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為異客--寫給和我一樣在異鄉漂泊的人(1)
明泉
記得很小的時候學過一篇文章,是思鄉的,全文不太記得了,但是結尾給我印象很深,其中結尾的話是,“故鄉的蒼老的榕樹啊,你還記得這漂泊在異鄉的遊子麽?” 說實話,那時不是很理解,或者說基本不理解,印象深主要是覺得那文章表達出的一種感情,可能還觸動了一下當時的敏感的少年的心靈。
當出國多年,離開家鄉更長時間的今天,才逐漸理解了那種鄉愁,那愁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閑愁”,也不是“苦難的哀愁”,那是一種思念,一種關切,甚至是一種期盼,一種疲憊希望得到的安定的感覺,一種人普遍存在的懷舊的感情。
青少年時代,是如此渴望的走到五湖四海的看風景,"行萬裏路和破萬卷書一樣"成了人生的理想和期盼。當歲月流逝,當我們在異國的土地真的換的一個位置和一個空間一個安居地而生活的時候,我們才感覺如此疲憊,如此想回家,才開始認識自己如此漂泊的心,還依然懸在空中,就如還沒降落的飛鳥。
多年的漂泊,才知道一種叫“累積疲勞”的感覺,那是一種隨著日子一天天在異地而產生的心靈的疲勞,那種疲勞,不是一張飛機票回去探探親朋好友可以解決的,不是雄心壯誌可以抹去的,不是在喧嘩和熱鬧甚至光環所能去除的。多年的漂泊,反而不會被那被普希金稱為“灼人的怪物和火舌”的榮譽所刺激和激動,反而會在機場和家人揮別時灑下一滴淚,在最微小親情愛情友情的最不轟轟烈烈的時候感動的淚流滿麵。
異地的遊子,回國和回家成了一種奢侈,成了一種休憩,那家鄉難忘的有著晨露或灑滿夕陽的彎彎的小路,那公園或者小樹林,和很多兒時的遊戲地,如果還在,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和安慰。曾有朋友說,“本想追一種穩定幸福的生活,出了國,就是開始折騰,國內國外的,反而再也穩定不了了”。在國外,藍天晴日,雲卷雲舒,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心靈的棲息之所更像是漂泊的小船,沒有了過去的那片穩固的綠洲。
古代的客棧,住滿了流動的人,急切的等待著回家,哪怕那家已經空無一人。今天的國外人,回國兩個字的分量依然是那麽的千斤之重,哪怕國內物價高漲,問題叢生,腐敗汙染,依然想回家,對這些青年後離開的人來說,那是我們祖先之所,是我們最美好的少年時代留下太多夢的地方。
有誰沒有過那種體驗,在異國旅遊,忽然恍如回到國內的某地穿越時空後走神,那種忽然的親切和忽然的憂傷,在異國清晨子夜,那種“隨風入夢”的對鄉土的思念和一種往事恍如回歸浸入於心的溫情。
身在異鄉為異客,那鄉土之情,不是朋友,喧囂,榮譽所能替代,更不是財富畫卷見識所能補償,那漂泊的心,就幻化成一種期盼,一種凝重,一種溫情,一種不能言表的鄉愁。
身在異鄉為異客--寫給和我一樣在異鄉漂泊的人(1)
所有跟帖:
• 很久沒有就這個問題想這麽多了。不過最近對你文中一句 -玉珠- ♀ (112 bytes) () 09/21/2010 postreply 15:35:31
• 有時候,故鄉是每個人幻想的寄托。小孩生活平靜,可知道父母的艱辛和無奈? -easycity- ♂ (374 bytes) () 09/22/2010 postreply 07: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