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曾爆發震驚世界的霧霾 當年慘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早上拉開窗簾,霓虹君一度以為自己瞎了呢。



12月1日上午十點,北京東四環,霓虹君實拍啥也看不清楚的望京西路

要知道現在你走在帝都的大街上,隨便給人一嘴*****,你都不用擔心被發現,因為真心誰都看不見誰~~



朝陽公園跳廣場舞的大媽給你一種行屍走肉的即視感~

在這個掏出一百塊都看不清楚毛主席的日子裏,霓虹君隻想說其實日本也爆發過嚴重的霧霾哦~



和大多數依靠重工業發展起來的國家一樣,工業化前期的日本,PM2.5也像現在中國一樣頻頻爆表。90多年前,島國人民也曾飽受空氣汙染之苦,過著“厚德載霧、自強不息”的生活。

更嚴重的是,日本因為空氣汙染嚴重還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公害病——四日市咳喘病!據日本官方統計截止到1972年底,全國確診的人數高達6376人,11人最終死亡!



當時,在三重縣的四日市,新建了石化工廠,當地人因吸入含有硫化物的廢棄而導致呼吸疾病的人在1964年飆升到3%。



工廠的煙囪和居民住宅緊緊挨在一起,起初隻是有人抱怨空氣中有異臭,之後就漸漸有人嘔吐頭疼,最後死亡。



在四日市的小學中,教室裏充滿了惡臭,學生們被嗆人的煙霧熏的直流眼淚,拿著手絹捂住口鼻在校園裏逃難,場麵就像遭到空襲一樣混亂。

當地一個得了四日市咳喘病的六年級小女孩曾寫下一首詩:“大家仰頭望著天空,陰沉沉的黑洞洞。巨大的工廠在噴煙,放出了有毒的亞硫酸。今天硫酸也毒死了人,何時能還我藍藍的天?”

那個年代,生病的人被一個個送往醫院,可是在當時的醫學教科書裏,甚至連大氣汙染這個詞都沒有。



1967年,一些哮喘病患者忍受不了疾病帶來的痛苦而紛紛自殺。到1970年,四日市哮喘病確診患者高達500多人,但其實世紀患病人數超過了2000人,截止到1972年底,全國確診的患病人數高度6376人,其中11人最終死亡。



空氣汙染仿佛是工業發展帶來的職業病,每一個以工業為主導發展起來的國家都有一段這樣黑暗的曆史。

20世紀初,日本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以鋼鐵業和采礦業為主。工業的發展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大阪曾被人稱為“煙都”。據大阪市立衛生試驗所調查顯示,1912年至1913年,大阪每年降落的煤塵為每立方公裏452噸,1924年到1925年上升至493噸,大阪市民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都不能開窗戶。



圖為1944年,日本九州的八幡鋼鐵廠

1945年二戰戰敗後,日本開始了重建,經濟開始複蘇,從1955年起,日本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隨著經濟的增長,能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大,嚴重的大氣汙染和其他形式的環境汙染,困擾著整個日本。



20世紀50年代,修路建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東京



日本四日市工業區俯瞰

當時的工業城市神奈川,千葉以及大阪,神戶周圍都是黑煙滾滾,大氣汙染也從原來的顆粒狀大氣汙染轉變為硫磺酸化物汙染,並且直至擴展到日本本州的太平洋區域,嚴重的大氣汙染使得東京“白晝難見太陽”,城市能見度隻有30-50米,汽車你白天打了大燈也開不了,硫化物刺鼻的味道在部分地區都可以清楚聞到。



那麽日本是怎麽具體對付霧霾的呢?

當時的日本政府很快整理出了思路,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大氣汙染的兩個主要發生源是“固定發生源”工廠和“移動發生源”汽車。然後日本政府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汙染治理。一方麵對於固定發生源,采取了安裝脫硫脫氮裝置的辦法;另一方麵針對移動發生源,出台法律法規限製車型車輛;第三,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製。

1.法律是治理霧霾的利劍

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60年代,日本社會對於公害的關注空前增強。日本在1962年頒布了《煤煙限製法》、1967年製定《公害對策基本法》、1968年出台了《大氣汙染防治法》。



行走在東京街頭的行人帶著口罩防止吸入汙染物

但和中國現在一樣,當年日本這些環保法的執行並非一帆風順,最初遇到很多阻力和抵製,畢竟汙染最為嚴重的工業、礦業、汽車製造業都是影響力巨大的財團,國家的納稅大戶。1960年代後半期,日本幾乎所有重要城市空氣質量都未能依法達標。

70年代,日本確立了一些極其重要的法律規定,如“預測汙染物對居民健康的危害是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和履行的義務,忽視這些義務等同於過世”、“隻要汙染危害朝超限的既成事實成立,即使無過失,也應承擔賠償責任”等。80年代,日本開始多渠道治理環境汙染,國家政府對於環境問題極其重視。



