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技巧讓柴靜的演說感召了每一個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朋友圈第一次被一個演說爆表---不僅僅因為它關乎我們每一個人,關乎我們的子子孫孫的生死利益,更重要的是她也完美的詮釋了一個站在台前的演講者應該說什麽,怎麽說。

1. 演說目的&話題

從柴靜的103分鍾演說視頻中,她披露了很多信息,表達了她的態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她感召了我們要改變觀念,采取行動。她的演說涵蓋了四大演說目的(除開類似相聲或者脫口秀一類的搞笑演說):陳述,解釋,說服和激勵。 當然整篇演說達到的肯定是激勵的目的(你有沒有看到最後告訴自己以後要怎樣不要怎樣?)但她的演講不是以自己抗爭獲取勝利的故事去激勵,而是為了服務於更多人的利益出發,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做出的一係列調查去激勵。

她選擇的話題是空氣汙染,一個極具影響力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確實存在的現實問題,觸及到人類的五大需求之一:生存需求。(其它的包括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自我和被人尊重,自我價值實現)盡管這不是她擅長的話題,但是因為做了大量詳實的調研和實地走訪,她已經成為了這個話題強有力的發言人之一。

另外,在演講過程中,她多次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尊重觀眾,自問自答,把觀眾心中的疑惑一一解開;她真摯的情感自然流露,讓你聽上近2個小時也依然沉浸其中。

2. 組織結構

由於演說很長,架構很大,我畫了一張圖提取了所有的素材,並解釋了她使用的結構。柴靜的邏輯思辨能力非常強,如果不是這麽清晰的結構,這樣充滿專業信息的演講真的很容易讓人睡著的。


從全局來看,她使用的是說服性演說常常使用的“背景-衝突-解決”(Situation-Complication-Resolution)結構。另外她在結束的時候用一段圖文視頻呼籲大家可以從自己,從現在,從小事行動開始改變。最後照應了整篇演講的主題:同呼吸共命運。她在開篇,主體(三個論點)和結尾都非常清晰的做了劃分,並且每個部分之間都有良好的過渡,使得我們跟隨她的節奏,聽的一點也不淩亂。從細節來看,論據充分,彼此有歸納也有演繹結構,完全符合金字塔原理對思維,寫作和組織材料的要求。

3. 講述故事

這是每一個演講高手都必須掌握的技能,因為故事本身就有一種抓力,牢牢地吸引你往下聽,往裏去探尋。當她要提出每個人都要問的三個問題時,她講她女兒趴在窗邊問問題;當她想證明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有多汙染時,她講她自己使用PM2.5捕捉儀器;當她想說明這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問題和也可以得到解決的時候,她引用了英國倫敦大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如何治理;當她想呼籲大家從小事做起,她講了她如何在短短的時間讓工地老板覆上防塵布,讓餐飲店老板裝上油煙過濾器等。一係列親身經曆的和曆史事件強有力的佐證了她的每一個觀點,也深深的觸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認知。

而且她在講故事的時候,摒棄了很多的專業術語,采用對話和有變化的聲調引領觀眾進入故事的設定和情景之中,這使得她的幾個故事非常的真實。觀眾不會覺得她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

4. 使用幽默

即使在這麽嚴肅的話題裏,柴靜一樣不會忘記幽默的強大力量。幽默使人放鬆,讓觀眾一種更容易接受的姿態聆聽你的信息。柴靜講到鋼產量時,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國第四,大家已經笑了;然後她停頓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個“唐山當時還謊報是第五。”這是幽默的一種手法,英文是riffing,中文翻譯是即興重複,就是先讓觀眾笑,暫停,然後用和之前有關聯的笑點說出一個更誇大或更好極致,使觀眾發笑,有點像三句半的感覺。當講到最後餐飲店老板請他們吃油餅子時,她誇張的說,“那一年工作餐我們都是吃的油餅。”我們無從考證,不過類似這樣誇張的手法,也是幽默常用的一種手法。

5.情感豐富

毫無疑問,柴靜是一個深度思考的女文青。你也許感覺大部分時候,她的演說比較嚴肅---實際也是,103分鍾的演講,大多數時候,她都是帶著我們揭開的是駭人聽聞的事實。不過,你應該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情緒,憤怒,厭惡,恐懼,愛,幸福,悲傷以及驚喜。7種情緒,讓這篇演說不再平淡,我們的心情在跌宕起伏中最後跟隨她走向了希望。如果你想要做好演說,發現從頭到尾就是一直在亢奮,或者一直哭哭啼啼,基本上,很難。

另外,由於她多年的采訪經驗,她表達不同情緒的時候顯得是非常自然和控製的。我們看過很多演說者由於過於在某種情緒中而無法自拔導致的失敗。切記!

