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周末,與友人結伴購物,刷卡興奮之餘,為安慰略有些疲憊的雙腿,又看了一場電影。《17 Again》,由Zac Efron 主演的生活輕喜劇。此小帥哥,據說是如今北美地區teenager 們的超級偶像,因出演High School Musical 成名。 我一向是孤陋寡聞,落後於潮流的,因友人力薦看了此片,也不由得不承認出生於1987年的Zac小帥哥確實是魅力無邊,潛力無限。
《17 Again》故事情節很簡單,但從中闡釋的生活哲理並不簡單。
男主人公邁克當年17歲時,在一場決定他是否可以獲得大學獎學金的籃球比賽前,驚聞女友懷孕,因此做出與女友結婚的決定,臨時放棄了比賽,從而失去了上大學實現夢想的機會。十六年後,已有一子一女的邁克事業平庸潦倒,因多年來常常埋怨妻子當年拖了後腿,懊悔自己當初的抉擇,夫妻關係也岌岌可危,不得不開始分居,準備離婚。
困惑中的邁克,重回母校,看到自己效力高中籃球隊光輝歲月時期的照片,不禁百感交集。這時,一位過路的神仙大叔聽到了邁克發自內心的願望,於是第二日邁克一覺醒來,又恢複到了17歲時的模樣。邁克決定重新回到高中就讀,與自己的兒子女兒做起了同學。
因為高超的籃球技巧,邁克被召入了校隊,同時邁克也發現了自己兒子的籃球天賦,於是鼓勵兒子也加入了校隊。邁克還幫助女兒認清了作風惡劣的初戀男友的真麵目,幫助她走出了失戀的陰影。正當一切看起來按部就班,邁克也正朝著實現自己的夢想邁進時,影片的高潮也是結局,一場決定命運的籃球比賽來臨了。有意思的是,邁克在關鍵時刻做出了與當年一模一樣的的抉擇,他放棄了比賽,把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兒子。邁克追上要離場的妻子,道出事情的始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重活一次終於使他認清了當年17歲時的決定就是最正確的決定,是自己內心真正盼望的。本已對邁克喪失信心的妻子被感動了,於是一切回複圓滿。
《17 Again》讓我最為感觸的是邁克向妻子道歉時說的這句話:我不應該因為我的失敗去指責你。人的一生總是要麵臨很多抉擇,對學業、事業的選擇,對伴侶的選擇。。。一帆風順時,自不用提,可稍有不順時,就往往對當初的決定質疑起來:“如果有機會再選一次會怎樣?”常見的抱怨如:“如果我當初跟了他/她。。。”,“如果我當初不出國。。。”,“如果我當初不辭職”等等等等。
我相信生命的軌道是既定的。首先你的物質存在是既定的,其次你的內在脾氣秉性是既定的,再者你的外部家庭社會壞境也是既定的,所以即便途經的路途稍有不同,結局也不會差太遠。如果你的性格或者背景中確實存在某些弱點,那麽無論走哪條路,該你經曆的荊棘坎坷恐怕是避免不了的,也許隻是遇到這個坎兒的時間或者表現形式存在不同而已。這就好比一個圓周,你從某一點向不同方向出發,最終也會交匯在另一點上。
我想這部《17 Again》要告誡人們的是在遇到困境時要往前看,過去某一特定時期做出的某一特定選擇並不是困境的起因與關鍵,起關鍵作用的隻有內因,因為自己的失敗去抱怨客觀因素是不可取的。如果在發現錯誤的時候,能多從自身反省,那麽在未來的旅途中也許會順暢一些,這世上的loser和怨偶也許就會少一些吧。。。
從前一直有個遺憾,常常覺得自己十幾歲時隻是知道悶頭讀書,在父母老師教導下規規矩矩生活,枯燥乏味地浪費了這如花似錦的年華。如果能夠重活一遍,自是應充分感受一下這青春年少的迷人之處。可看了這部《17 Again》,又產生了些與以往不同的想法,重返十七歲,也許還是一樣的吧,“少不讀書”,那麽隻有“老大傷悲”了。希望我們每個人不要象邁克一樣需要重返往日才能認清什麽才是對自己最正確的抉擇。要我看嘛,以往既做出了選擇,那麽這個選擇就是在那個時期那個客觀環境下最適合你的選擇,失敗並不可怕,隻要找出關鍵的內因,在未來加以修正就是了。
順便提一句,Zac扮演的是高中時期的邁克,中年時期的邁克由Matthew(Friends裏的Chandler)扮演。附一張Zac的熱照,Matthew的就算了吧,不厚道的說,真是有些不忍目睹了,唉,誰說隻有“紅顏易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