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100天收集北京霧霾顆粒 製成板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11月29日,北京,一位來自深圳的男子,完成了他使用工業吸塵器為北京吸霧霾100天的《塵埃計劃》第一部分。30日,他攜帶著這些灰塵趕赴唐山一家製磚廠,將其做成一塊板磚。來源:董大陸/視覺中國


告訴記者,《塵埃計劃》的想法始於2013年。當年關於北京霧霾天氣惡化、PM2.5嚴重超標的報道,一度甚囂塵上,就連遠在深圳的他也深感震動。圖為北京吸霾第87天,他在鳥巢奧克匹克公園一帶作業,據北京市環保局監測,北京持續超過60小時的空氣重汙染,當晚達到最大值。


他在此過程中使用的吸塵器是一台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時234立方米,過濾精度0.2微米的工業吸塵器。該電瓶充電一次後可使用4天時間,粗略相當於62個人一天的呼吸量。


北京吸霾86天,他在CBD國貿一帶作業。在《塵埃計劃》的說明裏,“堅果兄弟”這樣寫道:“我們的城市,成了汽車堵城,成了化工圍城,成了大地工。我們追求得越多,對資源索求得越多,我們製造的塵埃也就越多。等地球所有資源有一天耗盡時,我們也都會成為真正的塵埃。”


北京吸霾86天,他在央視“大褲衩”作業。



北京吸霾第98天,他在望京SOHO建築群周邊作業。



圖為他從7月24日至11月29日,100天堅持為北京吸霾的圖片記錄。
 



Jacy99 發表評論於
艾未未以前也有一個作品就是用花梨木做的精致盒子但裏麵裝一塊板磚,作品名字叫做 來自北京的禮物。
xincaige 發表評論於
35年後忽恍然。
35年間的怪誕民意呼籲人口自由遷徙到大城市。那些要求自由移民的人中間,許多人隱藏的居心之險惡,直到今天才昭然於天下。大白之日,才有大徹。
當惡意隱藏在民意中,要毀滅共和國毀滅城市的時候,我們的政府和人民卻被政治正確裹挾,後果誰來承擔?
停止大規模移民,保護環境與人文。對自由移民的主張進行批判。
sjtg123 發表評論於
北京人口應該增加到一億用於吸霧霾
wwhhjj 發表評論於
這種吸塵器能過濾小到0.2微米以上的顆粒?
lgr 發表評論於
他應該按時間順序顯示一下他吸塵器裏所收集的霧霾顆粒,然後再顯示板磚。
xincaige 發表評論於
這座城市每年增加的人口最多達到100萬以上。移民在政治上正確,但是過度以後就是個錯誤了。
xincaige 發表評論於
曆史上這個國家都是控製移民的,過去35年移民潮洶湧澎湃。神州大地一半以上的人口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移民。
超大城市人口由百萬變為一千萬,兩千萬......
zhoudd 發表評論於
北京人的驕傲!
無煩無惱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真硬,,,毒不死
靜夜聽雨 發表評論於
這種行為藝術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思辨精神,比脫光了衣服晾曬肥肚子和小小鳥強多了,但是估計他也快被請去喝茶了。。。
另外,不知他與那台吸塵器之間是什麽關係?這個行為藝術的另一個作用是附帶廣告宣傳功能,宣傳了這台能一次充電用上好幾天的吸塵器,尤其是它的電池。
大尉 發表評論於
這塊板兒磚應該用來去拍霧霾製造者!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大英博物館,趕緊的,收了來。
justfish 發表評論於
直接對著環衛工人吸,應該不到10天就可以製作一板磚了。
雲之嵐 發表評論於
盡管炒作,讓大家重視空氣質量,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該人一臉正氣,比那些炒作的藝人強太多!
PTYP 發表評論於
繼續為人民幹好事!用板磚建一個博物館,取名“塵埃博物館”!
SoWhatAgain 發表評論於
有炒作的嫌疑。

不必到處跑吧! 放在一個地方同時開10台吸塵器有兩天一塊磚的產量。
日光晃 發表評論於
繼續努力,跑遍全國能蓋個房
kdgirl 發表評論於
送給習包子
Chaixiyao 發表評論於
收集霾粉塵並製作板磚,給小區鋪路,一舉兩得。
個性化服務 發表評論於
根據wikipedia,Tesla Model S的電池組是 60 kWh或85 kWh。

”The 85 kWh battery pack weighs 1,200 lb (540 kg)“

他那個小推車上的電池有96kWh,比Model S 540公斤的還要強勁。

當然他說的4天也許不是全天24小時。如果按一天8小時算就是32kWh.按Tesla電池的比重也有啥不多200公斤
wangd103 發表評論於
坐等下集照片---板磚!
cymbalsman 發表評論於
有誌之士,幹實事。
jsl609 發表評論於
吸塵器是一台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時234立方米,過濾精度0.2微米的工業吸塵器。該電瓶充電一次後可使用4天時間

哪裏產的電瓶這麽厲害?那可是96度電
lanxf126 發表評論於
這塊磚舍不得用吧
ctrls 發表評論於
美國也一樣
DZ1020 發表評論於
為中國夢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