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不理解:為什麽中國人叫我們“戰鬥民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戰鬥民族”這種說法我能接受,隻要中國人喜歡,我不覺得中國人說我們是“戰鬥民族”有不好的含義,但是我自己絕對不會這樣叫自己。

俄羅斯世界杯開戰之前,有數據顯示,七八月份將有6萬名中國球迷前往俄羅斯觀看球賽。為了方便迎接中國客人,有俄羅斯網友製作了一份攻略,其中一條提到:

中國的媒體喜歡說我們家裏會養熊,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不要詫異。

除了“養熊”之外,網絡上還流傳著其他很多和俄羅斯人有關的段子,比如:“俄羅斯人的血管裏流的不是血是伏特加”“俄羅斯女生打架像專業拳擊手”“蘇聯科學院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一個數學家和柯爾莫哥洛夫觀點不同,柯爾莫哥洛夫把他暴打了一頓……”

“養熊”“能喝酒”“勇猛好戰”“霸氣”……這些就是中國網絡中流行的俄羅斯人特征。我們喜歡稱呼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但這個稱呼為什麽會被等同於俄羅斯人呢?好像無從可考。關於俄羅斯人自己如何看待“戰鬥民族”這一說法,我們找了幾位俄羅斯留學生,請他們講述。他們說印象中隻有中國人才稱呼俄羅斯“戰鬥民族”。

━━━━━

在中國,“戰鬥民族”已等同於俄羅斯

“戰鬥民族”一詞最早來源於日本漫畫《七龍珠》,裏麵有一個天生好戰的種族“賽亞人”。賽亞人是越戰越勇的“戰鬥民族”,他們往往食量驚人,瀕死複活後戰鬥力激增,可由於好戰,很多賽亞人都死於戰爭。


▲《七龍珠》(1986)的主角“悟空”也是一名賽亞人。

到底是誰第一次把俄羅斯人和“戰鬥民族”等同起來已不可知,但在中國網絡文化語境中,二者早就變成了同義詞。我們調侃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因為在網絡信息帶來的印象中,俄羅斯人行事彪悍、作風強硬,從不瞻前顧後,而網上流傳的“戰鬥民族”事跡,總是在發笑之餘令人“目瞪口呆”。

━━━━━

戰鬥民族家裏會養熊

熊本是凶猛的野獸,但在網上流傳的照片中,俄羅斯人似乎把熊當做日常的寵物,讓熊做出了各種喪失“野獸尊嚴”的事情。


▲北京時間6月15日,俄羅斯世界杯首戰5-0大勝沙特。比賽結束後,很多俄羅斯球迷走上街頭慶祝,有一位球迷駕車載著一隻吹喇叭的棕熊遊街。圖片來源:新京報動新聞

━━━━━

玩心跳的俄羅斯航空

美國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曾經在《艾倫秀》中談及,他做過的最可怕的事情,是乘坐俄航的飛機。


視頻截圖

萊昂納多說:

我在一架飛往俄羅斯的班機上,我那時候看著窗外,看到引擎突然變成一團火球,我好像是唯一一個發現的乘客,其他乘客都是俄羅斯人。我覺得自己已經死了上了天堂,因為沒有人出聲。

然後我用全力大叫,大家隻回頭看了我一眼。空乘小姐走過來說,“飛機出了一點問題”。終於有一個俄國人問:“什麽問題。”她說:“嗯,有一個引擎壞了。”俄國人問:“有幾個引擎?”空乘回答說:“有兩個,現在還剩一個。”

後來,淡定的俄航航空組花了45分鍾排油,緊急迫降,現場來了100多輛救護車……訪談片段在互聯網上傳開後,人們紛紛驚歎“戰鬥民族”的心理素質。

俄羅斯航空的“彪悍”還有很多其他的事跡佐證。俄航飛機準點是出了名的,不管天氣多惡劣。

2014年10月某日,北京PM2.5指數過高,晚間抵達北京首都機場的航班都無法降落,選擇在北京周邊其他機場備降。唯獨來自俄羅斯的SU200航班決心與北京霧霾對抗到底,該機半夜12點在內蒙古上空足足轉了八圈半,終於等來了北京的大風,將霧霾吹散之後於2點09分成功降落首都機場。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2016年12月20日,北京再度被霧霾籠罩。首都機場3個半小時以內,所有航班都因霧霾取消,隻有俄航的飛機準點抵達。

