者穿著華麗的服裝為重要的人物表演,並以進入卡內基音樂廳為教育最大的成功。她所做的一切,完全不是從開發孩子的潛能入手,而是把個人意誌強加給自己的女兒。
三、
虎媽承認,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是她最不成功的一項。在美國鼓勵提問、質疑以及挑戰權威(這一點是精英文化的最重要部分)的文化大背景下,再專斷獨裁和有個性的媽媽也無法讓孩子對父母亦步亦趨。
因此,他們家的氣氛經常是緊張的、火藥味極濃,似乎隨時隨地可能爆發。她們的母女關係可以說非常不正常,表麵的和諧往往不能持續幾分鍾。但是虎媽不斷強調,她不在意,隻要能把女兒培養成才,她願意以一切為代價,包括讓孩子們恨自己。不得不說,雖然書中充滿了自嘲,但是虎媽確實是一個心靈扭曲的母親。本書的引人注目在於她的大膽,敢於家醜外揚;即便今日她的作風有所變化,那也更說明了她是在“用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過去。
最大的“家醜”就是小女兒的叛逆。那些內容寫得真是活靈活現,讓更年期遇見青春期的媽媽們感同身受同病相憐。其實,大女兒何嚐不想叛逆呢?但她要做一個媽媽的好女兒,這是她的宿命——無法違背,她隻有一生都在童年的陰影下背著沉重的包袱走下去,而且“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將來會以同樣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
無獨有偶,我的一個朋友,大兒子80年代在中國出生,從小由父母安排每分鍾的活動,成為全美20個傑出高中生之一,並用3年時間從哈佛畢業,順利步入華爾街,是百分之百的人傑。小兒子2000年在美國出生,長得又精又靈,雖然學習不錯,可就是從小就不聽父母管教。我的朋友經過苦苦掙紮,終於放棄了管教大兒子的方法,而開始摸索一條美式中國教育之道。希望他成功。
問題是什麽才叫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麽。虎媽在書最後捫心自問:到底怎樣才叫活得充實live life to its
fullest ?很多人如虎媽一樣,覺得少睡覺的人從數學角度看就是比別人活得更長。我也曾有過晚上舍不得睡覺,生怕因睡眠浪費了時間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做了一件事情就做不了另一件。如要走在別人前麵就隻有少睡覺多用功。可是人為什麽要走在別人的前麵?如果不是移民美國,虎媽們是否還有如此的危機感?虎妞們是否會有更輕鬆和快樂的童年?
多年之後,當虎妞們尋找失落的童年的時候,虎媽們也將在尋找迷失的自己。是選擇移民這條不歸路讓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國際身份證。
對於到底該支持哪一方的提問,我的朋友平靜地回答:“你拿哪國護照,就應當支持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