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史話小記

來源: 野性 2011-03-08 08:47: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747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野性 ] 在 2011-03-11 08:22: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近因攝梅題梅,便搜尋了一下古人的詠梅詩詞。讀後對中國梅文化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特此小記。






3447786989730887367



 


(1)聊贈一枝春


 


 



梅花在中國儒家文化中具有圖騰般的意義,由於它綻放於嚴冬而成為獨立特行,不畏艱難,品格清高的人格象征。古人
以花為題材的詩詞詠唱和丹青圖畫, 梅最多者。

我說梅宜賞不宜折,而實際上梅文化的發端怕到是始於“折“。誰是最早的詠梅者不得而知。詩經中無詠梅之作(有篇借梅子抒情的,但不是梅花),最早的詠梅名篇是南北朝人陸凱的《贈範曄》詩: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作者以梅花作為傳達友情的象征物,可謂別具一格。不知這是詩人的“詩筆”還是現實風俗的“史筆”。古代北方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南人來個折梅寄情也是順理成 章的。以後在發達的唐宋詩詞中,詠梅之作蔚為大觀。唐人詠梅與詠其他景物的手法心態無大區別,狀景描型,比興發揮,多借梅以抒一己之情,如閨怨、友情、境 遇。 看起來梅尚未引起唐人的特別關注,因而佳作也不多。選幾首如下:



早梅
·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梅花 · 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 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裏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江梅
·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



可見,連杜甫這樣人格高尚的
詩人也沒好好寫篇詠梅詩。


唐人隻留下這兩句佳作: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這後一句,還有個小故事:

據《唐才子傳》記載,齊己曾以這首詩求教於鄭穀,詩的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穀讀後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深為佩服,便將“數枝”改為“一枝”,並稱鄭穀為“一字師”。鄭穀乃同時代著名詩人,七歲時
被司空圖一代風騷主的未來之星。後曾以一首七律《鷓鴣》,膾炙人口,因得雅號“鄭鷓鴣”。其詩曰: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這是
題外話。


 



 


1971169261905111069



 


(2)暗香疏影


 


詠梅之作至宋而格調為之一借梅抒情之作托物言誌之篇日盛吟其意象之美詠其格調佳作連連

意象之美的代表如林和靖的《山
小梅》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林愛梅若癡,性情淡泊,隱居杭州孤山,植梅養鶴,自謂“梅妻鶴子”。
相傳他於房前屋後植梅三百六十餘株,賣梅得錢一株一包,投於瓦罐,日取一包為用,瓦罐空時恰一年,新梅又生可兌錢。宋真宗聞其名,請以太子師,不就。其臨終絕筆詩寫道:“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秋色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顯然,他最自豪不是自己的詩作而是人品,為自己終生未受招安深感欣慰。但此舉並未惹怒皇家,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全篇的“詩眼”。和靖先生撇開前人寫濫了的雪景,捕捉到“疏影”與“暗香”兩個新穎的意象並以“橫斜”,浮動” 造像,又以水月背景拱托,簡直就是寫意了一幅風姿綽約的美人圖。姑妄推測,和靖先生有戀物癖,此物即梅。他是真把梅當妻子了,末句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就是代梅表態:有先生給吟詩作賦地誇讚,奴家就不羨慕那富貴人家了。

此詩博得
後人的一片喝彩聲,包括名家大家,如司馬光稱其“曲盡梅之神態”(《溫公詩話》)。陳與義詩:“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末句是說超過了“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辛棄疾詞中念奴嬌奉勸人們“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著名詞人薑夔詠梅自度曲牌兩首,即以《暗香》《疏影》為調名。可見,林和靖在古人眼裏確實是梅文化的裏程碑之一。不僅 “暗香”“疏影”,而且,“林和靖” ,“西湖處士等名都已然成為梅的典故。正如詩人王琪之詩:“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隻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紅樓夢六十三回李紈抽到的簽文為“竹籬茅舍自甘心“,出於此。)