━━━━━

戰鬥民族的代表:普京


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可以說是“戰鬥民族”的代表人物了,處事風格強硬的普京經常有“豪言金句”。

普京稱美國沒有資格對俄羅斯指手畫腳:“200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出示有關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他拿出裝有不明物質的試管,裏麵搞不好是洗衣粉。”

普京談恐怖分子:“我們會到處追趕恐怖分子,在機場抓到就擊斃在機場,在廁所逮到就溺死在馬桶—— 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

以上是中國網絡上流傳的俄羅斯“戰鬥民族”的事跡,俄羅斯人自己會如何看待“戰鬥民族”呢?三位俄羅斯留學生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看法。

━━━━━

俄羅斯留學生:好像中國才叫我們“戰鬥民族”

1.

講述者:娜塔莉亞

博士一年級

“我不太理解為什麽叫我們‘戰鬥民族’”

我來自莫斯科,第一次來中國是2006年,“戰鬥民族”的說法我前幾年就聽到了,身邊的中國朋友也會用它來稱呼我,但我不太理解為什麽叫我們“戰鬥民族”。當時好像是說我們不怕冷,還有我們飛機飛得特別厲害。

網上說我們養熊,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有人在森林裏撿到小熊,放在家裏養;說我們冬天不怕冷,也許吧;說我們打架厲害,肯定有人打架很厲害啊,這是正常的自我保護吧;至於喝酒,我覺得中國人比俄羅斯人喝得更厲害,中國人可以一直喝,不吃東西一直喝到醉。

“戰鬥民族”這種說法我能接受,隻要中國人喜歡,我不覺得中國人說我們是“戰鬥民族”有不好的含義,但是我自己絕對不會這樣叫自己。中國人舉的例子,隻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我覺得跟戰鬥不戰鬥沒有關係。

2.

講述者:維卡

碩士二年級

“俄羅斯的街上沒有熊”

我在中國留學三年了,印象中隻有中國人叫我們“戰鬥民族”,其他外國人都不會這麽說。最開始聽到這個稱呼很好奇,但我到現在也不太清楚為什麽要這樣叫我們。

我們不會在家裏養熊啊,俄羅斯19世紀一個很著名的詩人普希金寫過一篇小說,小說裏的貴族家裏有養熊,但他是19世紀的貴族,現在的俄羅斯人在家裏應該不養熊吧,我沒聽說過。網上還有一些俄羅斯人在街上“遛熊”的照片,那是PS的。在我小的時候,有一家飲料公司做了個廣告,在俄羅斯的街頭有熊走動,過了一段時間,我有朋友到英國,英國那邊真的有人相信俄羅斯的街上會有熊。


▲俄羅斯人家裏的“熊孩子”:一對俄羅斯夫妻收養了一隻3個月大的小熊Stephan,23年後,小熊長成了重達300磅的龐然大物。Stephan已經被馴服,會幫主人澆花。圖片來源:Culters News Agency

網上傳言俄航的飛機很厲害,這我有聽說過。去年霧霾特別嚴重的時候,隻有俄羅斯的飛機沒有取消航班,在霧霾中降落了,我們也覺得很厲害。我回家都坐俄航的飛機,因為它的機票價格最合適,而且我自己很怕飛機顛簸,俄航的飛機會給我帶來安全感。

很多外國人說伏特加是俄羅斯人的白開水,我覺得這是對俄羅斯很大的偏見。外國人一聽到我是俄羅斯人就說你很會喝酒,並不是這樣啊。現在跟我差不多大的二十多歲的俄羅斯年輕人,基本不喝伏特加,伏特加太烈了,偶爾會喝紅酒。我爸爸、爺爺偶爾在婚禮或者過生日的時候會喝一兩杯,沒有天天喝。俄羅斯有些邊遠的小農村經濟環境不好,年輕人沒有工作天天喝酒,這是存在的,但我覺得問題會慢慢解決。

至於有人說我們吃生肉,完全不會啊。我記得我大一的時候跟同學去上海留學一個月,那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有一次我們去吃火鍋,服務員上完菜後我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吃,當時有人說:“你們知道俄羅斯人喜歡吃生雞肉、生菜是怎麽回事嗎?”我們隻會吃生蔬菜做的沙拉,尤其在夏天會很常吃。

