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倚天屠龍記》談帶脈

來源: 丁中信 2010-11-28 16:35: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29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丁中信 ] 在 2010-12-01 13:41: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話說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幼時的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寒毒侵入五髒六腑而不能根除,常遇春自告奮勇攜帶張無忌求醫於蝴蝶穀醫仙胡青牛。在穀中求醫期間,張無忌從胡青牛處學得不少上乘醫術,其中金庸專門有一段描寫帶脈的段落:
張無忌道:“人身上這個帶脈,可算得最為古怪了。胡先生,你知不知道,有些人是沒有帶脈的?”胡青牛一怔,道:“瞎說!怎能沒有帶脈?”張無忌原是信口胡吹,說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何況這帶脈我看也沒多大用處。”
胡青牛道:“帶脈比較奇妙,那是不錯的,但豈可說它無用?世上庸醫不明其中精奧,針藥往往誤用我符有一本《帶脈論》,你拿去一觀便知。”說著走入內室,取了一本薄薄的黃紙手抄本出來,交給了他。
張無忌翻開第一頁來,隻見上麵寫著:“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皆上下周流。唯帶脈起小腹之間,季脅之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之狀。衝、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跟著評述古來醫書中的錯誤之處,《十四經發揮》一書中說帶脈隻四穴,《針灸大成》一書說帶脈凡六穴,其實共有十穴,其中兩穴忽隱忽現,若有苦無,最為難辨。

從上文可看出,在張無忌的眼中,帶脈是人體中最古怪的經脈,的確帶脈十分地與眾不同,因為所有的人體經脈都是上下的縱線走向,而唯獨帶脈橫行環繞腰腹一周。
“帶脈”之名首見《黃帝內經》: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第二腰椎),出屬帶脈。”
“脈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
“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
依據《黃帝內經》以上的描述,“帶脈”的循行路線和它的病候皆未有明確說明,也沒把“帶脈”定義為一條經脈,因此它可能是一條經脈,一個穴位或一個部位,後人很可能因“帶脈”的名稱而斷定它是一條經脈。“帶脈”的位置在第二腰椎的附近,大約去腰三寸的部位,這又是一個很模糊的提法,後世提出的“帶脈”循行路線都以此為本。
另外在《黃帝內經》裏,記載灸“帶脈”可治療癲癇,恐怕現在已無人使用。在病理上,下肢的癱瘓和無力行走也與帶脈的功能有關聯。
後世的醫家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闡發。
首先是《難經》對“帶脈”有了較明確的記載:“帶脈者,起於季肋(第十一肋),回身一周。”“帶脈之為病,苦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顯然“帶脈”在這裏是指一條經脈,屬於奇經八脈之一,並且有一定的病候。
其後在《針灸甲乙經》中首次規定了名為“帶脈”的腧穴的定位“在季肋下一寸八分”。(現在的定位:在側腹部,“章門”穴下1.8寸,當第11肋骨遊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所讀醫仙胡青牛所著《帶脈論》的一段話,實則是金庸抄錄了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從正((約生於公元1156~1228年間)的精辟觀點:“十二經與奇經八脈,皆上下周流,惟帶脈起少腹之側,季脅之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之狀。而衝、任二脈,循腹脅夾臍旁,傳流於氣衝,屬於帶脈,絡於督脈。衝、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
胡青牛又評說古來醫書對帶脈的錯誤論斷,這涉及了帶脈的穴位數目。奇經八脈裏除了任督兩脈有自己的穴位,其餘六條的穴位皆隸屬於十二經脈上的穴位(交會穴)。
需要解釋的是金庸在這裏犯了兩個錯誤,胡青牛所引用的兩本醫書《十四經發揮》和《針灸大成》,在金庸描寫的特定年月裏是看不到的。根據《倚天屠龍記》所寫,常遇春((1330~1369))約在20歲左右攜帶張無忌去見胡青牛,即當時的故事發生在1350年左右。《十四經發揮》的作者是滑壽(1314-1386),此書雖編成於1341年,但初刊於明洪武初年,約在明翰林學士宋濂作序後不久刊行(滑壽的麵子很大哦,能請得動當時的大儒宋濂為他的書作序,各位有興趣,可去讀一讀宋老先生所寫的序)。胡青牛見到常遇春和張無忌時明朝還未建立,更何談糾正《十四經發揮》的錯誤。《針灸大成》更是遠在明萬曆29年(1601)首次刊行,離《倚天屠龍記》所寫的年月太過遙遠,自然胡青牛是不可能讀到的。
至於帶脈的穴位的數字,《十四經發揮》隻指出四穴,分別是“帶脈”和“維道”(兩側共四穴)。至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則提出八穴,分別是“章門”,“帶脈”,“五樞”和“維道”(兩側共八穴)。金庸所謂帶脈共有十穴之說自是小說家之言。
金元時期的針灸大家竇漢卿(1196-1280)在其著作《針經指南》中提出“交經八穴”“流注八穴”,即後來所謂的八脈交會穴(十二經脈通於奇經八脈的八個腧穴),其中膽經的“足臨泣”穴與帶脈相通。據竇漢卿的序中所言,此八穴乃是得自少室(少室山腳下即為少林寺)的隱居者。胡青牛自當知道此書,隻可惜《倚天屠龍記》未有提及。
明朝針灸家高武所作《針灸聚英》,用西江月調寫出“八法八穴歌”,對“足臨泣”的主治概括為“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熱拘攣,頭風痛腫項腮連,眼腫赤疼頭旋。齒痛耳聾咽腫,浮風搔癢筋牽,腿疼脅脹肋肢偏,臨泣針時有驗。”