6. 吸引人的語言

首先她將中心思想“同呼吸,共命運”反複出現在演說中。朗朗上口和相同結構的短語使得觀眾非常容易抓住中心主旨,引起共鳴和進行傳播。

另外,作為文藝女青年的她還使用了大量的富有濃濃文學氣質的,有畫麵感的語言表達,比如“春天的時候門開著,風進來,花香進來,顏色進來。有的時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霧的時候,你會忍不住往肺裏麵深深的呼吸一口氣。能感覺到碎雨的那個味道,又凜冽又清新。”聽到這,讓人想起擁有美好空氣的時候是多麽的幸福!還有在演說結尾的那兩個對照的句子“我們沒有權利隻知消費,不知克製;我們沒有權利隻知抱怨,不知建設......所以我才凝視它,就像我凝視你;所以我才守護它,就像守護你。”聽到最後,一種再也無法拒絕的情感,一種此時此刻,這個事情就與我們,我們子孫後代息息相關的,我們應該做點什麽的情緒噴湧而出。我們在安靜中卻達到了情感的頂峰!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富有吸引力和引起共鳴的語言。

7. 口頭表達

柴靜通篇演說沒有出現一次不必要的停頓或者重複,更重要的是,100分鍾的演說,我相信幾乎不可能是逐字逐句背誦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依然能把握好語速和停頓,使用簡潔的語言表達,非常的了不起!

雖然,她沒有誇張的使用語言的速度,音量和音調的不斷變化,但這畢竟不是一場演講比賽。她那不做作,不戲劇化,娓娓道來的陳述,和低沉但又堅定有力的激勵語氣都能使我們為之觸動。所以,使用聲音最關鍵的要素是找到自己的聲音特點,盡量帶著真誠的去講,也不要擔心自己的語言或者方言。

8. 非口頭表達

之所以沒有寫肢體語言表達,首先我想提醒大家她的穿著。一件白色上衣,牛仔褲,短發,沒有任何多餘的配飾,顯得非常的親近。給人的感覺,她不是一個記者或者學者在發布調研結果,而就是一個媽媽,一個我們身邊的人在關心空氣汙染問題。這也提醒我們演說時要穿著與主題相關的,或者能為主題做貢獻的著裝。

另外,她的肢體動作和舞台移動不是我們經常在比賽看到的那樣誇張和頻繁。一方麵跟主題的嚴肅性有關,另一方麵,柴靜本來就是一個善於用思想的深度,說話的邏輯和語言的抓力等打動人的講者,不需要借助過多的肢體表現。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她在談到女兒時,臉上的微笑;在談到北京空氣汙染是實驗室標準的14倍時,驚呆的表情。還有她慣有的那堅定深邃的眼神,無不保持著與觀眾的鏈接。

最後,還有她轉過身去,看著那顆不停轉的地球,喃喃說出的那段詩意的感人肺腑的話。

9. 視覺輔助

我不是Keynote設計專家,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不過,你肯定也注意到了,在她演講中使用的各種可視化論據:圖片,視頻,柱狀圖,線形圖,圓餅圖等等。最重要的是每一次視覺輔助都確實勝過憑空描述。所謂“一圖勝千言”。隻要你的視覺輔助能勝過你的口頭表達,那就大膽的使用吧!但是記住一點: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10. 演講狀態

作為一個溝通高手,十幾年的媒體生涯,柴靜麵對了無數的一對一,一對多的采訪場麵,而這些場麵也經常麵對的是刁鑽,挑戰的問題和回答。她早就已經是達到了10000小時的專家了,自然不會出現緊張或失控。但她從頭到尾,精神飽滿,情感真誠,鎮定自若,信手拈來,娓娓而談,自然親切而又理性真實的完成了103分鍾的不間斷演說,極為震撼!!!事實上,我們普通人聽過的大多數的演講都是在30分鍾以內的;100分鍾通常是一場培訓的時間。她能在那麽長的時間裏保持我們的注意力,這跟她長期的高強度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鍛煉”是分不開的。(有朋友在電視台工作,經常采訪,寫稿子,剪片子根本無法正常休息。)

