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霧霾比中國還嚇人 莫迪不得不宣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印度總理莫迪決心向霧霾宣戰。4月6日,印度總理莫迪發布公告,印度將開始監控包括德裏在內的10座重汙染城市。雖然沒有出台任何具體政策,但莫迪在講話中鼓勵居民騎自行車或乘公交出行,減少能源消耗,以解決日漸嚴重的霧霾問題。據印度時報4月6日報道,莫迪才表示印度必須在鋼鐵產量上超越中國。






被霧霾籠罩的印度

莫迪在演講中說,造成印度目前惡劣空氣環境的因素是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主要可以歸因於機動車數量的增加和工業活動規模的擴大。工廠不斷排放出的黑色煙塵,因為沒有經過充分燃燒的氣體成為了印度霧霾的主要顆粒物來源之一。摩托車和汽車排放尾氣是霧霾的另一個原因。


新德裏市的一名男子在寒冷的霧霾天到公園晨練。對喜歡早起跑步和鍛煉的人來說,霧霾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阻礙。



為了避免吸入過多被汙染的空氣,當地的孩子們不得不掩麵行路。他們沒有錢買防霾口罩,隻能用白布代替。
 

印度的交通狀況的確令人堪憂,堵車甚至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也就是因為堵車,汽油無法充分燃燒,因而排放的廢氣中含有更多的PM2.5顆粒,加劇了霧霾。



孟買的一名男子注視著遠處工廠裏不斷排放出的黑色煙塵。

莫迪在演講中說,印度應該回歸“傳統”方式來解決問題,例如騎自行車或乘公交出行、滿月夜時熄掉路燈等等。

另據印度時報4月6日報道,莫迪才表示印度必須在鋼鐵產量上超越中國。如何做到在大煉鋼鐵之餘治理好霧霾,恐怕莫迪在演講中提到的治理方法是不夠的。



霧霾下的公交車站在燈光映襯下一片昏黃,路上能見度不足50米。



陽光與霧霾共同籠罩下的德裏城。經濟與環境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並行不悖的,環境的改善不僅有利於百姓生活,更能提升國家形象。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跟了民主宗主國走南闖北幾百年,不民主也太三了。
狸貓的爸 發表評論於
印度的問提不是問題,因為印度是民主國家.
Snoopie 發表評論於
問題是印度十年超中國,也就是汙染要比現在翻大概三倍
LRushBall 發表評論於
哈哈,這就是當年趙本山的笑話, 她比你還難看。現在是xx國比中國還差。 中國成了差的標簽了?
楓紅滿山 發表評論於
眼前印度隻是美歐砧板上的肉,所以霧霾再多也不當回事。對中國拿北京霧霾說事就是要從內部製造矛盾,而柴靜之流卻是上好人選。中國的南海戰略有軍事支撐,美國人慫恿南海小國沒用,但拿腐敗和環境汙染說事則可以充分利用普世派罔顧國家利益為美歐叫囂的走狗本性,用他們控製的國內輿論誤導百姓。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才開了個頭,也門和肯尼亞的血腥就是美國人的回應。所以加緊南海戰略的實施,在中國陸軍的保證下打通中國巴基斯坦伊朗的路上通道做一帶的樣板,可以起到示範所用。巴西金融最脆弱,中國在提攜的同時也不會完全犧牲自己的利益。印度想做牆頭草,南亞方向拿他試水不是沒有可能。俄羅斯的戰略思維半死不活,眼睛隻盯著門前的烏克蘭被繞了進去。南非有生事兒了。。。
wxc88888 發表評論於
資本原始積累和工業化的代價,每個發達國家都經曆過這一時期。
wxc風起雲湧 發表評論於
發達國家在70年代前的工業汙染實際上沒有根治(汽車尾氣那些都是小兒科而已),大規模的工業轉移,以鄰為壑是主要的治理方案,按現在的西方汙染治理成本如果繼續保持原來的大規模製造業化工等等是不可能生存的,中國能把這些工業移到非洲去的話,也可以過西方式的低汙染生活。
高麗人 發表評論於
剛知道烏糞是違禁字,嗬嗬
quzhiz 發表評論於
也就隻能在印度那裏找到一點“三個自信”,但印度今年的GDP將達到7.5%,它不說了。中共現在把自己吹噓得好像僅次於美國,其實就連印度這樣的國家都一直很看不起它,不要說印度了,就是泰國、菲律賓、越南以及非洲很多窮國,也都看不起它。官媒反過來說是別人“嫉妒中國的發展”,不是,當年日本、韓國、台灣崛起時,都沒有遇到這種情況。試問中國國內民眾對這個政黨有好感嗎?覺得它可信、可交嗎?再看看台灣、香港民眾對這個政權的觀感。那不就清楚了?——連華人自己都反感它,還指望別人喜歡它嗎?中國遊客在國外處處被人瞧不起,不是別人看不起華人,更不是什麽反華,而是國內民眾身上帶著一股濃濃的共產黨的習氣,讓人厭惡,同樣是華人,香港、台灣的華人在世界各地就一直很受歡迎啊。
Snoopie 發表評論於
這是對民主國家赤裸裸的誹謗
FLD289 發表評論於
莫迪上台後開始推進製造業,汙染會更厲害,希望中國能夠轉型成功。世界資源就那麽多,不可能都成為富裕國家。
nanxun_ 發表評論於
不敢跟人比好,隻敢比爛哦!
雑家1 發表評論於
已經下作到了和滿亍乞丐的阿三比的份兒上了,這個作者有多久沒有看黨報了?黨報上天天都是超越世界一流強國的特大新聞,毛主席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
plai48 發表評論於
拿數據說話的好,別靠圖片。
xingxing1 發表評論於

