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茶

來源: 井底蛤蟆 2011-03-20 04:53: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3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井底蛤蟆 ] 在 2011-03-21 12:51:0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茶是起源於中國的飲品,據現有資料,最遲不晚於魏晉時期,飲茶、種茶已經在全國廣泛傳播。在近兩千年的歲月中,茶成為中國人最常用的飲料,茶的精神特質也滲透到中國人的方方麵麵。茶之為物,有實用功能和人文內涵兩方麵,前者為物質,後者為精神。

一、物質之茶

茶清冽澄澈,芬芳醇鬱,為飲中佳品。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度,可謂茶的父母之邦。在長期的采茶製茶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種類的茶葉,一般以製作工藝不同有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類,還產生了一些著名的茶葉品種,有"十大名茶"之稱:
西湖龍井:產於杭州西湖邊獅峰山、梅家塢、雲棲等地。重視茶葉鮮嫩、采摘及時,其湯有"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大特點。龍井茶茶香持久,久而彌醇,前人曾讚"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洞庭碧螺春:產於太湖洞庭山,以碧螺峰之茶最為名貴,故名。 
黃山毛峰:產於黃山,其前身為黃山雲霧茶。極品毛峰色如黃金、如象牙,彌足珍貴。 
鐵觀音:產於福建省安溪縣西部內安溪,其香稱"聖妙香",其味稱"天真味"。 
信陽毛尖:信陽產茶曆史悠久,1915年曾獲國際大獎。 
君山銀針:產於洞庭湖中君山,別名"金鑲玉"。 
武夷岩茶:產於福建武夷山區,以"香高味醇"為特色。 
餘者祁門工夫紅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不一一詳敘。
此外還有花茶,在茶的製作過程中加入氣味芬芳的花,如茉莉花、蘭花、菊花等,擷造化之菁英,萃玉壺之甘飴。

茶首先是一種飲料,基本功能是解渴,然茶於解渴之外,亦有藥用價值。

早在上古時期,便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在中國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稱茶為"苦漿",言其"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已經較為明確地揭示了茶的藥理作用。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在他的著作《本草拾遺》中這樣稱讚茶:“止渴除疫,貴哉茶也”。到明代,被李約瑟博士稱為"中國博物學家中無冕之王"的李時珍,更是對茶偏愛有加,自言"每飲新茗,必至數碗",並在他的煌煌巨著《本草綱目》中對茶論述甚詳,有關茶的各地品種、栽培方法等均有記述。書中言茶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在《本草綱目》中,對茶的認識比《神農本草經》更進了一步。 

除了傳統認識上的茶有提神醒腦、祛暑解毒、清火明目等功效,現代藥理學更是證明了茶葉的諸多藥理作用。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份有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兒茶素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等作用,是極佳的抗衰老、抗高血壓、預防血液粘稠和血管硬化的天然保健品。現代科學為古老的茶作了更為準確嚴謹的注解,茶的藥用保健價值之深之廣,在其它飲料中少有其匹。

二、精神之茶

《易經·係辭上傳》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之稱為"文化"為"道",不僅僅因為其形質上的優點,更因其超越形質的內涵。

茶的清澈淡泊的特性自古便引來文人墨客的吟頌。早在漢代,著名文學家王褒、司馬相如、揚雄等人便在其作品中寫到茶。西晉詩人張載這樣寫成都的茶:"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頗具浪漫氣息。在晉人幹寶所撰的神怪筆記《搜神記》中,講了這樣一則和茶有關的故事:"夏侯愷字萬仁、因病死。宗人兒苟奴、素見鬼。見愷數歸、欲取馬、並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這人死後變成鬼了還回來找茶喝,反映了當時人們普遍愛茶的情況,也給茶抹上了一層奇幻瑰麗的神話色彩。