1985年,由空氣汙染導致哮喘的病人在川崎公共衛生診所進行氧氣治療

2000年,日本修訂了《關於確保居民健康和安全的環境條例》明確規定了出現空氣汙染時應采取的緊急措施,包括向居民通報有可能發生的嚴重汙染,呼籲民眾減少開車出門。

2.公民維權在行動,我們隻想活得更有尊嚴

除了政府立法,民間也開始關注環境問題,日本掀起了為期數十年的公害訴訟持久戰。

1998年,東京、川崎高速公路尾氣受害者家屬抱著受害者遺像走上法庭,2002年10月29日,東京地方法院門前,律師舉著橫幅宣布了他們的勝利。



1998年8月,東京,川崎高速公路尾氣受害者家屬抱著受害者遺照上法庭



2002年10月29日,東京地方法院門前,律師舉著橫幅宣布他們的勝利

隨著“公害訴訟”紛紛勝利,民間環保輿論也日益高漲,全國的“反公害”市民運動席卷全國。自上而下的動力幾乎成為日本治理汙染穿線轉折的關鍵因素。正所謂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空氣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必要條件,人們漸漸意識到呼吸都漸漸變得不安全,我們還如何更有尊嚴的活在地球上。

3.依靠細節治理霧霾,市場和科技是必要手段

日本在解決工業汙染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消費者的市場約束力。在全社會形成了“使用綠色環保產品為榮”的消費理念,微環境保護支付了必要的成本。政府在市場上推出綠色環保標誌製度,鼓勵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不要小看這小小的環保標誌,在市場要商品如果沒有這個小標誌,消費者是不會認可購買的。產品賣不出去怎麽辦?不好意思,請您環保達標貼上標誌吧。在日本,一個企業如果對環保無動於衷,消費者就不會滿意,市場就會淘汰其產品。也就是說,環保不僅是政府的要求,也是市場的要求。如此良性循環,環保問題不僅得到了消費者的重視也促使企業加強環境保護的力度。



眾所周知,日本是垃圾分類最為嚴格的國家

城市綠化是日本治理霧霾的重要手段,東京有關當局就規定,新建大樓必須有綠地,必須搞樓頂綠化。在東京的綠化很少種草,而是種樹,人家不但追求綠化麵積,更加追求綠化體積。

汽車尾氣一直是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不僅改進技術對汽車安裝尾氣過濾器等減排措施,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開進東京。當時的日產汽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尾氣過濾技術。

2004年,東京開始使用油電混合動力係統的出租車,這種汽車燃油經濟性能較高,可以降低油耗,因此在當時被稱作“生態出租車”。



通過日本社會數十年的努力,日本社會形成了一股合力對抗空氣汙染。如今大家再到日本去旅行,春天賞櫻花夏天賞楓葉,空氣幹淨醉人。



看看今天的東京吧,霓虹君拜托日本的小夥伴給大家發來幾張新鮮的藍天白雲,請注意全都是好無ps沒加濾鏡的小照片哦,拿走不謝~~







看著日本的碧海藍天,再回首望今天的帝都,整個城市籠罩在霧霾之中,仿佛恐怖電影《寂靜嶺》,但霓虹君很讚同魯迅老先生的觀點,未來如何取決於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隻要政府加大整治力度,大家齊心努力,365天晴空白雲離我們不再遙遠!

如果我們想要安全地活著

請對霧霾大聲說不!

不要牢騷!不要吐槽!

用行動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當年被日本占領了,現在60年霧霾期也過去了。
bridge_1996 發表評論於
國人就喜歡比爛。什麽時候犯的病?
X723 發表評論於
因為人家也有過霧霾所以我也是非常合法的了。西方嫁禍中國?中國人就是像樓下的人在西方世界,囗中高唱東方紅的屁民。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治理是沒用的,西方是靠嫁禍他國的,中國人不要再賣身為錢出賣身體健康了。
南冰洋 發表評論於
1955年到2015年, 日本霧霾了六十年。 就算中國從2005年開始霧霾, 不是還有50年可以霧霾嘛。
南冰洋 發表評論於
1955年到2015年, 日本霧霾了六十年。 就算中國從2005年開始霧霾, 不是還有50年可以霧霾嘛。
thrawn 發表評論於
都是這樣過來的。改善要再用10-20年。
john438 發表評論於
共匪及爪牙們轉載這些信息為匪就是讓P民們明白: 老子讓你活著已經是天大的恩賜,還不快跪下感恩戴德
lqmin 發表評論於
共媒上頻繁進行這類比較。用意無非是維護中共的加倍虐華權:美國政府坑害一個美國人,就是中國政府坑害一萬個中國人的許可證。誰不讓中共加倍坑害中國人,誰就罪大惡極。如此而已。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要客觀比驕傲。。
西方用初級的工業技術,汙染了一百年取得發達,又用一百年恢複了環境。。
日本用近代工業技術,汙染了三十年,又用三十年恢複了環境。。
中國用現代工業信息技術已經發展了至少三十年。。
將來有何打算?。。
弟兄 發表評論於
朝鮮活在我們的過去,我們活在日本的過去,垃圾體製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netcitizen 發表評論於
“我說油費太高,他說瑞典更高。我說瑞典公路不收費,他說日本收費。我說日本工資高,他說俄國不高。我說俄國全民醫保,他說印度沒醫保。我說印度沒強拆,他說伊拉克還挨炸。我問他為什麽要把養老金領取年齡推遲到60歲以後,他說要與世界接軌;我再問他為何要實行公務員與普通職工養老金雙軌製,他說是中國特色。我說你咋就不能學點好?除了唱讚歌抬杠啥都不會!在這個神奇的國度有兩大萬能擋箭牌,一曰國際接軌,一曰中國特色。”
石假裝 發表評論於
80年代起,中國每年派人到日本四日市學校治理汙染的經驗。
nova.nova 發表評論於
嗬嗬,

