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霧霾,又一個中國城市的名字傳遍世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這兩天東北大部分地區遭遇重度霧霾,雖然霧霾這件事早已不是什麽新聞,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但是因為新華社報道說這一次的PM2.5濃度是中國自2013年正式公布這項數據以來的最高值,所以還是引起了很多國際媒體的關注。

這些報道基本上都以沈陽為主,有些也提到了長春。我總結一下幾家媒體的報道角度。

每日電訊的標題是《超出健康標準50多倍的讓人窒息的霧霾籠罩中國》。


衛報的標題是《空氣末日正在發生:中國汙染水平破紀錄》,還配了一段遼寧電視台的采訪視頻。文章提到了沈陽是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工業中心,近年來也在采取包括遷移工廠和用天然氣取代煤等在內的一係列措施來改善空氣質量。


因為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都在推特上開設了認證賬號,所以衛報也登了這兩家媒體推文的截圖。


標題裏用的airpocalypse,是用air(空氣)和apocalypse(世界末日)這兩個詞合成而來的。根據《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airpocalypse這個國際英文媒體專門用來形容中國霧霾的詞最早在2013年初出現,之後很快就流傳開來,現在已經十分普遍了。


華盛頓郵報昨天先是登了一篇美聯社的電訊稿,今天他們的記者按捺不住,自己動手寫了一篇,標題也用到了airpocalyse這個詞,我用參考消息體翻譯腔來翻譯一下:《空氣末日,又一次。隨著冬天到來,末日霧霾襲擊中國》。

內容基本上也就是總結了一下中國媒體的報道,另外還引用了一家國際組織提供的統計數據,提到目前中國早產兒死亡案例中有六分之一和空氣汙染有關,另外空氣汙染還造成了每年160萬中國人死亡。


新華社今天上午在推特上發了幾張沈陽霧霾的圖,配上的文字是“這是仙境還是末日?”


這條推文幾乎被所有的外媒都引用了,不過各家的關注點略有不同。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開頭第一句話就提到了這件事,然後記者自己回答說,“當然是末日。”他們還評價說,這樣的發問“有點像黑色喜劇,又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整篇報道讀下來,感覺這個記者在帶著情緒寫文章,大概她也被霧霾弄得很惱火吧。

紐約時報也拿這條推文大做文章, 標題就說沈陽霧霾這麽嚴重,連官方媒體都跑過來嘲笑了一番。


華爾街日報則采訪了在一家汽配公司工作的Zhang Zhiyong,這個39歲的沈陽市民說,沈陽當地人對於市政府近年來在控製汙染上采取的措施是滿意的,每年藍天的數量都在上升,大家理解控製空氣汙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步步地來。


除了寫文章,很多外媒駐華記者也在社交媒體上哀嚎。比如法新社的這個記者,貼了這張“遠處飄來五個字”的圖,不過她把東方餃子王錯誤地翻譯成了東北餃子王。


在北京、華北和東北的朋友們請保重,冬天才剛剛開始……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外媒把“末日審判”這樣詞兒都用上了。這類圖片,對外國人很震撼的說。

我不明白英國人咋想,他們一邊看著這類令人心痛的圖,一邊聽著電視中報道說“中國賣廉價鋼鐵,而導致英國鋼鐵倒閉。英國人下崗失業”。

英國百姓,是非常有同情心的。同時也真的弄不明白,在一個迫切需要治理環境的國家,卻竭力無度的破壞自己的家園到如此地步。

真該停止了。

觀圖語 發表評論於
霧霾沉沉奉天闊
十具 發表評論於
每每回到家鄉,再聯想起讓遊客傾倒的瑞士,想哭啊。被世界最高群山環抱,被世界最低緯度冰川育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再加上豐富的天然氣、水力的幹淨能源,成都的PM2.5為什麽總在100以上(美領館市區讀數,不是官方無恥的青城山讀數),水質還那麽差?再好的自然環境也敵不過一幫敗家子!豈止崽賣爺田不心疼,懷有小嬌今夜爽,哪管那些背時的子孫們。
zhangliben 發表評論於
獨裁政府燒煤汙染環境,應該禁止燒煤取暖,所有人都要像公知家裏那樣,用空調取暖。什麽?電不夠?獨裁政府把錢都貪了,不修發電廠...什麽?在修火電廠,那是貪官奸商為了利潤,破環環境,堅決反對。改修核電廠?不行,隻有獨裁政府才會做這種禍害子孫的事,民主國家都在拆核電。修水電站?太氣憤了,滅絕小魚小蝦,你們還有人性嗎?那用什麽?太陽能!什麽?成本高?我告訴你們,那是因為你們的錢被獨裁政府貪汙了,民主國家印度的人民早用上了太陽能,隻要推翻獨裁政府,你們也能過上印度人民的好日子。
nova.nova 發表評論於
霧霾主要來自巨大的工業排放,

中國的煤是貧煤,及煙煤; 事先需要有洗煤工序; 之後排放時要使用過濾設備; 但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沒有法治民主製度的無官不貪的社會, 誰會真正關心這些問題呢? 誰會嚴格執行監督這些環保製度法規呢?

