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日一哭的時間。友人知我對宗教持皆容,就微我一個茶禪,看看無妨。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麵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

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性也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

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曆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隻有,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
  此話一語中的。

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

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麽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

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轉載~)

所有跟帖: 

憂心是苦,哭為放下,哭了就不苦了。 -收官- 給 收官 發送悄悄話 收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6:26:14

真的,放下就不苦了 -小活- 給 小活 發送悄悄話 小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7:18:36

愛我放不下錢我也放不下。。。埃。。。。 -舞女- 給 舞女 發送悄悄話 舞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7:19:30

生老病死,骨肉分離乃人間大悲之事 -ghost_in_shell- 給 ghost_in_shell 發送悄悄話 ghost_in_shell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7:21:16

待茶班來解。 --眉子-- 給 -眉子- 發送悄悄話 -眉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8:18:48

待茶班來解。 --眉子-- ♀ -一片老薑- 給 一片老薑 發送悄悄話 一片老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09:59:29

苦不知道,靜凡放非常好! -.川曄- 給 .川曄 發送悄悄話 .川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11:16:16

修行無止境 -林笑- 給 林笑 發送悄悄話 林笑 的博客首頁 (126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12:46:56

好聽!謝謝分享! -小活- 給 小活 發送悄悄話 小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13:56:00

:(. 你懂的。。。唉~ -玉珠- 給 玉珠 發送悄悄話 玉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13 postreply 14:52: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