這城裏的人們關心國內霧霾是因為自己的家人朋友還生活在那裏。自己回去也不想鬧嗓子發炎,搞不好還要去醫院。印度如何管俺們鳥事,切~~~
蒙得 發表評論於
This Indian city has the world's worst air - CNN Money
money***n***/2015/04/14/news/.../india-delhi-air-pollutio...
CNNMoney
3 days ago - While the world has grown accustomed to images of near-apocalyptic pollution in Beijing, the world's worst air can be found in New Delhi.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反正我從沒見CNN之流報道過新德裏的霧霾。不過如果對媒體選擇性失明還驚奇的話,那就白在國外混了。這叫見怪不怪。
道燃 發表評論於
不久前,來北京參加馬拉鬆的外國人戴口罩,還被指責幹涉中國內政呢。現在真是進步了啊。
ipadmini 發表評論於
莫迪才表示印度必須在鋼鐵產量上超越中國。
-----------
別逗了,光是河北省唐山市瞞報的產量都比你多。
DumbGoose 發表評論於
恕俺見得太少。米帝確實指出中國的汙染問題,大使館還公布讀數,但是米帝真地算不上對之大肆宣揚,倒是天朝包括草民們自己對米帝的報道反響激烈。泥烘國和 “笑話” 那裏的報道,大多是幸災樂禍,加上又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優越之處的得意,還有自己被波及的不滿。總之,外人報道的主要味道是幸災樂禍看笑話,就像我們報道印度諸般好事時的樣子。
ymck 發表評論於
民主之霾,吸著也幸福。
好望角駱駝 發表評論於
印度經濟比大陸發展慢並非土工有什麽特殊能力,而是港澳台把加工業都搬到了內地,是同文同種的便利。日本則是把化工企業都搬到了內地。

現在大陸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家們一定會轉移。印度、越南、非洲,那裏的汙染會更加嚴重。

可惜土工在30年時間裏,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工業體係,以後環境也許會好些,經濟也不一定會如以前那樣發展了。

美國人指出土工的汙染,居然有鵝毛那麽充滿恨意,建議看一下這部短片:A Tale of Momentum
DumbGoose 發表評論於
樓下 size0 是不是說,中國的汙染也是米帝、西方的陰謀?是不是說,真正關注中國汙染的,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西方?或者是不是說,中國人自己不應該關注中國的汙染,西方才關注?
蒙得 發表評論於
印度人也隱滿PM2.5數據嗎?也是靠美國大使館公布真實數據的嗎?
size0 發表評論於
主要是這30年,中國在經濟上發展得太快,不符合西方的邏輯認知,而汙染,霧霾給這個疑惑做了一個邏輯上能接受的解釋。所以西方更盯著中國的汙染,而不是印度的。汙染大,經濟還發展得一般,咋說呢,三哥,我懷疑你智商。。。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奴隸們一般都拚命賺錢,想有朝一日能當奴隸主,身體都不要了,越拚奴隸主越高興,越拚奴隸主賺的越多,而且最後奴隸的財產最後還是歸奴隸主所有。
DumbGoose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霧霾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前景。中國的霧霾,加油!
frankfood 發表評論於
人口密集,過剩,不工業化就要窮死,餓死;工業化就要被煙熏死。反正都是個死,不如跟中國來個冷兵器時代的大決戰,戰場選擇在西藏高原上,死了屍體不用埋,被老鷹和狼吃掉,良性循環。
老北京炸醬麵 發表評論於
這是民主之霾, 洋人沒有興趣。 要死死盯住北京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