省下的環保的成本,是不是大部分還是進了貪官們的口袋?

最後倒黴的是不是還是老百姓? 最後倒黴的是不是還是整個國家?
BananaeEggs 發表評論於
毒霾平均每天毒死二千四百人,能活下來的都是鐵肺。基因的淘汰和選擇,在此一舉。
snel 發表評論於
我在長春長大的,記憶中,在十幾年前,入冬時期,常常聞到燒柴火和煤炭的味道,那時沒有“霧霾”這個詞,大家也照常出門,這幾年突然關心起環境了。
wangtora 發表評論於
集中供暖是大鍋飯產物,在黑白貓體製下,隻會造成什麽煤價格便宜質量差汙染多,就燒什麽煤。典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不匹配,應予廢止。同意核電是唯一出路的說法,但是現在過分渲染了福島核電事故,導致內陸核電進展不太順利。
雲之嵐 發表評論於
天空飄來五個字---“東北餃子王”,這個廣告真是太棒了!嚴重霧霾下還在外麵的人簡直就是吸塵器,據說好多人都呆在家裏叫外賣了。
蘸墨水 發表評論於
其實很簡單,哪個城市霧霾最嚴重就去那裏閱兵。
十具 發表評論於
核能,別無它途。
oddball 發表評論於
霧霾算什麽,東北人已經開始取暖了。北京5度了, 下雪了,還沒供暖。
oddball 發表評論於
在認識的人裏,東北人是最堅定地走出國門的人們,他們是立誌減少家鄉人口,改善家鄉人民生活。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oddball 發表評論於
我們這兒樂在其中,歪果仁兒真是多管閑事,酸,酸,酸
百姓人家 發表評論於
強烈建議將APEC總部遷至沈陽。據說APEC治理霧霾很有一套。
warara 發表評論於
各位看一下這些片片 天多蘭 水多清 花紅柳綠 別亂說給政府抹黑
flyingdragm 發表評論於
春天的沙塵暴,冬天的霧霾是童年深刻的記憶,那是70年代,很難說現在是更嚴重了,不過肯定的是為了環境的改善,我們做了很多努力。
植樹造林,取暖措施的改善等等。可是70年代中國多少人口?現在多少人口?而且現在城市化,工業化這麽高,人們的生活大大地改善,人消耗更多的能源。
中國的汙染是很大的問題,得以重點曝光,還不是生活提高了?重視了?
flyingdragm 發表評論於
霧霾在寒冷的東北早就很嚴重,現在得到這麽大的曝光率是因為人們的生活好起來了,開始重視環保,其實東北的大城市冬季供暖通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已經改善了很多,原來的分散的棚戶區家家戶戶的小火爐被集中供暖所取代,增加了效率,減少了排放。可是城市在發展,人口成倍地增加,抵消了這種改善。
TheEarth 發表評論於
為了中國夢不吸也得吸。
nnd888 發表評論於
少說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夢想天涯 發表評論於
俄67,霧霾嚴重有目共睹,別毫無原則的為他們洗地好不好?允許你翻牆出來,你的活也要幹得漂亮些。
heaven_俄67 發表評論於
看了樓下的發言,其實都是沒去過沈陽東北的人在這裏胡思亂想的結果!
11月1日是東北開始正式進入集中供暖的日子,年年如此,而集中供暖顧名思義既有大的熱電廠大範圍供暖,也有小範圍的社區供暖,而目前所有供暖燒的都是煤!因為煤是最便宜的!
再加上最近這幾天,空氣流通情況不好,氣壓低,才造成霧霾天氣的。
其實沈陽的環境治理,已經取得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所有重工化工都搬離了市區,特別是過去的工業區--鐵西區,如今真的是花紅柳綠,河水清澈,高樓林立,商貿繁榮。
expand 發表評論於
其實就是慢性自殺,因為習慣了,誰也不當回事。
jelous 發表評論於
那個誰,趕快來點正能量。
ActRiot 發表評論於
雖然這些報道有對中國采用放大鏡和有色眼鏡的態度對待,但應該也對中國政府有促進和激勵作用。

霧霾是環境問題,是人都會難受,和什麽民主普世沒有直接關係
無忌哥哥 發表評論於
看來以後霓虹燈得改霧燈,要不看不著容易走錯門
robak328 發表評論於
這個餃子館徹底火了。
nanxun_ 發表評論於
這回東北餃子王完勝慶豐包子了。哈哈哈,蝦米都看不見了,隻有黃色的燈穿透層層霧霾,多溫暖啊!
傻大目 發表評論於
這種報道其實是在為他們自己的邏輯打圓場而已:中國發展經濟很快但是犧牲了環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所以,中國人這一套比我們民主社會發展模式差遠了。
傻大目 發表評論於
得了吧,傳遍世界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強而已。
要說霧霾實際的濃度,印度阿三要拍第一的,因該叫印度阿一。但是沒人吊他。
PatrioticCCP 發表評論於

中央早就宣布了,美國也有霧霾!

而且,據國家環保局權威數據,中國的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更重要的是,霧霾有利國防,嚇壞了逢中必反美帝日倭,外媒才大做文章!!!我們三個自信,不怕, 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