到了唐宋時期,因經濟的發展,飲茶之風大興。唐詩中多有飲茶名篇,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當數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七碗"之句,為曆代激賞。另有詩僧皎然,愛茶成癖,第一個提出了"茶道"的概念。皎然在一首詩中寫道:"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極盡茶葉茶具茶湯之美,讀來如香茗在口,透骨清芬。

在中國古代,集茶學之大成者當推陸羽。

陸羽,字鴻漸,自號桑苧翁。長於佛門,遊於士林,與顏真卿、張誌和等名士常有唱和贈答,尤與僧皎然為忘年之交,其情莫逆。煌煌巨著《茶經》,窮盡茶之栽培、采製、烹煮、飲用、器皿諸道之要,茶聖三卷,橫亙千年。

宋代文人亦多好茶。蔡襄曾作《茶錄》,接武茶聖,影響甚大。米芾在其名作《苕溪詩》中寫道:"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愛茶勝過愛酒。黃庭堅最喜苦筍製茶。而大文豪蘇東坡更對茶情有獨鍾,品茶、烹茶、種茶無不精熟,平日裏"茶不離口",有詩為證:"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這是晚眠晨起時飲茶;"簿書鞭撲晝填委,煮茗燒栗宜宵征",這是通宵公幹時飲茶;"皓色生甌麵,堪稱雪見羞。東坡調詩腹,今夜睡應休",這是茶動詩興,覺也不睡了。東坡愛茶,未嚐忘茶農辛苦,深惡地方官僚貢茶爭寵的醜行:"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與東坡愛茶相輝映的是宋代另一大詩人陸遊,放翁深以與茶聖同宗而自豪,有詩道:"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閑品故園茶"。陸遊寫茶的詩有近三百首之多,曆代少有,他本人也引以為榮,作詩詠道:"遙遙桑苧家風在,重補茶經又一編",茶詩補茶經,誠非虛言。

到了元代,龍井茶漸重於世,大學士虞集《遊龍井》詩:"徘徊龍井上,雲氣起睛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精當地描寫了龍井風光與龍井茶的色香味和采製時令,末句更是生動地表達了對龍井茶繞齒餘香的眷戀。

如果說文人墨客們對茶的吟詠大多還是對茶形質方麵的再現,那麽禪宗思想對茶的發揮則是對茶精神內涵的表現,真正把茶提升為一種哲理的載體,思想的符號。

最早提出"茶道"概念的是詩僧皎然,皎然是禪宗一係。茶聖陸羽從小在寺廟中長大,雖非僧人,當少不了受佛家思想熏陶。《茶經·一之源》雲:"是以行優而有儉德之人飲之甚宜",日本學者布目潮渢、中村喬在介紹陸羽時說:"感到這是陸羽式的茶道的真髓。"行優德儉,已初見茶之人文精神。

禪宗和茶的關係,源於佛門禮儀:宗教祭祀之茶、內外接待之茶、施舍眾生之茶。禪宗的思辨特性和其"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悟道觀念,注定了禪必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將茶文化升華、推廣,並引向海外。

禪宗與茶有名的兩個公案是"吃茶去"和"茶禪一味"。前者是發端,後者則是集大成的概括。

"吃茶去"這一禪林機鋒出自唐代禪師從諗和尚,從諗常住趙州,故禪史稱其為"趙州從諗",或俗稱"趙州和尚",他對學禪者常以"吃茶去"三字機鋒引導(事見《五燈會元》《指月錄》)。從諗是禪宗大師馬祖道一(為惠能徒孫)嫡係,道一首倡"平常心是道""觸類是道"之說,禪師曾雲:"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聖。……隻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見《景德傳燈錄》)。"起心動念,彈指磬咳揚扇,所作所為,皆是佛性全體之用"(見《圓覺經大疏鈔》)。這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當中,在大千世界的萬物萬類中,無處不是禪,無處不是真如,如果刻意修行,為禪而禪,反而失去了禪的要義真諦。從諗受馬祖法嗣,自深得"平常心"之真髓。從諗對僧徒常以平常諸物譬喻禪理,如"庭前柏子""吃粥""洗缽"等(見《指月錄》《景德傳燈錄》)。然而他說得最多也最具影響的是"吃茶去"三字,茶之澹蕩無味、無味至味的精神與禪渾然如一物。這以後禪林中多有以茶悟禪、以茶驅妄之說,楊岐祖師方會言"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前佛協主席趙樸初有詩:"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在杭州龍井附近有茶聯:"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曰歸可緩,試閑吟陌上花來",茶與禪,已密不可分。

