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穹頂下,新西蘭人是這樣搞環保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作為南太平洋上的明珠,世界上最早迎來日出的國家。新西蘭一直以其美麗的風景,優雅的人文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一塵不染,天空湛藍,海水澄澈,漫山遍野覆蓋著草地和森林。無論你走到全國的哪一座城鎮,都會感到如同置身於花園中。所有到過新西蘭的人,對此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對它優美的環境讚不絕口。


下麵是一些發生在新西蘭的真實故事,大家可以由此領略新西蘭人的環保精神。

為蝸牛讓路


新西蘭一家能源公司在新西蘭南島采煤時,一位礦工意外發現了一種稀有蝸牛。他立即把這一情況報告了公司。公司立刻為此事召開緊急會議,並最終決定停止在那一區域作業,選擇另一個方向掘進。這一舉動使工期耽誤了19個月,公司的成本支出增長了897萬美元。麵對世人的疑問,公司總經理回答說:“我們隻是損失了一點錢,但如果繼續開采的話,蝸牛就失去了家園。”最後,他又補充了一句:“再說,它們原本就生存在那裏。”

 


為蝸牛繞道,清晰地反映出人對弱小和瀕危生物的尊重,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理解。為蝸牛讓路,就是給人類開路。

征收“屁稅”

中國有句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管天管地管不著人拉屎放屁”,新西蘭政府,還決定向農民征收牛羊的“放屁稅”,以控製對大氣的汙染。新西蘭,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每年日照時間超過2500小時的新西蘭,幾乎沒有汙染,到處是翠綠草坪。

 

盡管如此,新西蘭政府仍然決定,凡飼養牲畜的農場主在今後都要為牲畜排放的臭氣繳稅。即:家畜的“打嗝兒稅”、“屁稅”及“汙物稅”。新西蘭政府認為,牛羊排放出的臭氣中含有大量甲烷,而甲烷會損害地球臭氧層,由此可加速地球升溫。新西蘭總人約400萬,而飼養的牛羊數則為總人口的近10倍。新西蘭能源部指出,家畜在消化飼料過程中所排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21~310倍,其溫室效應十分強烈。新西蘭家畜排放的溫室氣體占該國內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5%,這一指標在發達國家名列前茅。開征此稅,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停車讓鴨子過馬路

新西蘭島上有許多湖泊、溪水和小河,這就是野鴨子休養生息的場所。新西蘭政府明文規定,每年隻有一個星期的“殺鴨周”,但獵手們都必須有持槍證。否則就是違法。因為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人不會去殺鴨子。結果,野鴨子到處都是。

不久前的一天,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去懷卡托河邊玩,結果看到了最動人的一幕:一隻高高大大的母鴨子帶著一隊小崽子大大咧咧搖搖擺擺地橫過馬路。所有的車輛都停了下來,沒有一輛車按喇叭,隻是靜靜地看著這一群列隊整齊的鴨子。它們可能是第一次下水,都顯得很興奮,雖然走得歪歪扭扭,但盡量做到不掉隊。而那母鴨子還時不時地回過頭來,很威嚴地望一望她的孩子們。它們足足走了五六分鍾,才通過了馬路。
 

直到這時,長龍一樣的車隊才開始緩緩地流動起來。車上的每一個人都向列隊整齊的鴨子行注目禮,然後朝著融融的夕陽,開進暖暖的春天。

 

釣小魚罰款

 

新西蘭是人少地大的島國,各方麵的資源都比較豐富。給筆者比較深刻的印象是,那裏的野生動物及魚類資源特別豐富,海邊、河邊到處都是魚。但新西蘭很重視自然資源的保護。有時我們看見一些人在海邊釣魚,令人奇怪的是他們把釣上來的魚大部分又放回去。原來那裏規定釣魚可以,但一定尺寸以下的小魚必須放生,否則要罰款。華人司機告訴我們,他的父親很喜歡釣魚,但開始不懂規矩.一次釣魚時像在國內那樣把魚全部拿回了家。結果警察很快就找上門,隻好交了幾百紐幣的罰金了事。
用木質原漿紙將得罪人

 