我們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槍,我們拿槍的比例遠沒有美國高。在俄羅斯想要持槍的話,需要參加一個考試,證明自己精神沒有疾病,有專門的政府部門會發放證明,個人需要拿著這個證明才能到商店買槍。但是這隻是少數,普通人家裏沒有槍。

很多人說我們不怕冷,其實俄羅斯室內也會開暖氣,在室內可以穿短袖。有人會在冬天往身上澆冷水,有的俄羅斯人認為,這樣可以鍛煉身體,但網上傳的這些照片有點誇張,我們一般會在家裏用稍微涼一點的水洗澡。還有一些俄羅斯人冬天在露天水池裏洗冷水澡的照片,那其實是我們東正教的宗教傳統,在聖誕節後的耶穌受洗節那天,我們會像那樣模仿耶穌受洗。

我覺得可以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從曆史角度來看,俄羅斯經曆過很多戰爭,現在經濟情況也很不穩定,俄羅斯人總說“我們生活特別不好”,但我們也沒辦法,還是要生活下去,大家都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3.講述者:艾清

博士二年級

“‘戰鬥’是俄羅斯性格的一部分”

我在中國差不多生活了五年,在中國讀了碩士,後來又讀了博士。我是在網上的新聞文章第一次看到“戰鬥民族”這個詞,我周圍的中國朋友有時候也會問我對“戰鬥民族”什麽看法,問我怎麽理解這個概念。

我個人對“戰鬥民族”的叫法並不在意,它沒有什麽負麵的含義。網上傳的俄羅斯相關的搞笑照片和視頻,並不能代表俄羅斯人的形象,也不能代表俄羅斯人“戰鬥”的一麵。就像俄羅斯網絡上也會流傳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搞笑內容,這些內容不能代表這些國家的真實情況,俄羅斯的視頻也是同一個道理。

我覺得俄羅斯人喝伏特加、洗冷水澡跟“戰鬥”沒有關係,“戰鬥民族”的含義要更有深度。它表現的是俄羅斯人生性勇敢,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堅持到最後。我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人團結起來打敗法西斯,是體現俄羅斯人“戰鬥民族”一麵最合適的例子。

90年代,俄羅斯社會一度處於很混亂的狀態,我的爸爸媽媽的工作薪水很低,沒有辦法供養我們的生活,隻能四處打工。我爺爺奶奶負責養我,我爺爺每天要很早起床排很久的隊,才能買到喂我吃的奶。雖然社會很混亂,但大家都在堅持生活著。

現在俄羅斯年輕人“戰鬥”的表現可能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爸爸媽媽那輩人經曆了太多,他們的戰鬥精神是環境塑造的。我們這代人也差不多,在俄羅斯有一句話,90年代生的人什麽都不怕,因為我們出生在最糟糕的時期。我希望“戰鬥民族”的精神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因為我覺得這是俄羅斯人性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那麽,我們為什麽喜歡調侃“戰鬥民族”?

也許正像留學生所說,他們不理解我們為什麽會樂此不疲地探討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不討論真正體現“戰鬥精神”的一麵。實際上,我們自己討論“戰鬥民族”,很多時候也並不在意它是否代表了真的俄羅斯。熱衷看“戰鬥民族”搞笑事跡的人們,大多為求一樂。除此之外,相信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戰鬥民族”,是因為心存對簡單直接、霸氣率直的生活方式的想往。

雖然俄羅斯人認為網上流傳的那些片段不能代表真實的俄羅斯,可他們也會拿這些刻板印象來自我調侃。


▲《戰鬥民族養成記》( 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2015)劇照。

俄羅斯曾拍過一部電視劇《戰鬥民族養成記》,講述了一個美國記者被“流放”到俄羅斯工作的故事,主角起初萬般不適應,但經曆了種種俄羅斯文化與美國文化的衝突問題後,最後愛上了俄羅斯。該片調侃俄羅斯人愛喝酒、行賄、自私與無私並存:“在俄羅斯,清醒的人開車會害怕。”看上去,他們好像自以為是、粗魯嚴肅。或許是因為他們把善良樂觀和對美好的向往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