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9-08-17 14:42:47)

說起人的味覺的變化,苦瓜真是蠻好的一個例子。小時候,看見媽媽炒苦瓜吃,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會有人喜歡吃苦的東西呢?三十歲之前我沒碰過苦瓜。誰不知,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越來越喜歡。到現在,我是極其喜歡苦瓜了。不僅喜歡吃,還中意種。種苦瓜是蠻多樂趣的。苦瓜的種子比較特別,形狀不規則卻特別有質感。摸起來硬硬的,糙糙的,很有點飽經滄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8-03 20:38:41)

在美國,搬家似乎是家常便飯。轉學、工作變動、買新房子都有可能是搬家的原因,來美國近二十年,已經搬了七次家了,這不,我馬上又要搬第八次了。但無論是什麽原因搬家,打包都是逃脫不了的。而打包,免不了要來一番斷舍離。於我這種極其念舊的人,這個過程實在是不容易的。讓我來擺擺這幾件十五年以上年齡的舊衣服來做列子吧。這件雙麵穿牛仔夾克,一麵是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7-26 20:40:36)

有了院子,除了享受花草果蔬,還有就是更貼近了自然,昆蟲和小動物。除了常見的鬆鼠和鳥兒,我家的小院子裏接待過各種不速之客。春天裏昆蟲最常見的要數七星瓢蟲了。橘黃色的背,點綴著好看的黑色小點兒,在綠色的葉片上靜靜的待著,撇開它們消滅蚜蟲的豐功偉績不說,單是那色彩,那形狀,就讓我歡喜不已。很卡通,對不對?七星瓢蟲的英文名LadyBug似乎更符合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9-07-19 20:24:06)

來美國後才知道簕杜鵑又叫三角梅。簕杜鵑是深圳的市花。大街小巷開的如火如荼,有白,有黃,有粉,有紅,很是好看。據說三角梅被選為深圳市花是因為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特性,能夠體現特區人奮發的精神。後來才慢慢了解到原來三角梅的故鄉在南美的巴西,近代傳到歐洲然後進入中國。由於三角梅怕寒喜陽喜潮濕,所以主要在南方的沿海城市,比如深圳、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7-12 20:54:24)

後院的無花果終於開始結數量可觀的果子了。這棵無花果苗是五年前在一個老美家的yardsale買的。當時我們去那個小區看房子,無意中路過這家的yardsale,發現他們所賣的物品除了零星的日用品,居然還有棗樹苗和無花果苗。五年過去了,棗樹三年前就已長得有四五米高,而無花果樹在今年終於有點兒趕上棗樹的意思。在過去的五年裏,每年冬天,我總以為這無花果樹可能過不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7-05 20:37:10)

沙漠玫瑰既不是來自沙漠,也與玫瑰沒有任何關聯。據說因其來自非洲且花色猶如玫瑰般而得名。通常嬌豔的花兒比較難養,沙漠玫瑰卻是那種集堅韌與嬌嫩兩個幾乎水火不容的特質於一體的尤物。沙漠玫瑰有著特別的外形。大大的肚皮支撐著直挺挺的枝條,枝條的頂端通常有看起來光滑觸摸起來卻是毛茸茸的綠葉和令人驚豔的花朵。沙漠玫瑰喜熱畏寒,喜旱畏澇,但生命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6-28 20:51:39)

木槿觀賞型極強,隻要有足夠的陽光和水,就前赴後繼的開著。就因著其極強的適應性和堅韌的生命力,韓國把木槿定為國花。在美國的木槿,看到的多半是單瓣,白色或是紫色的。我喜歡的是那種淡淡的,有點兒複古的淺粉色。有一天終於在Calloway’s看到,顧不上就快搬家,我還是把它搬回了家。在我的童年時代,就認識木槿了。那時候當然不知道花的名字,在記憶深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6-21 13:09:47)

養花是來美國後開始的,在美國養花,是從養茉莉開始的。記得那時候還在研究生院讀書,去友人家爬梯,看見她家養的茉莉枝葉茂盛,掛滿了雪白的花骨朵兒。茉莉的幽香勾起了悠悠的思鄉情,我眼前浮現的是兒時舅舅澆花、剪枝、施肥的情景。從那時候我就在想,等我有了院子,一定要買幾盆茉莉。那年月,茉莉並不好找,加上工作實在繁忙,從在美國第一次見到茉莉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6-14 12:50:58)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種了兩年的碗蓮,頭一年磕磕絆絆,總算活了下來。剛開始收到閨蜜給的種子,就接受了各種指點,如何將種子小心翼翼的切割開,如何清水浸泡,每日清潔。發芽後又如何配備塘泥與水的比例,盆子的尺寸,等等,等等。蓮子終於發芽,長出了一片片毛茸茸的荷葉,清新、可愛。可是問題又出來了,為什麽別人的荷葉都昂首挺胸的傲立於水麵之上,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