綜上所述,柴靜的這篇演說,個人認為是現代中國人裏為數不多的卓越的演說之一。分析出來的這演說十大技巧更是被她發揮到極致。希望文章對大家的演說有幫助,更希望我們能真正的行動起來為環保做點什麽!比如,從現在開始(淩晨2點多了),我要去睡覺了,少用點電,節能啊~~~
用戶名已被使用n次了 發表評論於
有些數據不準確沒有關係,能使環境,霧霾成為熱點,受到關注 就達到一定目的。當然人們不能隻是argue, 謾罵,在枝節問題 糾纏, 要直麵問題,支持解決問題。。
用戶名已被使用n次了 發表評論於
不求全責備, 能大膽說 有意義話題,敏感話題 就很好。 責任,真誠和勇氣最重要。
bj2009 發表評論於
當下新聞焦點都是霧霾。柴靜功不可沒.
coner2200 發表評論於
  《穹頂之下》數據造假匯總-第一季-知乎
  2015-03-03轉自知乎和四月網共和國經濟史
  按:無論這個紀錄片是要幹什麽,但最起碼的要求是事實和數據要真實正確。數據的誤差固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是故意的造假,那麽就一定要問一下,為什麽要故意造假?
  恰恰在這個問題上,很多網友指出了這個紀錄片中大量數據是通過故意的誤讀甚至直接篡改,誘導讀者得出錯誤的結論。
  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一篇文章有一個數據故意造假,就已經完全失去了進一步討論的意義。
  更何況,這個紀錄片出現大量數據故意造假,那就不是“水平低”或者“不專業”的問題了。
  以下第1-10條轉自知乎網友Jun,環境保護從業者。
  本來沒有打算寫什麽, 但是突然之間手機被刷屏,然後大家的情緒一下子都被調動了起來,我覺得,雖然我是理工科,還是要做點什麽。
  這段宣傳片,柴靜用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來支撐她的結論,我一般習慣看數據都是看paper,還不太習慣看文科生擺弄些她自己都不懂的東西,我必須承認她的勇氣,但是同時我也有點氣憤,因為錯誤造假的數據對大眾的影響比煽情的鼓動來的更大。看著那一串串高大上的NASA, 技術統計局,國家監測局,大家都覺得這是多麽"嚴謹的"調查研究啊! 本人正好博士論文與emission有點關係,看著看著覺得有點不對,查了查資料,發覺幾乎每個數據都有問題。實在是有點忍不住了。
  以下是純技術討論分割線,我都附上詳細的引用資料,絕對比柴小姐專門唬人的大title來得詳細,歡迎理性討論。
  【1】6:10 有意混淆霧霾和PM2.5
  她問霧霾是什麽?然後一下子轉到PM2.5, smog不等於 PM2.5好吧,smog中有CO, Pb, NOx, PM, 還有SO2.怎麽邏輯上一下子就套換了呢 (Smog and Particulates:Pollutant Descriptions)
  【2-4】6:30 偽造采樣結果
  我注意到她的這款采樣儀, 是LIbra Buck pump, 看樣子是LP4的pump, 這個pump的工作時常是8小時左右,怎麽可以采樣24小時? 恩,她應該是背了好幾個大電池吧,不過我沒見著,而且額外的電池也不是標配 (******buckservice***/manuals/Libramanua%20L-4.pdf) LP5是可以工作20個小時的,不過她的型號不是LP5的。?
  你能告訴我你知道采樣膜本身應該是什麽顏色的嗎??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結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
  ?讓我來告訴你實驗該怎麽做吧, 采樣儀的測試範圍和靈敏度數據要有吧,空氣的濕度和風向條件要有吧,采樣儀的流量數據要有吧,什麽都沒有就敢上數據,數據就是垃圾。(說句老實話我根本不相信filter會黑成那樣,24小時,汙染再大,頂多是灰色,我實驗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沒有那麽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
  【5】8:40 對圖片進行裁剪和後期加工
  這個是柴小姐NASA的碳密度圖,這個數據好像很神秘,其實他是這樣的。
  SVS: AtmosphericBlack Carbon Density (id 3668)