在臨床上,帶脈不和,常會有婦女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的疾患。在南宋的《針灸資生經》裏曾記載一個十分有趣的病例,有一婦人患赤白帶下,先灸“氣海”穴無效,後改灸“帶脈”穴,招來一鬼對她說:“先前灸的方法也對,但沒灸著我,近日灸帶脈灸到了我,我就會離開你身,但須用酒食來祭我。”婦人的家人於是用酒食祭拜鬼靈,疾病便獲痊愈。該書作者王執中起初以為此事為奇談怪論,後認為可能該婦女勞損傷心,才有鬼怪之說。以後王執中凡治婦女帶下,總是先按壓“帶脈”一穴,發現患病婦女均有酸脹之感,再用艾條灸之,沒有不治愈的。
帶脈有病,《難經》提到會有“腰溶溶若坐水中”的感覺,這與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裏的“腎著之病”頗為相像,“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在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術湯主之。”甘薑苓術湯現在運用甚廣,凡符合中陽不振,寒濕下侵均可用之,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痛,慢性盆腔炎,腸胃炎等等。
清代名醫葉天士對奇經八脈的用藥自成一格,認為中藥杜仲、五味子入帶脈。
現今廣東靳瑞教授采用“帶脈”加上“中脘”和“足三裏”,組成“肥三針”的方子用於針灸減肥,可取良好療效。上海當代針灸名家陸瘦燕很重視運用“足臨泣”治療偏頭痛。
現在被當成騙子的張悟本對帶脈有一些見解,其實不能把張悟本所講的都否決,因為他所講的內容有些來自中醫的認識範疇,他對肥胖虛證,高血壓和胃炎的治療都提到打開帶脈,認為人體上下不平衡,是因為帶脈的問題, “上熱下寒證。寒氣上不來,造成上麵過熱,熱脹才胖,其實就是帶脈堵住了……把帶脈給打開,人就瘦了。怎麽打?在腰間帶脈的位置抹上油,用罐子拔著走。”其說頗為生動形象。

帶脈是一條獨特的經脈,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如腰帶橫行腰腹一周,其穴位一般認為有三個或四個,另有八脈交會穴的足臨泣與之相通。如若帶脈病變,則有婦女帶下,腰重冷痛,足痿不用,肥胖等病症。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對帶脈有一定的描述,今偶爾翻閱,有感而發,寫文在此。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 -青柏- 給 青柏 發送悄悄話 青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8/2010 postreply 16:45:25

不懂,太玄妙,不過 -觀眾而已- 給 觀眾而已 發送悄悄話 (157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07:48:05

要多幾次治療,網球肘也容易複發。 -丁中信- 給 丁中信 發送悄悄話 丁中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8:27:53

哈哈, 這個好玩, 謝謝~~ -小-青- 給 小-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09:56:16

很好,跟我當年得的帶狀皰疹是一個紋路~~ -羅曼- 給 羅曼 發送悄悄話 羅曼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0:12:28

帶狀皰疹是在神經的分布路線上,經絡的起源與神經是有一定關聯的。難講帶脈的 -丁中信- 給 丁中信 發送悄悄話 丁中信 的博客首頁 (33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8:23:03

額滴神,看不懂啊:)) -得了吧- 給 得了吧 發送悄悄話 得了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7:23:34

不好意思:)) -丁中信- 給 丁中信 發送悄悄話 丁中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8:31:40

謝謝青柏和小-青 -丁中信- 給 丁中信 發送悄悄話 丁中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8:32:45

不客氣 -青柏- 給 青柏 發送悄悄話 青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9:06: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