一次,我在一家豪華飯店的廁所裏發現,其提供的是我平時絕對不會使用的那種極粗糙、極便宜的衛生紙。我深感疑惑:在飯店裏食用如此昂貴飯菜的客人,怎麽能忍受如此低級的衛生紙?我請教了一位躋身中產階級的朋友。她拿出自己使用的再生紙的本子給我看,然後解釋說:“在新西蘭,越有錢的人越注重環保,如果高級飯店提供木質原漿紙,就會得罪上流食客——保護環境在這裏不僅是被普遍接受的理念,而且逐漸成為身份的象征。”

 

新西蘭是個森林覆蓋率非常高的國家,造紙的原料俯拾皆是,但新西蘭注重紙張節約的細節卻令人吃驚。廁所裏的每個衝水開關上都有明顯的標誌,看真相加zhenxiang0001大小便後“按需使用”。廁所裏的衛生紙扯起來,即使很用力,一次也隻能扯下“兩個單位”,一點兒“便宜”都別想占。可不像我們在國內日常使用的那種,輕輕鬆鬆,要多長有多長。仔細琢磨後,方才發現,衛生紙盒的轉軸被設計成了橢圓形,真是用心良苦啊。
 

環保的土豆餐具

新西蘭土豆盤子公司老板理查德•威廉姆斯發明了一種經濟環保的土豆餐具,這種餐具是以馬鈴薯澱粉為原料製成的,用後的餐具可自然分解,不汙染環境。理查德已經生產出土豆碟子、茶杯、碗等,市場售價與聚本乙烯和塑料餐具相當。

在新西蘭基督城市會議中心,理查德的土豆餐具被擺上了餐桌,參加創新發明討論會的人晚餐時就使用了這種餐具一投放投放市場就成為新西蘭人們的新寵。

為企鵝織毛衣


 

2011年,“雷納”號貨輪在新西蘭北島度假勝地Tauranga海域觸礁並引發漏油事故,此事件,被稱為“新西蘭史上最嚴重的海洋環境災難”。而且這次事故造成當地大量野生動物死亡或得病,為此,世界各地熱心的織手們為受油汙汙染的企鵝織毛衣,以免它們在梳理羽毛時受到傷害。

不過,另據報道,部分毛衣無法投入使用,因為有些企鵝穿上毛衣後,會過度緊張難過 。囧

拯救“快樂的大腳”



 

由於迷路而漂流到新西蘭的一位帝企鵝(“快樂的大腳”),被發現在惠靈頓北部的Peka Peka海灘,此地,距它在南極的老家有3000多公裏遠。當它被一位惠靈頓市民發現時,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然後,“快樂的大腳”被緊急送往“惠靈頓動物園”進行治療,獸醫從它的胃中竟然取出了半數沙子和樹枝。


 

在惠靈頓動物園和市民的關愛下,“快樂的大腳”很快恢複了健康,它已在2012的8月29日跟隨新西蘭水資源與大氣研究所(NIWA)的研究船從惠靈頓啟程,返回南大洋,它的老家。

環保意識已深深根植與新西蘭人的心中。環保已成為他們的生活必然選擇。在新西蘭,如果需要在環境保護和發展二者之間選擇,國民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前者。寧肯發展緩慢,也要綠水藍天。發展是為了讓大家過上高質量的生活,可新鮮的空氣、潔淨的飲水、無汙染的食物,是大家的生存之本。這給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啟示。

victorwang0000 發表評論於
民風樸實一些。不以過度消費為榮。這樣的社會會健康發展。但關鍵問題還是人口的爆炸。
彭定康 發表評論於
又是這種文章
mosunq 發表評論於
衛生紙不好抽?隻是作者來某高級酒店經曆了一回特殊的用廁體驗而已。大部分的公廁沒那麽限製用紙的,隻不過廁紙隻有一層很薄而已
錢錢錢 發表評論於
哎。。關於癌症,數據又有誤導了

