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南巡敏感時刻 鄧樸方內部講話曝光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之子鄧樸方,在中國殘聯換屆大會的內部講話,於近日曝光。因為身份特殊,鄧樸方的內部講話被聚焦。

在講話中,鄧樸方回顧了由他父親鄧小平開辟的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曆史進程”,稱“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革命”,表示“我們一定要有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份量,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堅持立足國情,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謀劃一切工作。”

北京時間9月16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中國殘聯第七屆名譽主席、主席團和執行理事會名單,繼續擔任殘聯名譽主席的鄧樸方,發表了上述講話。



以下為鄧樸方講話全文:

在中國殘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上的講話



同誌們: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就要閉幕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和國家領導同誌出席了開幕式,韓正同誌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致詞。大會批準了張海迪同誌代表六屆主席團做的報告、修訂了章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我國殘疾人事業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我向各位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國8500萬殘疾人、殘疾人親友和殘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感謝大家推舉我做名譽主席,我將繼續和大家一起,忠誠地為殘疾人事業奮鬥。

今天我的發言,是和大家談心。因為,殘疾人工作是需要用心來做的。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國殘聯成立三十周年。 1978年,以鄧小平同誌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革命。黨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擺脫了桎梏,突破了藩籬,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正確方向,殺出了一條血路,開拓和走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位的變化。這是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維方式等深層次的變化。這是根本性、曆史性、不可逆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人民富裕、國家富強、民族複興的光明前景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改革開放是對人的解放。它承認鼓勵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激發廣大群眾中蘊藏的智慧和力量,為每一個普通人提供了改善生活、改變命運的機會和舞台。40年來,億萬中國人民夜以繼日地辛勤勞作,一針一線、一磚一瓦,用雙手創造了人間奇跡。他們的頑強拚搏、他們的犧牲忍耐,他們迸發出來的無窮無盡的活力和奮鬥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要前進就會有代價。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也遭遇到各種各樣的衝擊、困難和失誤。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都會有正麵和負麵的效應,多年高速度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多方麵的失衡。這些因素使我們付出代價,有些代價還甚為慘痛,比如環境汙染、貧富分化、社會失範、道德滑坡、人情淡漠等等。但是,曆史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息,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我們要在應對危機、克服困難、彌補失誤、忍受痛苦中繼續前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下去,咬緊牙關不倒退,一百年不動搖。

經曆了40年風雨兼程, 我們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改革開放開啟了一個大時代,它將不僅推動一個古老東方民族的偉大複興,還將推動東西方文明的平等交融,從而對世界有所貢獻。後人的責任,就是要延續這個大時代,推進這個大時代,讓它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殘疾人事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我們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倡導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理念,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中,深刻改變了殘疾人的觀念,深刻改變了社會觀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地位;人們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社會因此更加文明進步。我們成立了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組建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殘聯是最具有活力的組織形式,上聯政府、下聯社會、紮根殘疾人群眾,成為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強大引擎。我們參與改革開放,殘疾人事業在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成長;我們支持改革開放,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做出了貢獻。我們聚精會神做好國內工作,開拓了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我們以開放的胸懷參與國際殘疾人運動,推動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的締結,引領和參與了許多重大國際行動。中國殘疾人事業的成就經驗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讚譽。

回顧這些激情燃燒的創業歲月,仿佛就在眼前、就在昨天。我的內心充滿感恩。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我們的祖國,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感謝社會各界的參與支持,感謝廣大殘疾人、殘疾人親友和殘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奮鬥!特別是想到當年共同奮鬥的戰友,魯光、小成、建模同誌,還有地方殘聯的一些同誌,他們太累了,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令人心痛。他們的犧牲和奉獻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此時此刻,麵向未來,我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共享。

首先,我們要堅持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判斷。小平同誌說過,“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曆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決不能掉以輕心”。為什麽要這樣講?為什麽要講幾十代?就是要強調這個階段的長期性、艱巨性、曲折性和複雜性。我們一定要有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份量,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堅持立足國情,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謀劃一切工作。

對於殘疾人事業來講,正是因為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水平還不高,大量貧困殘疾人還沒有脫貧,更多殘疾人的生活還比較困苦,殘疾人的醫療、康複、教育、就業等狀況還遠遠落後於社會平均水平。我們要承認這個現實,正視它、改變它,要以這個基礎來謀劃事業的發展,踏踏實實地奮鬥,一步一步地前進。

其次,我們要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小平同誌曾經說,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現在我們發展起來了,事實證明,我們麵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將會更加複雜,困難矛盾將會更加突顯。在國內,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要堅持和平與發展的方針,爭取合作共贏的國際環境。這個時候,要害是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宏觀上,要使中國始終穩定可靠、有效率地發展;微觀上,要搞活,要讓社會細胞活躍起來,為企業、為創業者、為年輕人提供切實的環境條件,讓勞動者的創造力有機會源源不斷地迸發出來。實現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繼續改革開放。換言之,隻有堅持改革開放,我們才能繼續生存、繼續發展。

