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你還記得幾部?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曆:一邊拚命砸著自家的門,鄰居的門,教室門,廁所門。。。一邊拚命喊:“王明德,快開門!”等父母兄弟姐妹鄰居老師高年級凶惡的大哥或者打掃衛生的大爺大媽露麵時,再一邊一哄而散或者狼狽逃竄,一邊開懷大笑呢?如果你是個乖美美,至少,你也曾經被這樣突如其來的砸門聲驚嚇過嘍?
當我考慮下一記青燈的選題時,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正午的陽光下,在一片午睡的寧靜中, 幾個小屁孩那樣擠在一處,拚命喊叫拚命地將眼前的門拍得山響,還不忘將一條腿撤到後麵,以便門裏有響動時轉身撒腿逃跑的情景,就和這句台詞一起,第一個從記憶裏蹦出來。真不記得砸過哪一扇門了,反正,肯定不是一家認識我或者我認識的門,因為,即便是三十年之後,我那些惡劣的行為,也從沒有泄露到爸爸媽媽眼前。他們還一直以為,我,就是他們和老師心目中,品學兼優乖乖聽話的好孩子呢。
其實,這部名為《難忘的戰鬥》的電影,真不怎麽出名。導演湯曉丹,首映在1976年。估計是文革時代的最後幾部電影之一, 所以,很快就被席卷而來的中國新老電影,香港電影,外國電影所淹沒。隻有它的主演,大名鼎鼎的達式常,還留在人們的視野中了。。被標記為文革的最後一部電影的,我記得,是《決裂》,後來被批得體無完膚,所以留下的名聲遠遠超過了上麵這部革命但還算中性的影片。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列寧在1918說的這句話,大概,是全中國人民,在物質精神極度貧乏的時代,最會心的期待了吧?

一句:“高!實在是高!”讓大家幾乎忘記劉江的湯司令在《地道戰》中是個無恥的漢奸。可是指名道姓的“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卻使大家永遠記住了《閃閃的紅星》中這個惡霸。我想,有一多半人,都曾經情不自禁地挑起大拇哥,用前者誇過朋友。多一半的70後男生,也一樣,曾經腆著小肚皮,重複著後者,當過幾回惡霸吧?

革命樣板戲《紅燈記》,其實,算是吃了掛落。阿甲和創作人員真費了很多心血傾注其中。那樣的題材,今日也許大家嫌臉譜化程式化,可是李奶奶一句:“你爹,不是你的親爹,你奶奶,也不是你親奶奶。”用現代人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心情去理解,那可是別有會心忍俊不住啊。

《戰洪圖》階級敵人那句:“下吧下吧,下它七七四十九天才好呢。”是我最初的乘法教育了。後來,我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3x7等於了18,但是7x7那是絕對不會答錯滴。


《小花》,不知道算不算新時代的第一部電影。但是陳衝,一定是新時代的第一個影後了吧?盡管當時是叫最佳女演員。陳衝在電影裏一張圓乎乎的娃娃臉,和劉曉慶那張瘦刮刮的川妹臉,年齡上和形象上都差得太遠,真搞不懂唐國強哥哥怎麽會來一幕張冠李戴的戲。估計,一定是傷到了眼睛還沒痊愈。




提到後來風雲一世的劉曉慶阿姨,想起來,《小花》一定不是新時代的第一。因為,劉阿姨在之前,還演過喜劇《瞧這一家子》,在裏麵飾演一位瘋瘋癲癲的女售貨員,還得了百花獎的最佳女配角呢。哎呦,從那以後,我特討厭劉阿姨的嗓音,總覺得異常得刺耳難聽,就連聽她在春晚高歌甜美的民間小調,都免不掉起一身雞皮疙瘩。
喏,今日最精彩的八卦在此,你可別錯過哦。
劉阿姨在1979年因《瞧這一家子》獲獎以後,大眾電影采訪她,記得報道中清清楚楚地提到,劉阿姨以29歲的“高齡”獲獎,大器晚成。
就當本人對少年時的記憶出現短路好了。信不信由你。反正,這是末節。至於劉阿姨是不是當年中國最好的女演員,而她到底生於何年,這個,本來就不重要。無可否認,劉阿姨確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人物,她,也確實是中國電影史的值得留名的一位好演員。
《瞧這一家子》裏陳強陳佩斯父子的經典對話: “。。。象個刀把兒。。。”
“屁!”
“啊對!P!就是P!”
而我,怎麽也弄不明白,老爺子為啥生氣,難道兒子說的不對嗎?
陳小二的“披荊斬刺”,“如火如茶”。。。大約,當年比原成語更深入人心吧?
這部戲基本奠定了陳氏父子幽默公司的根基。盡管,現在看來,可能沒有比小燕子的歪詩更可笑。甚至沒有小沈陽的東方明亮哥哥,吊在懸崖間摟著半邊美麗如花的張柏芝美美,被嗲嗲地問道:“相公,你那麽聰明,一定有辦法讓我們上去吧?”明亮哥哥一臉淡定,四兩撥千斤地說:“那,容易。。看我的。救命啊!救命啊!”那麽冷的幽默感(昨夜剛看了《河東獅吼2》)。但在當年,確實叫人笑破了肚皮耶。



王蒙,被章大小姐大罵混蛋。為人如何咱不知,但是一部《青春萬歲》,倒真是少年勵誌。50年代中學生的生活,對於我們這些在題山題海的壓迫中長大的一代,那是多麽令人向往的沸騰生活啊。
這些,都是個人心境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主角大都隱退,唯有飾演跳“肥豬舞”的吳長福的那位,張海燕,倒是現在還經常在影視劇裏看到她的身影。還有一位跑龍套的,隻在新年舞會上出現了10秒鍾吧,和楊薔雲小舞一曲,問了句:“同學,你貴姓?”,就被晾出了鏡頭。後來,他的大名蓋過了這部戲裏的任何一位主演,一時風靡全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國慶哥哥!



小時候的電影,我現在能想起來寫的,就這麽多了。你記得的,還有哪些?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