雖然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不高,但是死亡率卻是最高,歐美澳的發病率雖高,死亡率卻沒有中國高,數據可以在globocan。iarc。fr/Pages/Map.aspx上看到
perl 發表評論於
newzealand這邊的民眾環保意思比較強,經常看到有人義務撿垃圾
最後的恐龍 發表評論於
少製造那垃圾才是環保的主思路,問題是誰也不願意為環境保護去降低自己的生活質素!
最後的恐龍 發表評論於
矯枉過正
最後的恐龍 發表評論於
矯枉過正
邵誌尚 發表評論於
應該拿人口密度大的國家比。
例如印度、日本
法師 發表評論於
別拿新西蘭與中國比,拿印度,越南還有點意思。
注冊挺麻煩 發表評論於
國民環保意識強,但是這些極端案例不足以說明問題。事實上這是人均碳排放很高的國家。
wxc1414 發表評論於
這軟文寫的。真能忽悠,嗬嗬。新西蘭不比任何一個北歐國家更幹淨,尤其大城市的街道。雖然我不喜歡日本,但必須說,除了核輻射以外,就連日本比新西蘭都不隻幹淨一點點。各種癌症、糖尿病、心髒病、先天性疾病的發病率簡直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

各國的綠黨就跟柴母知一樣,現代生活一樣不落,博眼球時聲音很大。
正常瀆者 發表評論於
樓下的正常讀者終於忍不住跳出來了。新西蘭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是在環保,廉政,社會公平等等各個方麵都算是很出類拔萃了。不知道正常讀者批評新西蘭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給中共治理汙染不力來洗地?
ZTM 發表評論於
環保值得表揚,忽悠就不好了。決定避開蝸牛的公司領導,是否也避開吃牛肉呢?!
正常讀者 發表評論於
新西蘭高環保容易不隻是地廣人稀,島國風大。
主要是大家既然以燒木材等為生活,就不會抱怨晚上都是燒臭味。
在新西蘭,就算毛利人一貫打家劫舍,現在開始學會偷下水道蓋,也沒有人質疑政府的不為。
新西蘭,沒有那種開著好車,還不讓別人取暖的“公知”。
nasastar 發表評論於
一句“地廣人稀”就說明了一切。中國要想地廣人稀隻有等到民主以後吧。
半月灣的Ann 發表評論於
據說,這邊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高與飲食中奶製品的使用率過高有關,
在這樣的國度不吃奶製品真是浪費啊,不過,看樣子,任何美味都要適可 :)

發生在這裏的一些小事往往讓人感慨,
在海邊快走時,經常能看見老外隨手帶走別人丟的垃圾,
他們做的很自然,一點不顧及旁人的眼光,
我們可能還做不到,但至少可以做到不會去丟。

新西蘭的第三大黨派是綠黨,是環保主義者的黨派,占有10-12%的支持率,
一個不太合適的比喻他們有點像,要求環境的“潔癖人士”:P
他們投入的的研究規劃和對國家的政策製訂等等,都是很有力度的發言權。
您想,10個人當中就一個是對環境高要求的“潔癖”,而且還敢和政府叫板,
這個力量是任何一界政府都不敢小瞧的,
雖說選舉時工黨國家黨輪流換,綠黨在議會的席位卻從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新西蘭的例子,還是比較特殊的,不具有普遍性,
它是個號稱“100%純淨”的國度,這是國家對外宣傳的口號,
就應該知道新西蘭人對於環境多麽重視,環保意識是多麽的深入人心!



