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華夏幾千年文明的齊風儒韻, 厚重的文化,悠遠的曆史, 總是讓人生發無限的感慨;
而曲阜, 被公認為是世界三大聖城之一:“東方的麥加”。
想起了乾隆的 "謁孔林酹酒"
一抔如五嶽,永古此幽宮。
天朗林原氣,川流洙泗風。
奠椒溯思處,瞻楷不言中。
萬載讀書者,水源木本同。
------- 乾隆
轉一篇孔林的文章
(ZT)
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恩沾周雨露,儀識漢衣冠。
駐蹕亭猶峙,巢枝鳥未安。斷碑深樹裏,無路可尋看。”
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的這首詩可謂孔林最好的寫照。

至聖林--
我國時間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專用墓地,也是我國唯一一處木石合一的大型陵園。
斑駁的紅牆綠瓦似乎在訴說著千古的故事。
一處私家陵園為何具有如此魅力?一片古老的墓地為何遊人絡繹不絕?來到此地,你就會知道答案。
如今孔林占地三千餘畝,四周林牆長達15華裏。林區內古槐老柏,奇木異草,青翠蔥鬱,滿目皆是。樓亭殿堂坊隱現於密林,草木深處,孔子及其後裔安息於此。
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外,林內還有不少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
漫步在林間的小道上,心情有些沉重,微風吹來,鬆濤陣陣,似乎在表達著無言的哀傷。

到了至聖林,不能不說“洙水橋”。“洙水橋”位於孔子闕裏故宅和孔子陵墓之間,橋下有洙水流淌。
而“洙水橋”三個字依然為嚴嵩手筆。

“洙水橋”下流淌的洙水河,為孔林增加了生氣和靈性。
相傳,孔子的墓地起初沒有河流。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有人建議:“在孔子闕裏故宅和孔子陵墓之間挖一條河,將他和故宅隔斷,以破壞孔子墳墓的風水,孔子就不能顯靈了,這樣儒學就可以消亡。”秦始皇萬萬沒有想到,墓地沒有河流正是當年孔子選墓地時唯一的缺憾,洙水河完成了孔子生前的心願,使孔林更加富有生氣和靈性,同時也為孔林增添了一條風景線。從此,儒家學說越來越興旺發達,繼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國學。

孔子墓,篆書碑文“大成至聖文宣王”墓,
明正統八年(公元1433年)黃養正書。

孔子去世後,子貢在老師墓旁“結廬守墓”,一守就是六年。

子貢守墓期間,他將南方稀有珍木楷樹移植於其師墓旁,寄托他對老師的一片真情。
楷樹木質堅韌,樹幹挺直,象征孔子為人師表,天下楷模。

孔林中,這樣的參天古柏隨處可見,據說這些古樹都是從子貢時就開始種植的,
後來夭折一棵就補上一棵,以至於現在的孔林古柏成林。
徘徊在偌大的孔林內,凝望著這一株株傲然挺立的千年古樹,不禁思潮如湧......它們經過了千年的寒來暑往、風吹雨打,它們經曆過金戈鐵馬和曆朝盛世,它們見證了無數風流、無數滄桑,依然默默地守護在這一方神聖的土地上,為聖人守靈。這些樹木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和高尚的靈魂,莫非它們真的與至聖的心靈相通?.....置身於孔林,仿佛依稀聽到了聖人那來自五千年前的諄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