  ?這個是官方圖,怎麽樣?我截的是不是看上去沒有那麽恐怖? 因為這個圖是8-11月的數據,所以她可以隨意截出最槽糕的圖片,甚至人為調亮度,既然都是網上資源,幹嗎不直接連網絡而要截圖片?因為圖片是可以操作的。實際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東南亞,非洲,一些南美國家,都差不多。
  ?
  【6】12:41 編造並不存在的因果關係
  這個是最吐嘈的地方, 看到這個數據,我的早飯都噴出來了,來,先上圖看看。
  ???看清楚了嗎??圖的橫坐標是年份,縱坐標是各種死亡率。你能告訴我和PM2.5有一毛錢關係嗎嗎? PM2.5的數據在哪裏啊?你不要欺負我看不懂數據圖啊,尤其這個“複雜”的數據圖還有三個銷魂的多項式,放在右邊。我懶得截圖了,不過我隨便看了一下,如果X=0的話,Y應該是負的,而我隨便代一個X的數據,Y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根本不在圖表顯示之類。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做線性擬合。柴小姐太入戲了,我做學生的時候導師常教導我說,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圖表不要去誤導人,看來不同人的職業操守是不一樣的。
  【7】改變數據口徑形成誤導印象
  這個是全國的PM2.5來源,我看著不對,因為PM2.5來源複雜,這個圖有點把問題太簡單話了,我知道,簡單的東西比較容易發揮,因為這時候的攻擊對象是煤。
  ?然後接下來,她又扔出來一張圖,是北京PM2.5的來源,現在這個數據顯示:31.1%來自機動車
  ?同學門要問了,為啥這附圖不把燃煤+燃油放在一起呢? 因為柴小姐要討論汽油了啊!放一起不就顯示不出汽油排放的害處了嗎!所以數據的“處理”是可以根據需要來玩的。當然,北京的數據我是有的(R. Zhang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這篇文章分析得很詳盡,關於汙染源也按照不同季節區分了,事實上,機動車的汙染並沒有那麽嚴重。我就是不喜歡為了自己的論點來manipulate數據,很惡俗。?
  【8】24.06 篡改資料的背景和時間
  全球化石能源燃燒強度表
  ?首先,你可以告訴我這是全球嗎, 嗎??你不要欺負我沒學過地理啊!南半球呢?這個圖說真的我不是很懂,什麽叫燃燒強度?怎麽測啊? 不過我稍微轉個彎想想,她們是想說二氧化碳的排放吧,因為大部分能源燃燒排放的是CO2, 於是我找到了下麵這張圖。
  ?這個確實是NASA2014年公布的CO2 emission的資料(Both Beautiful and Disturbing, a New NASA Visualization Shows CarbonDioxide Emissions Swirling Around the World)不過這個圖明明寫的是亞洲和喜馬拉雅地區。還有這個圖是超級計算機模擬出來的,是個visualization,不是真實數據,雖然是NASA2014年放出來的,但是模擬的是2005-2007的情況,也是為了響應中美對於溫室氣...  查看完整評論
KMT88 發表評論於
那一年工作餐我們都是吃的油餅???
人家說的是肉餅。不好好聽講!
狸貓的爸 發表評論於
沙塵子: 你煩不煩啊?你再胡說,明天你的大神就會叫你去天堂.
沙塵子 發表評論於
(ZT)我是000博,今天呼籲大家盡量不要去中國,更不要去國內旅遊,所謂90,100刀的便宜貨,絕對是騙人的東西,99%的人回來後都大罵這些旅遊社,其實,各種小費,各種逼迫消費,已經和自己正常去旅遊差不多,而那些行程根本就是強迫你買東西的行程,否則,就會被扔到某一個地方回不來。再看看中國領事館們幹的什麽事,看那個簽證的麻煩程度,還真以為自己是世界第一了,大家都想移民去中國了,簡直是5000年中國曆史上最可笑的時代。還有,國內的水,空氣,食物,隻要你呆滿一個月,保證出健康問題,據不完整統計,回來後,95%的人有各種後遺症,15%的人可能患癌症。如果諸位想見父母,不如讓父母去新馬泰或則日本相會,還可以讓父母體驗異國風情。中國已經是一個被神佛拋棄的地方,被魔鬼詛咒的土地,誰沒事找事,必然後悔。除非有必要,請大家遠離中國。
nihaowohao 發表評論於
演說感召有什麼用,故意打扮得寒酸,踢裡踏拉的牛仔褲,不化妝、發型不整,是否腦子有了問題,還是有意表達什麽信息?打扮得像個菜市場買菜的主婦,是想說明親民感?底層意識?
az4591 發表評論於
一副叫花子相。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沒有感召我,但是很擔心,越看越像姚貝娜。
旁觀客之一 發表評論於
有意義的話題。

