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結婚時,做選擇的標準,不是情欲與激情,更非愛與戀,而常常是安全感,不僅長輩為兒女做選擇時如此,年輕人自己走選擇時也常是如此。結果是,婚姻相對穩定,但缺乏情感。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而這一個基石,普遍沒打好。
[二]
婚後,因沒有感情的滋養,也因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導致妻子一方感覺到孤獨,於是去抓丈夫,去控製丈夫,而丈夫則覺得,本來就缺感情基礎,更不願被妻子緊緊抓住,那會讓他重溫幼時被媽媽吞沒的噩夢,所以丈夫要選擇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愛好,或者其他女人。
[三]
妻子感覺到更加孤獨無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遠。等有了孩子後,妻子終於發現,孩子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彌補她內心的空洞,於是,她開始抓孩子。並且,最好是個兒子,那麽,兒子不僅是彌補了情感空洞,還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情欲的空洞。結果,她把兒子抓得更緊。
兒子被媽媽抓很緊,那女兒呢?若媽媽內心比較健康,則可能有同樣待遇,也會被媽媽抓住,但若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則女兒容易成為媽媽的“被討厭的內在小女孩”的投射對象,被媽媽厭惡乃至虐待,於是,造就了一個同樣沒有安全感甚至內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離妻子時,會愧疚與不安,也擔心後院起火,當發現兒女可以填補妻子內心的空洞時,他們也會將兒女推向妻子身邊。所謂的戀母情結,在中國出現了變型,爸爸甚至不與兒子競爭,而是迫不及待地將兒子推給妻子,這樣他就自由了。於是,他也參與造就了另一個自己。
過去主要因重男輕女,現在則主要因男人想逃離媽媽的潛意識的動力,導致做父親的男人不僅逃離妻子,也逃離女兒,與女兒的關係也很疏遠,這導致女兒即便在母愛一環上有所改善,但在父愛一環上仍相當欠缺,於是女性對得到異性的愛,要更為絕望一些。
總結一下即,男孩得到母愛表麵過多但質量堪憂,普遍存在著嚴重的被吞沒創傷,這導致男孩不能表達情欲,並且會導致男孩比較被動;女孩則得到母愛和父愛都比較少,容易有嚴重的被拋棄創傷,而她們雖也有被吞沒創傷,但比較少,所以相對男孩要主動很多。
[四]
這樣的男孩女孩長大了,男孩抗拒表達情欲,抗拒親密,同時被動;女孩則不知情欲是何滋味,並因被拋棄的創傷,而對親密有強烈渴求,但又覺得得不到,所以會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動的男人。於是,又重複了輪回的第一個鏈條——夫妻之間缺乏情愛。
[五]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這還不夠,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兒子,而對於媽媽,兒子意識上還不能逃離。於是導致一個獨特中國現象:兒子必須和媽媽粘得緊一些,不能逃離;兒子和兒媳疏遠,卻成了可以接受的現象,唯獨妻子不能接受,但隻能獨自品味。
[六]
結果,婆媳關係就成了中國家庭的主要戰爭,戰爭目的是爭奪被動的兒子,至於公公,已成了這個家庭中可有可無的一個注腳,沒有人爭奪他。除非他生命寬廣而精彩,否則他在家庭中就是一個零。
[七]
婆媳關係中,誰都贏不了,媽媽畢竟不能得到兒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總要去找一個地方安放,於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個平衡物而廣泛存在於重男輕女最嚴重的地區,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愛最少的女子。小三,這也是一個中國獨特現象。
更神奇的是,我聽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甚至是媽媽為自己兒子找的。
[八]
若公公和嶽父,在大家庭中還發揮著巨大作用,甚至成為家庭問題的直接製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須是主動衝突),這是因為,他們執著於權力感,不容別人挑戰他們的權力,但他們不會製造特別複雜的情感關係,而隻是一味要求別人服從他,這形成不了特別複雜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