聊聊看 發表評論於
別忽悠了,想當初北美大地野牛成群,現在呢?隻有保護區裏還有幾隻。為啥?人多吃完了唄。
huahualan 發表評論於
不稀奇,這些在澳、新都是常態了。
退隱老妖 發表評論於
條件不一樣的。本身海洋性氣候環保就容易,上海就比北京幹淨。新西蘭人又少。我家在一條比較繁忙的路邊,就覺得臨街那麵空氣不太好。新西蘭人太倚重汽車了,如果有中國的人口密度,像這麽開車,那空氣也不會太好。不過,老百姓的環保意識的確不錯,本來就是靠環境立國的,如果環境差了,恐怕國家就要破產了,旅遊和農業是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啊。
周遊喜相逢 發表評論於
正能量。好人配有好世界。
ctrls 發表評論於
很同情新西蘭人民。這樣的環境是造成癌症發病率高的元凶!
以為了了 發表評論於
在新西蘭待過好幾年,在新西蘭感覺就如年輕明亮貌美的帥哥美女回眸看你一眼那怦然心動。
獨上南島 發表評論於
南島人很少,去周圍看看,除了早期的老建築,一般都住得很平常,少見豪宅,豪車。
山水如此多嬌,人工的壯舉,顯得庸俗。
Mimime 發表評論於
很美的文章。我很幸運地在New Zealand生活了多年。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忽然俺有很強的預感 發表評論於
扯淡好麽?俺在新西蘭住了20年了。這裏冬天PM10爆表,PM2.5沒“爆表”是因為根本沒有檢測。
正常讀者 發表評論於
新西蘭搞環保太容易,晚上隨便燒木材取暖,亂扔垃圾,風一吹,白天照樣陽光明媚。
難得幽默 發表評論於
文中很多都是需要很多錢的地方,而且與環保沒太大關係。比如那個蝸牛的故事,換個地方,可能沒有蝸牛,但恐怕有蚯蚓、螞蟻、還有其它小動物的窩,他們本來也在那裏。蝸牛僅僅是個借口而已。 如果有這麽多錢,在中國,需要用在更具體的治理汙染方麵,或者解決貧困地區溫飽和孩子上學的問題。別提貪官占用了大量資源,那是另個話題。
東方白 發表評論於
這麽好的地方為什麽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呢?
zhef 發表評論於
中共這些年將發展經濟作為執政合法性的唯一基礎,年年用灌水的GDP給民眾打雞血,但越來越嚴重的霧霾終於讓它的“中國模式”原形畢露、難以為繼,同時也讓民眾反思自己為當局大躍進式發展唱讚歌,可以說,中國的環境被破壞到已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程度,每個人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天,那些還在為中國高鐵(對沿途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自豪的,還在為中國的高樓大廈陶醉的,真的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了,說得嚴重一點,不要再助紂為虐了。
jj191 發表評論於
加拿大也是這樣。我知道一家礦業公司花了幾億加元開發礦山,結果環保評估沒通過,結果項目被叫停。
醒一醒吧 發表評論於
這個國家給伊拉克派軍隊的時候怎麽沒想伊拉克的環境是否會被破壞?
zhef 發表評論於
關於霧霾,官方一直在用兩個說法欺騙民眾,柴靜的紀錄片也受到了影響。其一是說西方也曾有類似的汙染。真相是西方國家在工業汙染最嚴重時,也沒有達到今天中國這種全國一片灰暗的可怕程度,2013年12月,中國25省、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現近半月的霧霾時,喉舌媒體便拿出倫敦1952年空氣汙染時的照片,但倫敦那次事件隻是局限在一個城市的單一事件,有其偶然性,而且隻持續了4天,以後就再未出現。洛杉磯的光霧事件也是隻局限在一地,而且隻在幾個月內發生,不象今天中國動輒是半壁江山蒙塵,幾十個省、一百多座大中城市籠罩在灰霾中,頻率之高、範圍之廣,人類史上未見。其二,官媒總說西方國家也是先汙染、後治理,後來讓環境得以恢複。其實,西方當初遠沒有汙染到今天中國這樣的地步,中國今天的汙染在人類曆史上是空前的,一般的治理已經很難恢複,有句話叫“萬劫不複”,對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的破壞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沒有辦法了,就像一個人元氣大傷後,再怎麽治療和調理,也不可能再恢複到往日的健康狀態。中共過去三十年瘋狂破壞環境提高GDP,對環境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所以很難再恢複到過去。更何況,他們現在還不願意犧牲經濟利益、真正花力氣去治理,還在變本加厲地破壞!
liangu 發表評論於
細想想, 還是人口的問題。 中國、印度恐怕都做不到文中所提的, 還是一個經濟問題, 其實也就是一個人口問題。共產黨弄不好, 恐怕其他什麽黨也未必弄的好。還是麵對現實吧!
5AGDG 發表評論於
雖然有些過分,但是應該向這方麵發展。
馬甲飄飄 發表評論於
過去我們羨慕外國廣場上養鴿子,羨慕外國人養寵物,現在國人不也有了嗎?一步步來。
linmiu 發表評論於
好美麗的文章,看著好開心。
道燃 發表評論於

共產黨當今唯一的合法性來源於經濟發展。其他食物地下水土壤空氣汙染在政權麵前,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