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亦蔬亦花說苦瓜

(2019-08-17 14:42:47) 下一個

說起人的味覺的變化,苦瓜真是蠻好的一個例子。

小時候,看見媽媽炒苦瓜吃,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會有人喜歡吃苦的東西呢?三十歲之前我沒碰過苦瓜。誰不知,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越來越喜歡。到現在,我是極其喜歡苦瓜了。不僅喜歡吃,還中意種。

種苦瓜是蠻多樂趣的。苦瓜的種子比較特別,形狀不規則卻特別有質感。摸起來硬硬的,糙糙的,很有點飽經滄桑的感覺。因為籽兒的皮比較厚,所以播種之前最好浸泡一下才比較容易發芽。之所以喜歡從種子開始種是因著喜歡觀察植物生長的全過程,剛發芽的小苦瓜苗幾乎一天一個樣,每天早起到苗圃前發一會兒呆便是滿心歡喜。和其他我見過的瓜類的葉藤不太相同,苦瓜葉子比較嬌小,紋路細膩。苦瓜的花兒和其他瓜類相同,呈淡黃色,可是由於瓜藤比較細小曲折,我總想用妖嬈來形容在蔓藤中迂回的小花花們。漸漸長大的苦瓜苗出落的越來越漂亮,嫩綠的葉子配著鵝黃的小花花,再加上錯落有致掛著的大小苦瓜們,好一幅親切別致的圖畫。在我看來,把苦瓜當觀賞植物來養一點兒也不過分。

說到苦瓜的吃法,做法還真不少。最常見的恐怕是清炒了,簡單的爆香大蒜,加入切好的苦瓜和紅辣椒一起快速清炒,加少許鹽起鍋,又好看又好吃。或者加點兒玉米粒兒,也是色香味俱全。

苦瓜炒雞蛋也常見,我比較喜歡先把苦瓜在熱油裏爆炒一會兒,然後倒入加了蔥花兒的蛋液炒熟起鍋。這樣做的好處是雞蛋會附著在苦瓜上,有點兒瓜中有蛋,蛋中有瓜的口感,比較入味。

功夫多一點的做法是廣東的客家釀苦瓜。把剁碎的五花肉加入蔥薑以及剁碎的冬菇,調好味以後填入事先處理好的苦瓜裏,上鍋大火蒸十五分鍾就可以開吃了。釀苦瓜保留了苦瓜的原汁原味,雖然這道菜的賣相通常不太好,卻是是盛夏不可缺少的開胃佳肴。

烹飪耗時比較長的是苦瓜排骨黃豆煲。排骨過水後與浸泡一夜的黃豆以及切成大塊的苦瓜一起加入瓦煲,加入少量清水和植物油後大火燒開,轉小火燉一小時,食用前前加入蔥粒即可。這道菜裏苦瓜、排骨及黃豆都非常酥軟、可口。

 

比較新穎的,也是我們家飯桌上最受歡迎的是涼拌苦瓜。我喜歡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然後放在冰水裏泡兩小時。調料裏有紅辣椒、蔥、蒜、糖、醋、鹽、醬油、麻油,還有給這道菜增色不少的蕃茄醬。由於蕃茄醬的粘稠,這樣調料就都附著在苦瓜片上了。我就是用這個做法把我們家大小老美都引上了愛苦瓜之路,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我說這道菜包含著生活的酸甜苦辣,難怪受歡迎。

種植和烹飪苦瓜樂趣多多,是不是名副其實的苦中有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雙魚的小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哦,那是個好主意。我以為磕開就不會發芽了。明年我也來試試。謝謝分享。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苦瓜的發苗有時有些難, 我是先把苦瓜籽磕開, 決不能碰壞裏麵的仁兒,然後浸水數天再轉入發苗容器, 成活率就高多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