趙州"吃茶去"三字從茶道悟及禪道,然則尚視茶禪為二。而後世"茶禪一味"之語,茶與禪已合二為一,茶即是禪,禪即是茶,茶最終承載了東方的智慧和情懷。

"茶禪一味"出自何人尚有爭議,一說為宋代著名禪師圜悟克勤題贈日本弟子的墨跡,傳到日本後眾禪僧奉為聖典,世代珍藏,"茶禪一味"也被視為日本茶道與禪理的終極奧義。另一種說法是克勤墨跡中並沒有直接出現"茶禪一味"四字,而是十五世紀後期日本著名禪僧一休宗純在去世前將克勤墨跡作為悟道法器傳給中意的門人村田珠光,珠光將其供奉於自家茶室佛龕中,朝夕揣摹冥思,終悟"茶禪一味"之道。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之鼻祖,和後來的武野紹鷗、千利休合稱為日本茶道史上"開山、先導和集大成"的三位"大茶人"。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共同點是"茶禪一味"之說應和中日兩國的禪林高僧有關,其間或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源頭當出自圜悟克勤。

"茶禪一味"精煉而又形象地概括了一種不足以文字表達的哲理,奠定了茶作為一種獨立文化形式的深厚內涵和底蘊。茶已不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成為哲理的代言。茶是禪的物質表達,禪為茶之精神凝聚。"一味清淨,法喜禪悅,……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見《珠光問答》)。村田珠光為茶道確立的核心思想,成為後世茶道之圭臬,"謹敬清寂"之境界,品茶悟禪應如是,修身處世何嚐不是,治國安邦亦無不可。茶之道,於斯已極。

茶道,是修心之道,貴在從茶中品出平和淡泊、率意無羈之人生境界,"所謂茶道,在心非在術"(見日本禪僧仙厓義梵《茶道極意》)。若飲必求尖芽嫩葉之茶,汲泉融雪之水,細陶薄瓷之具,則是"重術輕心",流於茶之末技,誠不足法。

茶禪之道,博大精深,淺見未及皮相。湊得七律一首作結,唯祝茶道日興,正道日興,勿墮野狐邪妄。

七律·茶

應謝蒼冥造化功,翠旗金粟點芳叢。
平常淡泊超形外,清洌芬芳聚象中。
七碗盧仝風習習,三言從諗道空空。
真如何必辛勞覓,隻在茶禪一味同。

所有跟帖: 

好茶:) -三十沒立- 給 三十沒立 發送悄悄話 三十沒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07:06:31

學習了 -fpxjz- 給 fpxjz 發送悄悄話 fpxj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4:55:38

茶是鴉片 -紅袖添香老板娘- 給 紅袖添香老板娘 發送悄悄話 紅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頁 (37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8:07:29

還好,我隻喝別人泡給我的茶...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43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8:12:21

我天天泡茶給自己喝... -紅袖添香老板娘- 給 紅袖添香老板娘 發送悄悄話 紅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8:14:24

所以我說你有透視眼呀...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31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8:16:26

我沒有.. -紅袖添香老板娘- 給 紅袖添香老板娘 發送悄悄話 紅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頁 (37 bytes) () 03/20/2011 postreply 18:20:57

茶好:) -小-青- 給 小-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1/2011 postreply 09:52:30

謝謝介紹! -林笑- 給 林笑 發送悄悄話 林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2/2011 postreply 07:08: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