殘疾人事業也要一如既往地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繼續發展。30年來,我們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弘揚人道主義思想,走勞動福利型發展道路,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市場推動、殘疾人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工作模式等許多經驗。這些經驗,要傳承發揚;同時,也不能固步自封,更要創造新的經驗,開拓新的局麵,永遠保持殘疾人工作的生機活力,繼續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第三,要下大力氣縮小貧富差距。小平同誌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共產黨人搞革命為什麽?不就是為了讓貧苦大眾都過上好日子嗎?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共同富裕。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通過共同富裕來實現社會進步、避免社會分化。廣大人民群眾包括殘疾人對共同富裕的要求,是正當的、合理的,也是必須滿足的。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才是和諧的、正義的。可以說,共同富裕也正是實現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殘疾人的貧困問題最突出、最頑固。目前,殘疾人家庭的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殘疾人在貧困人口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即使消除了絕對貧困,殘疾人的相對貧困還會長期存在。我們殘聯的責任,就是要協助政府兜住這個底,讓最困難的殘疾人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要根據殘疾人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對於暫時不具備勞動條件的殘疾人和特殊困難的殘疾人家庭,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確保他們衣食無憂。要鼓勵更多殘疾人的勞動意願,千方百計扶持他們就業創業,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更殷實、更有尊嚴的生活。隻有把這個底兜住,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才能夠真正實現。

第四,要重視人的現代化和全麵發展。中華民族要複興、要走向現代化,什麽最困難?人的現代化最困難也最重要。我們都是從“文化大革命”走過來的,那時候信仰破滅、道德喪失、文化斷裂、社會混亂,人們對一切失去信任。後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市場經濟帶來金錢至上,快速發展帶來人心浮躁。這些問題已經成為製約我們現代化進程的巨大障礙。現在,中國人對真善美的渴望、對社會文明進步的渴望,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

這讓我想起小平同誌曾經講過“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他講這個話,已經有38年了。應對現在社會的種種亂象,今天再重溫老人家的要求,其中提綱挈領的指導意義還是十分現實的。人人有理想、有信仰,民族才能站得起來,國家才有希望、有前途;人人有道德,生命才有尊嚴,社會才有誠信;人人有文化,發展才有底蘊,才能自立於民族之林;人人有紀律,才能有正氣、有秩序,才能形成凝聚力。有了這樣的素質才是現代化的人,也才有可能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麵的發展”,也才有可能建成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複興。

當然,要實現十幾億人的現代化,是一個長期、艱難的曆程。這是一個文化觀念衝突變革、社會習俗演化進步的過程;這是一個人民群眾在正反兩個方麵的比較中反思辨別,不斷自我磨礪、自我完善的過程;這是一個激濁揚清、懲惡揚善的社會機製不斷形成和發揮作用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為人的現代化提供環境和條件、人的現代化為國家現代化提供動力和方向的過程。我堅信,具有現代化素質的中國人終將重新展現自己的風采,贏得世界的尊重。殘疾人群眾亦當如是。

同誌們, 30歲的殘聯,不是小孩子,不是毛頭小夥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要有更多的擔當作為。
殘聯成立之初就將職能定位於“代表、服務、管理”,我們既是殘疾人的代表組織,堅決維護殘疾人的權益;也是殘疾人的服務組織,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服務工作;還是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承擔發展管理殘疾人事業的職能。三種職能科學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化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今後還要堅持這麽做,要做得更好。但是,我們畢竟在體製內運轉,有滋生的土壤,就難免有官僚主義的現象。所以,要特別重視克服並防止官僚化,要牢牢把握好殘聯作為人民團體的定位和群團組織的特點,殘聯絕不能成為官僚機構,要真正成為殘疾人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溫暖的家。

殘疾人工作者應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要有更多的信仰和道德追求。我們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的初心。要與殘疾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用心來做殘疾人工作,對待年幼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兒女;對待年齡相若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對待年長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父母。要始終保持和殘疾人的血肉聯係,把殘疾人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和殘疾人絞在一起、滾在一起,要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為萬家做一件一件的小事、實事。我希望新加入到殘疾人工作隊伍中的同誌們也要有這樣的追求,繼承發揚中國殘聯的優良傳統,恪守“人道、廉潔”的職業道德,不為做官、不為發財、隻為做事,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永遠保持勃勃生機,永遠充滿向上向善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必然要求”,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進一步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全麵發展和共同富裕”。他叮囑各級殘聯“要發揚優良傳統,切實履行職責,為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團結帶領殘疾人繼續開創工作新局麵”。這些話講得多麽好!這是對我們的要求和希望,也是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把七代會當做一個新的起點,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實處,帶領殘疾人兄弟姐妹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