不過,話說回來,奉林詩那兩句為佳句毫無疑問,但創作權都歸林就有爭議了,即便不說有剽竊之嫌。原委是五代南唐
詩人江為留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看看,林隻是改了兩字。但這兩字真所謂點鐵成金。原詩主旨分散,而林詩集中於梅,且這“疏”“暗”二字也非同凡響。愛梅莫如和靖先生者難得將此句改造得如此恰到好處。因而,林享此殊榮也不為過。 


 


 


l_8257f2a69a34252c127ae48ab65f4f7d



 


(3)隻有香如故
 


 




審美現象,以我的理解,不外乎四類:

質料美:
質感,色澤,氣味。乃一維感覺。這是比較低級的感性美感
結構美
:二維形狀,三維構建。包括所有的圖形,塑形,建築藝術
韻律美
:動態軌跡,四維。自然界的運動體(如飛禽走獸風中柳),音樂和舞蹈。以上三類合稱“形式美”
意蘊美
:有意味的形式。有別於純“形式美”。 


 


中國古人的審美理論不夠發達,但審美(藝術)實踐卻應有盡有。自宋以降,從形式美角度的詠梅之作眾多,但新穎奇絕者少,反到是 “暗香”“疏影 揮之不去 


 


譬如“暗香”類: 



·王安石 


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 遙知不是雪 有暗香來。 


 


·萬裏 


明窗半掩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特地吹香破夢魂。 


 


·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梅一段香。 


(紅樓夢林黛玉 詠白海棠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脫胎於此)


 


 


譬如“疏影”類: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沸火初常一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瓶梅 


·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小溪橫斜竹底無人莫與微雲淡月知。


 


鴛鴦梅 


·子振 


並蒂朵朵偏宜照影傍寒塘。隻愁畫角吹散片影分最可 


 


寄跡武塘賦之 


·夏完淳 


逢花卻雪掩寒山徑不明月愁心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當庭玉人浴出新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地。金尊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 膩字形象玉人浴出” 很性感啊!)


 



這類描寫性的詩詞已難出新意,正如
李清照所言,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形式美寫盡了,意蘊美便呼之欲出,如果這個審美形式恰好可以藝術地承載某種意蘊(思想)。


 


梅花之所以成為文人風骨的象征,仰仗於品格高逸之人從意蘊美的角度發掘喻義和寄托情懷。具有此等境界者唐代當推杜甫,但他的詠梅詩沒有出彩。或許是因為他關心民間疾苦勝於孤芳自賞吧。隻有對個人價值相對注重但環境卻不佳時,才會有人尋找其象征物。南宋就是這樣一個時代。辛棄疾詠梅,對暗香疏影不感興趣,而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寄託個人情致。重要的是陸遊,這位宋代的杜甫,是唯一能和靖先生比肩的另一酷愛梅者,但他不是把梅當美人來愛,而是當作“氣節最高堅”的同類,換言之,他愛的不是梅的風姿,而是梅的風骨,詠的也不是梅的自然意象,而是梅的擬人化格調。和靖先生恨不得娶梅為妻,而陸放翁卻是恨不得自己化身為梅。有詩為證:


 


梅花絕句 


 


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 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號愈凜然 花中氣最高過時自會零去 恥向君更乞憐。


 


卜算子·詠梅 


  


外斷橋邊寂寞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零落成泥碾作隻有香如故


 


陸遊的詠梅詩詞可謂是顛峰之作。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道出了中國儒家文化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流芳千古。這句詩也是對意蘊美的一個極佳的形象性注釋。

所謂意蘊美主要是情誌美。“情誌美是精神對肉體的超越, 即理性對本能“說不”。在這種超越中,精神獲得無尚的驕傲和自豪感 (自我控製的理智感)。當這種超越對他人或群體有益時,精神獲得高尚的道德感(犧牲個體利益) 和令人起敬的崇高感 (犧牲個體的巨大利益甚至個體本身)。這些在人格中被審美地稱為情操、情致的東西,體現了人在認知基礎上情感(博愛) 和意誌力(對理想的追求) 的獨立精神的價值。超越感是意誌快感,堪稱情誌美。無疑,情誌美的核心是“求善”,即追求理想人格、理想社會。如果說人體美、智慧美是自然界最美的花朵,情誌美就是不惜揉碎花瓣而放出的清香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當隻有犧牲肉體才能達到精神完美時,精神寧願脫離自己的生命載體,而投入文化載體中永存---- 流芳千古。”(《愛與美》)


