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故事,對你表示同情。你的狀況和我的一個熟人的狀況非常相似—“省啊省,窟窿等!”
看起來你和老公的矛盾點是怎樣看待那“寄2000刀”。你老公認為“寄2000刀”是必要的,是孝敬,並且還“覺得少”。而你認為那是不必要的(婆婆每月有¥4500夠生活了),相對於你要打兩份工的家境,“寄2000刀”太多了,他這樣做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味道。你好像覺得你是在不辭勞苦地為你的小家“添磚加瓦”,你的老公卻在那邊“拆”,而且還是“拆”給那個對你們不聞不問,對你娘家也不友好的婆婆。於是就怎麽想怎麽氣不順。
從你打兩份工來看,你家是不太富裕,否則你不必打二份工。不過舍不得買染發劑不應該和你的家境有太大關係。你太顧家了,太克扣自己。奮不顧“發”,一心考慮著小家。其實,你要是不那麽辛苦,自己該吃的吃了,該玩的玩了,想穿的穿了,想戴的戴了,也就可能不那麽在呼那2000刀了。
我有位熟人也有一個類似你老公的丈夫。這位丈夫不僅要給他的母親寄錢,還要給他的姐姐寄(他媽媽在電話裏下的口諭)。太太一有不同意見就吵架,有時也動手打。他們的小家還有20多年的房貸要還。太太白天帶兩孩子晚上打工。省吃儉用,衣服也不太舍得買。這位太太每次跟我們說起他老公寄錢的事就氣不打一處來,還因為這類事情差點離了婚。
不過,最終她不再為這種事煩惱了,也不再抱怨了。那個坎終於過去了。後來知道她對他丈夫寄錢的事是這樣處理的:
每次老公要給他母親寄錢,她也同樣寄一份給她母親(都是爹娘所生),再來一份同樣數額拿去買首飾,買衣服等等。她高興去打工時就去打工,不想打時就在家待著,看看電視劇什麽的。反正家又不是一個人的,慢慢地共建吧。自己何必那麽辛苦,何必那麽不愉快。
久而久之,那位老公也不那麽來不來就“充胖子”了。
做為同性,我勸你多為自己想想,人生沒有幾個十年。頭發想染就染,想燙就燙吧,別顧慮太多。累壞了,孩子們可憐, 但不知有幾個人可憐你。
至於錢嘛,不是有這樣說法嗎:為自己花掉的錢才是自己的,沒有花的錢不知是誰的。我婆婆說過她認識的一位女士,生前百般地操勞,省吃儉用,首飾不舍得買一件,結果,身體垮了。她去世後,老公又續一房,這新太太可是整得金光燦燦的。
從你老公說也給你母親寄同樣多的錢來說,他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也不是不考慮你的感受,隻是那時“孝”在他心頭分量太重了。在他一心想孝敬母親並認為至少2000刀才能如願,你站出來幹涉,就等於按了個錯鈕。
男人們有時重於“孝”,這我不反對,都是父母所生,“孝”是天經地義的。如果是單身,命給父母都是該的。可已婚的男士們往往會忘記了一個事實:父母生養了他但沒有生養他的太太。他家的任何財產都有太太的“股份”(即使太太沒有任何收入),因而任何的家庭經濟的決策要有至少兩人來決定,他盡“孝”道所用的每一刀,都有太太的幾十美分。太太當然有權參與決定要奉獻的份額。
已婚的人們(無論是男是女)在“孝敬”的數額上不僅要量力而行(父母不需要寄錢的時候),而且要在必要的時候要盡力而為(比如不論那一方的父母有病,有災,需要用錢-絕不是詛咒他們)。甚至有時可能要盡力到那種雖不摔鍋賣鐵也要東轉西借的地步。
其實“孝”是不能用錢去衡量的。父母們也不會用收到的錢數的多少來斷定子女的“孝”的程度。 如果有比爾蓋茨那樣實力,給老爹老媽在上海整幾棟樓也不算多。咱打工階層的在這事上一定要好好商量。雪中送炭的事做做還可以,那景上添花事就少來點吧。
另外不要聽那些隻會指責你、罵你而又不給點解決辦法的瞎嚷嚷。有些人沒有同情心也就罷了,還那麽心裏陰暗,人家挨揍,她就來快感,按照那她那“欠揍”邏輯,她如果哪天跟她老公吵架了,就欠她老公揍,她女兒(如果有的話)欠她女婿揍,孫女欠她孫女婿揍---。
你不是不成全老公孝敬他娘,你隻是心裏不平衝老公發發牢騷,他應該理解 (難道能充別的男人發牢騷嗎)。你沒有什麽大錯,你不欠揍。有牢騷不發悶在心裏,憋出個精神病什麽的對誰都沒好處是吧。
還有,勸你絕不要再繼續打二份工(為你家,為你孩子,也為你自己),否則哪天要是再遇到這類事又不能平衡。
最後一點我想說, 錢是身外之物,絕對不能看得太重。多2000刀咱成不了李嘉誠,少2000刀咱也不會受凍挨餓不是?
我說了這麽多,但願至少有一兩句能幫到你。希望你善待自己,並且盡早從這件事中走出來。也希望你老公能就打你這事真誠地向你道歉,然後與你一起坐下來再重新考慮一下錢數,都做一點讓步,別讓這錢的事破壞了10多年夫妻感情,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