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北京上演“洋乞丐” 諷刺/噴飯/回味
生硬“凍”聽的普通話、沒有專業技巧的表演,這個小品初看像是個演給在中國的老外們看的諷刺劇,即老外在中國賺錢的“富人”裏麵也不乏各種類型的乞丐。但是,這個簡短的“小小品”利用實景拍攝卻別有一番效果。
這種實景拍攝的小品比“小沈陽”等在台上演的要有意思,難度也更大。而且,在北京的街道上,現實往往就是“超現實”,是舞台上所無法達到的真實效果。
“洋乞丐”所諷刺的不正是所有為了錢而“乞討”的人嗎!?
在“抖包袱”之前,小品中的“家庭”明顯是個中國的“小資”家庭--住高層、雇阿姨[保姆]、私人司機和逼迫孩子學鋼琴等,畫龍點睛地抓住了“先富起來的”中上收入中國城市家庭的“水準”或“指數”。這樣的家庭是很多中國人羨慕的和為之而奮鬥終生的生活標準。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普通的中國人是一輩子也買不起名牌進口汽車的。
盡管汽車在西方已經是一個類似於香煙一樣的“有害而又無法離開”的消費工具,但在發展中國家,汽車是象征“富有”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以,小品中主人公在汽車裏的那幾秒中達到了“製造懸念”的目的。觀眾心裏一半以上會猜到他的目的地--豪華的辦公樓、龐大的組裝廠房或貿易額巨大的談判桌等等“舉足輕重”的、隻有“領導們”才會去的地方。看似簡潔,但藝術手法卻是一流的,它所營造的“前戲”已經接近“高潮”了。
當“洋乞丐”炫耀手裏“要飯的碗”是明代的瓷器時,觀眾終於忍不住大笑了,因為這個主題是超越了國籍和語言的。當老外們變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叫花子”的時候,我們接受了他們對中國民生的了解和對中式小品的模仿。
--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