日本當年侵略我們;

我們為啥不學一下,也去侵略他們一下呢?

盡學人家最爛的,為啥不學人家好的地方呢?

人家現在環境那麽好,咋不學習呢?


TheEarth 發表評論於
這證明中國有霧霾是正確的。 咋這帝國主義幹的事除了民主基本都證明這應該在中國發生。
crazybean 發表評論於
那言下之意就是別的國家都這樣過!咱這樣也不丟人唄!那人家如今風景秀麗空氣質量很高,自己咋就視而不見呢!國家算完蛋!價值觀完全顛覆!好的不學,比起不要臉的事情還很起勁兒啊!
看好今天 發表評論於
看著還是比現在的中國強多了,而且環境的變化是在公正透明的人民監督下轉變的,沒有監督,黨官們心裏還是想要悶聲發大財,出賣環境添自己的腰包。
jelous 發表評論於
那就心安理得了,繼續吸霧吧。
破棉襖 發表評論於
下決心,花錢和精力,可以治好霧霾。問題上習大和彭嘛下定決心要把美國拉下馬,要花錢拉攏友邦,要花錢整頓軍備,要花錢搞丫頭行和一帶一路。要是把錢和精力花到治理汙染了,當了東郭先生,上了美國鬼子的當了。現在美國鬼子已經垂死,天朝隻要補上一刀,就送美帝上西天,這是一盤大棋,不能讓霧霾小事耽擱了。日本有霧霾時,經濟多牛逼,現在沒有霧霾了,經濟也死翹翹了。我天朝難道這麽愚蠢,治理了霧霾,葬送了經濟,這是美帝的圈套,我習大不會上當的。
老嫖客 發表評論於
哈哈!

樓下兩位,看來中國人民不吃屎,是不明白道理似的

我是一元黨 發表評論於
你這比喻不靠譜。應該是:
人家幾十年前吃一斤飯拉一斤屎,你現在哭著喊著也想拉那麽多。現在技術進步了讓中國人民改拉一兩,不行嗎?
biaobiao 發表評論於
人家幾十年前吃shi,你現在哭喊著也要吃,現在技術進步了讓中國人民改吃飯,不行嗎?!
我是一元黨 發表評論於
先發展後治理是正確的道路。從各國發展的經驗來看,大家都經曆過一個工業品大規模生產+傾銷的一個過程,之後逐漸將經濟增長的引擎轉移到現代服務業,最終才到達發達國家的生產力。而缺乏工業品大規模生產+傾銷的過程的國家是無法發展出成熟的現代服務業的,因為現代服務業如金融業、設計行業、影視製作行業、環境規劃等等,都需要工業品生產力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作為配套產生。

很多人都抱怨為何不能讓工業品大規模生產+傾銷的發展階段少一些對環境的汙染。這是不可能的。一個落後地區要和其他地區競爭,就需要低成本的勞動力+低成本的汙染,來讓資本覺得,即使在你那投資建廠有較大風險(政治風險、質量風險等等),還是比在發達國家投資要有利可圖。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好象一個孩子要長成成人,一定會經曆身上長著粉刺的青春期。你硬要避免他身上長粉刺,隻有吃雌激素才行,最後結果隻能是男的功能產生問題,女的早熟。