高品質的工作。

開創新時代的效果。

nonameok 發表評論於
@whoeverhk : why don't u crawl back the dirty basement you belong to and stop shitting around?

---------

whoeverhk 發表評論於 2015-03-03 17:14:59 這個妓者口活不錯。
萬寶1 發表評論於
估計柴過不久就會成為陳光誠一樣的“民運”分子。成為美國之音的做上客了。
chrisevans 發表評論於
柴靜PK丁仲禮 環保女神其人 談哥本哈根協議:
h ttp://washeng.ne t/HuaShan/BBS/shishi/gbcurrent/221315.shtml
LazyWriter 發表評論於
去年公司培訓演講技巧的時候曾經拿楊瀾的一段英文演講作為教材,從英語到內容到技巧也是十分完美的。今年應該可以加上這個了。
AsiaRanch 發表評論於
國內好幾位親友都在打算環境移民到美國來。打算去北加州Redding,Cottonwood一帶幫他們買一塊土地,作為他們來美的安身之處。


灜客 發表評論於
無論什麽技巧也比不上她的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題。
GG2006 發表評論於
央視出來的幹活...
踏遍美國 發表評論於
我卻認為柴靜的演講技巧並不是很高的。要是換一個特定的人,這樣的內容可以講得更生動更吸引人。但柴靜將的是事實,擺的是道理,提供的是信息。所以她的演講會引起極大的震撼。我認為柴靜是有功之臣,是個英雄。
MovingTarget 發表評論於
柴靜的這個短片確實非常經典。很多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巧揉合在一起。
比我見過的許多CXO和職業經理人的presentation好出很多。
rainfy 發表評論於
不知道大家怎麽理解的,我沒有看出或聽出柴靜把孩子生病的事情怪到中國的霧霾,大家看到這樣一個之前不甚了解的東西,然後都能自覺地站出來約束自己和家人,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我覺得這是我理解到的,我想,也是柴靜想表達出來的吧?

如果她沒能感召沒一個人?SO? 不要因為她有提到生病的孩子就過於敏感!不應該以點概麵!
shawnlee88 發表評論於
說實在的,在看這個紀錄片前我對她還是挺反感的,因為她曾經是“淹死”電視台的女主持。但這個片子的確製作得很有水平,是絕世大作。
bmw123 發表評論於
有話語權就是任性,不是每個人被感召了也說每個人被感召了。
850580 發表評論於
全世界鋼產量排名:

第一名:中國(不包括河北省);
第二名:中國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
第三名: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瞞報產量);

第四名:日本
第五名:美國
第六名:印度
第七名:俄羅斯
第八名:韓國

第九名: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瞞報產量;
(2011年唐山市瞞報5000萬噸產量,剛好比第十名德國多了一點)

第十名:德國。

我第一次看到也以為是笑話。。。。後來才知道真的是這樣.
lalagua 發表評論於
挺喜歡這個人,唯一不習慣的就是她的名字柴靜,每次看到都讓我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惡心人的柴玲。真沒想到柴大媽僅僅是她的名字就已經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獨上南島 發表評論於
哈哈!每個人?我有被感召??哈哈!
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會這套技巧,倪萍,老趙·····這是他們的職業,工作。
周遊喜相逢 發表評論於
除開內容不說,單論這場演講,柴靜已相當了得,這樣長的演說幾乎沒有結巴和脫節的地方,除了後半程嗓音略有沙啞,就這個狀態已經是競選級別的了。

這樣輝煌的一次成功,大概也正是那麽多人明意識或潛意識裏這麽嫉妒、仇恨她的緣故吧。

屌絲常戚戚。
icando2 發表評論於
每一個人?我被感召的是這霸氣的標題。
雲之嵐 發表評論於
演說不高段也吸引不了上億的點擊啊!切實對環保有幫助引起大眾的關注就是公益,接下來看中國政府怎麽做。
yukimama 發表評論於
放TED TALK也會紅的吧。
lynie2003 發表評論於
她的幕後團隊不是羅永浩嗎?顯然是老羅的風格。
黑頭發白裙子 發表評論於
沒必要這麽點讚罷。幹什麽吆喝什麽,一個記者的基本功而已。太誇大其實就假了。
yukimama 發表評論於
專業。如果我們能學一半的技巧,工作中一定無往不勝
bearmommy 發表評論於
關心環保是對的,但是所占的立場把自己美國出生的病兒說是中國的霧霾造成的就不對了,
好望角駱駝 發表評論於
二樓深得我黨真傳。我黨就是一貫說要養活14億人不容易,習大大也是累得經常熬夜。
dalyhere 發表評論於
最重要的是她喚起國民對汙染的關注。
mx3 發表評論於
柴靜牛逼。所有冷嘲熱諷的人就是中國幾千年愚昧落後根本原因!
隨便說說280 發表評論於
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