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堵,俺的一點想法

本文內容已被 [ 人在天涯 ] 在 2011-01-06 07:10:4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俺不是北京人,不確定北京的環城路目前總共有幾條,暫且算是七環罷。一環,二環一直到七環,路不算少,也足夠寬敞,為什麽還堵?人多車多當然是一個因素,但俺認為關鍵因素不是人多,而是那個“環” 字。為什麽呢?既然是“環”,就意味著它有個中心點,或者說中心區域。無論環的形狀規則還是不規則,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區域在“環”。而且,北京幾條環城路的中心區域幾乎是重合的,說白了就是同一片地方,就是從景山到廣場一帶。換句話說,這幾環是圍繞同一個中心區域呈水波紋狀展開。有人說你這不廢話嗎?!環城路環 城路,不環著同一個中心區域,還叫什麽環城路!你說得沒錯,但是問題就在這裏。

 

不得不用點數學名詞,好在都不算太難懂。根據正態分布,分布點越往中心越稠密,越往邊緣越稀疏。北京的人口分布基本符合正態分布,已經有人證明過,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試試證明。其實不用數學,有一個簡單事實就是對這一分布的最好證明:北京的房價從一環到七環到環外,除部分區域受其它因素影響外,基本呈遞減趨勢。

 

因此,無論將來北京的道路建設多麽日新月異,隻要還是如此一圈圈地環下去,堵車隻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每多環一次,實際上是在添加分布點。

 

有人已經看出來了,這是個城市規劃問題。恭喜你,答對了!

 

當初在作北京城市規劃的時候,圍繞老城建設環城路的思路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俺認為這才是如今北京交通困境的源頭。而且不僅是北京,俺去過的其他國內大城市(省會級,不是比較大的城市比如鐵嶺)裏,建有一圈套一圈環城路的為數不少。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所在省份的首府城市,除了由於地理原因(比如有江河穿城而過,或者山比較多)無法修建環城路的城市,其它基本都有。

 

必須說明,俺不是反對修建環城路,正相反,俺認為對大型城市來說,一定數量的環城路是必需的。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環”,也就是說,在大興土木之前,是否有一個全局的,有預見性的,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

 

去過香港的朋友都有體會,香港的道路雖然遠比北京狹窄得多,但是路上車速很快。俺98年去香港,第一次坐出租車竟然有些不適應,因為車速太快,有點坐過山車的感覺。密而不堵,香港怎麽做到的?舉個我知道的例子。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政府著手興建一條主幹道前,從幾家海外名校聘請了幾位數學博士,建立了一套數學模型,目的是算出每個路口的紅綠燈每次應該亮多長時間,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這條幹道的流暢。俺在上大學時有幸見識了這套模型,至於它的效果,問問去過香港中環的朋友就知道了。

 

開羅也是個例子。開羅的曆史比北京還長,曆史遺跡和古舊建築眾多。開羅政府沒有象北京這樣環著舊城建新城,而是完全保留舊城麵貌不動,另辟地方建了座新城,現在的開羅就是由新城和舊城組成。這樣做,新城舊城各安其事,毫不衝突,政府既能夠放開手腳大搞城市建設,也同時保護了曆史遺產,而不必有投鼠忌器的縮手縮腳。不象北京,老城裏的胡同已經越來越少,現在仍然在減少中,唯一拿得出來的理由(雖然不能成為理由)就是為蓋新樓騰地方。

 

俺不是學城市規劃的,本文裏提到的這些看法,基本來自於十幾年前讀過的一本法國人寫的有關城市規劃的書。那時俺還沒出國,因為工作關係與俺所在城市的規劃局打過許多交道,認識了裏麵一位清華畢業的副局長,書就是他借給我的。那本書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二戰結束後不久,俺讀後頗有觸動。前兩天看了部電視記錄片《梁思誠.林徽因》,再次激起了那次多年前的觸動。北京剛解放的時候,梁思誠向中央建議不要在舊城區大規模營建新建築,而是在北京西北郊區興建新區,未來所有新的政府建築,均在新區內展開建設。不需要有多少先見之明,即使單從保護曆史遺產這一點出發,這一提議也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其實這也是當時梁思誠最大的初衷。唉,可惜呀。。。

 

先不說曆史遺產,單看看現在的北京交通,按照竇文濤的說法,如果有商家推出“堵車三件套”(包括瓶裝水,罐裝汽油,尿不濕)之類的產品,肯定賺大錢。

 

要治堵,“管”和“限”的辦法都不是什麽長遠之計。就算每月“隻有”兩萬輛新車的車(牌)額,實質上還是在不斷地往環裏添加分布點,差別無非是添加的速度慢了點。要想在根本上治堵,應該設法稀釋環內的分布點,換句話說,得在“移”上想想辦法,雖然晚了點。

 

順著前麵的思路,俺倒是有個想法,就算是拋個破磚:原則上不應該繼續在七環內蓋新樓。在北京某個遠郊興建一座衛星城,然後將市內政府機構,包括國家機關全部(盡量)搬到新城。再通過政策傾斜(必須有足夠吸引力),鼓勵商家和居民在新城安家落戶,同時將商業開發的重心轉移到新城來。不是有人喜歡GDP嗎?比起繼續在北京市內見縫插針蓋新樓,這個辦法既能帶來巨大GDP(想想有多少樓要蓋),房價還有足夠的上漲空間。大夥別誤會,俺不是炒房族,也不是房地產公司雇的槍手,俺絕對不希望房價高企不降。但是說句實話,憑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構,每年保八還得靠鋼筋水泥撐著。與其讓北京房價漲到每平米4萬,不如冷了這灶,另起新爐,至少,新爐的火且有一陣才能熱起來呢。

 

扯遠了,回頭再說兩句曆史遺產。還是在那部電視片裏,製作方(央視)專門來美國實地拍攝,中間采訪了哈佛大學費正清(梁林的一生摯友)研究會的一位專家,是個老美,她問記者:北京的胡同(這倆字是用中文說的)現在還在嗎?俺不是北京人,但是有足夠的底氣在心裏給了她一個回答:還在。可是回答完,俺腦海裏不自覺地出現了一副畫麵,長時間無法消失。這個畫麵相信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一段胡同的牆壁上,畫著一個鬥大的圓圈,裏麵是一個同樣鬥大的字:拆。

所有跟帖: 

轉發我的中國~~:) -紅袖添香老板娘- 給 紅袖添香老板娘 發送悄悄話 紅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4:31:50

好像北京和天津之間有一個空城,沒吵熱:0 -twinlakes- 給 twinlakes 發送悄悄話 twinlak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7:29: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