但是,同時我也認為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已經漸漸開始走出工業國的階段,走入了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階段了。所以在東南沿海地區開始投入環保,同時將高汙染高勞動力需求的行業向內陸遷移,是一個必然趨勢。
我是一元黨 發表評論於
第一:現在的汙染物和以前的汙染物毒性差很多。以前包括倫敦包括日本的霧霾是含硫的酸霧,毒性非常大,能強烈刺激和腐蝕呼吸道,導致死亡。現在的多是附著在可吸入顆粒物上的有機化合物,大部分有機化合物如石油烴等會被體內降解或存於脂肪組織之內,而極小部分有機化合物屬於類似二惡英、尼古丁這樣的致癌物質,一般是理論上存在,而低於最低檢測極限,對人體健康影響不超過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群,影響的壽命基本上是少於一至數月。
第二:空氣汙染並不是累積性的。隻要停止向空氣排放,空氣汙染的改善會立竿見影。
第三:環保的最大問題是水汙染。無論從毒性角度來講,還是累積性的角度來講,水汙染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後續的危害都要大很多。以美國為例:美國在90年代左右達到較好的環保標準,今天美國的空氣質量比起70年代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美國絕大部分主要工業排放區的淡水和海水魚類仍然不能安全食用。

所以,我認為,空氣汙染問題完全可以暫時不管。現在應該花絕大部分精力用於處理水汙染的問題。
xingxing1 發表評論於

從2014年初開始,僅在北京地區就要投資7600億元來治理汙染。兩年過去了,到現在還沒有看到根本的改變。希望這7600億元能夠真正用到該用的地方。7600億元不是小數,拯救2008年的金融危機,全國才投了4萬億。

說好的不走先發展後治理的國外發展模式,結果是個夢。
秦始皇 發表評論於
這證明了中國人的愚蠢和貪婪,已經有前車之鑒,不知道提前預防,還說發達國家也是走先汙染再治理的道路
無邊無際 發表評論於
兩重意思,
第一,別人也曾經那麽差,所以我們的差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別人現在那麽好了,所以以後我們也會那麽好。美好的大餅。
老哥XD 發表評論於
有什麽樣的人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
忽然俺有很強的預感 發表評論於
西方國家舞霾緩解是因為1980年代後恰逢中國改革開放,把重汙染工廠都遷中國了.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我意思是說,想幹淨,就種種生產都不要幹了。幹些個插花啊,種田啊,就好了。

錢咋賺啊? 房咋蓋啊? 兒咋養啊?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那不是治理好的,是中國出了的鄧笑貧,可以把汙染轉嫁中國了之,中國上哪去找更大的傻貓去接手,隻能下決心從良不再接客。
xingxing1 發表評論於

其實還是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這樣才可能進步。將汙染的原因歸結為生產的產品有市場需求有些牽強。

毒品總是有市場的,但不能成為販毒的理由不是嗎?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國外都可以幫中國降低排汙。英國人就可以啊,隨時可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每個家庭用十幾個茶杯,都是中國產的。而且隨時購買新的淘汰舊的。你不信試試:發出個號召,說不再使用中國產茶杯,為了幫助中國人減少生產粗製陶瓷,你看看英國人咋辦?大概每個家庭,隻有按人頭數個茶杯了,而且不再購買新茶杯了。

中國咋出口? 還出口不? 還活命不?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我說些很實在的話題:

治理,是需要大本錢的。意味著成本劇增啊。那麽,將導致的是什麽? 本來就仍然是貧困的。

西門橋 發表評論於
中國國內的霧霾空前嚴重,媒體不設法幫助尋找解決辦法,卻在開足馬力去挖掘別人的霧霾曆史。
有智慧的國家永遠在尋找改進的機會,愚昧的國家永遠在尋找不解決問題的理由!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Ok,霧霾是現代化的必然過程。日本十幾年治理得好了。中國要不要學?別光比GDP超過日本。賣肺錢啊!
xingxing1 發表評論於

沒見八戒評論,是不是說俺們在這嘎達就可以放心呼吸了捏? :-)
假老頭 發表評論於
跳上癮了,跟吸了毒似的。
PatrioticCCP 發表評論於


這就對了!!!都是日倭的罪惡!!!沒有我黨習大大彭麻麻,霧霾PM2。5早就是現在的十倍了!!!

stillsingle 發表評論於
讀史是為了使人明智,不重倒複轍,不是給借口別人也這麽樣過。
nakadachi 發表評論於
怎麽行動,能像日本人當年一樣上街抗議遊行嗎?能像日本人當年一樣控告工廠嗎?
昔今評 發表評論於
"產品賣不出去怎麽辦?不好意思,請您環保達標貼上標誌吧"
==============
給檢測人員送禮不就達標了?傻!
sleepingtiger 發表評論於
四日市在日本隻是很小的一個城市,也就相當於中國綿陽,本溪這類城市。這和中國長江和黃河流域的霧霾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wx3000 發表評論於
看見別人踩過的雷區還要去踩,不是先天癡呆嗎?
chatroom 發表評論於
國人無所謂,政府不作為,國人無可奈何。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文章寫得不錯。

國人有沒有行動呢? 我最怕的,就是國人最愛說: 我們抵抗力強。

(我聽他們說過很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