 


康德將形式美稱為“純粹美”,認為世上隻有花朵具有“純粹美”的特性,其它審美對象是一種“依存美”,因為都或多或少地塗上了人的觀念和情感色彩,也就是被內容美染指了。所以康德最終不得不說,就一般情景而言,“美是道德觀念的象征”.


 


事實上,花朵也不僅僅是“純粹美”, 她也必然在文化藝術中被“依存美” 化,成為“道德觀念的象征”。 中國年古人的詠梅詩就是例證。


 


陸遊詠梅詠到這份上,實乃完成了梅花在儒家文化中的觀念化,在境界上很難超越了。後人間有出色之作,大抵亦未有觀念翻新者。 同時代的大儒朱熹有一首還算別出心裁,以墨梅諷世:


 


墨梅 


·朱熹 


夢裏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如今白黑且作人間時


 


梅被譽為清高的人格象征後,觸發了畫梅熱,以及民間以梅字為女性取名熱。王冕是元代著名畫家,以善畫梅著稱。他的題梅詩之境界與放翁一脈相承。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忽然一夜清香散作乾坤萬裏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朵朵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明清詠梅畫梅之風未歇,但佳作不多。連鄭板橋也沒詠出佳句(轉而畫竹詠竹出新意)。明初一代才子高啟,詠梅詩一口寫九首,第一首最為人稱道。據說老毛給予及高評價。


 


詠梅九首一)


高啟

瓊姿隻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把梅得風姿與風骨一網打盡。 高啟也是個拒受高官的隱居者,但他沒有和靖先生幸運,朱元璋小肚雞腸,嫉恨其不合作,找岔兒把他給殺了。





清代吳淇題一首“枯梅”,取象不同,但意境仍不能說超越前人。 



枯梅
 


· 


奇香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盡把精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詠梅詠到枯梅,怕再沒得可詠了。 所以,意蘊美,美到最後就是審醜。從詠梅史及古人後來對怪石醜石的欣賞到西方現代派的審醜藝術,都說明這一點。



(資料取自網絡,未經核實)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詠梅史話:(3)隻有香如故
  • 詠梅史話:(2)暗香疏影
  • 詠梅史話:(1)聊贈一枝春
  • 瓶梅一束
  • 從多元智能理論看鉈殺事件
  • 所有跟帖: 

    70搞純文學的人走了不少,好象現在又來了新血... -紅袖添香老板娘- 給 紅袖添香老板娘 發送悄悄話 紅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08:56:34

    大家得進來看看。不得了,不得了!讚讚讚!!! -一片老薑- 給 一片老薑 發送悄悄話 一片老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08:57:29

    讚讚讚!!! -一片老薑- ♂ -夏雨雪- 給 夏雨雪 發送悄悄話 夏雨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08:58:25

    copy也不是這樣copy法,連♂也copy進去,哈哈。。。 -一片老薑- 給 一片老薑 發送悄悄話 一片老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09:08:52

    老薑喊得我心癢,忍不住進來收一下先。 -玉珠- 給 玉珠 發送悄悄話 玉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09:02:19

    陽春白雪來了...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1:10:23

    這是梅毒晚期啊! -賈平凸- 給 賈平凸 發送悄悄話 賈平凸 的博客首頁 (29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1:14:04

    讚~~這可是收藏級的哈。 -南極彩虹- 給 南極彩虹 發送悄悄話 南極彩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1:49:40

    先頂一下晚上再認真讀。 -林笑- 給 林笑 發送悄悄話 林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2:29:22

    此文值得收藏! -九婷- 給 九婷 發送悄悄話 九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3:44:16

    Co: 此文值得收藏!謝謝! -jingqiu- 給 jingqiu 發送悄悄話 jingqi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1 postreply 15:34: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