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1-02-28 16:37:27)
論學習活著就要學習。人類發展至今,知識已經累積到這樣的程度: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你需要相當的知識基礎、學習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沒有經過培訓發育的大腦,基本無用,養活自己都很不容易。研究生競崗掃廁所有點惡搞。經過四次工業革命後,幾乎所有像樣的崗位都有學曆門檻倒是事實。購物、社交互動、出行和支付方式的改變已經讓一部分跟不上的人生存變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1-16 17:18:25)
說秦有大情婦,有中國史,我來蹭熱點。秦朝重要麽?重要。重要到什麽程度?沒有秦朝就肯定不會有中國。中華幾千年,自秦統一六國到大清禪位於中華民國,“皆行秦政”。七國之一的秦地處邊緣地帶,沒有資源也缺少人口。秦政的成功源自商鞅變法。商鞅之法的主要內容是:強中央集權、全國受控、尚軍功、重農戰和弱民。所有人務實做事,少扯閑蛋。商鞅的政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8:12)
楊所長,您剛才說“不宜發表”是怎麽回事?我一直以為美國是非常開放的。美國,看起來開放,但是也有禁忌。這一點,賈教授肯定明白。美國也非常強調愛國,隻是表現方式不同罷了。你看看美國大片,美國國旗時時處處都是場麵的中心,迎風飄揚;從來沒有一句詛咒美國的話或者一個侮辱美國國旗的動作。美國很少搞政治運動,但是任何活動都要高舉美利堅的旗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7:06)
嗯。看來你們研究得還是很深的。美國科研環境本來就很寬鬆,非常注重實用。中國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主流的關注。客觀上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六四”事件的發生也迫使美國各界檢討美國對華政策。我們的中西文化背景成了一大優勢。這一段的研究成果還真不少。我們對各方麵都進行了探討,並結集出版了第一批研究成果。這是公開發表的部分。不宜公開的部分,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6:06)
這個怎麽講?你看,說起來我們有5000年有文字記載的文化,延續不斷。封建時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化達到了世界巔峰。自秦以降,所有的文化都是圍繞著如何維護皇權統治,為皇權延續添磚加瓦;皇權之下,即使是位極人臣,也都是為皇權服務。自暴秦以來,皇權是如此的強勢,振臂一呼的草莽,也隻能是“王侯將相”為止。從來沒人敢說“皇帝老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4:10)
於是,我們這300多人就開始尋找落腳點,初步準備逐漸向美國東岸集中,也許是一個唐人街,也許是一大幫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雜居的地方,也許是一個環境適宜的小鎮。大家分片考察,然後集中討論再做決定。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唐人街比較成型的地方,紐約唐人街是首選目標。深入下去才發現,美國的華人社區大部分為台灣所控製。台灣在傳統文化繼承上比大陸做得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3:12)
雖然銀子很少,但是我們了解中國,有紮實的中國文化背景;了解美國,同學們在美國學有所成,且學有所長。這就是我們的本錢。我們這些人都是科班出身,深知理論研究的重要性。任何事情要成功,理論積累不可或缺。謀定而動。大同研究所就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大同研究所都做了哪些課題研究?主要是探討未來的出路。你看,我們都是中國人,可是中國大陸一下子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2:14)
六四過後,中國對“資產階級思潮”進行清理,出國政策大幅收緊。聯誼會在國內搞不下去,很自然又轉到了美國。大家奔走相告,自發組織了新一屆的年會。人數一下子增加到近300人,來源就不限於常青藤校友了。國內一時是回不去了。盡管美國的同學和同事們都很友好,進入美國社會還是讓很多人糾結。苦悶之中,我們決心為自己也找一條出路。這一天是1989年的9月2[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1:07)
“六四”當時好像是一個熱點,也引起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大討論。美國後來的好多對華政策都可以追蹤到“六四”。是啊。美國原來希望中國能夠放棄社會主義,逐步西化。“六四”事件讓美國明白:中國跟東歐國家是不一樣。聯華製蘇是一回事,真正成為西方的一部分則是另外一回事。一張中國人的臉,做著中西文化研究,我那時經常被問到“六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1 16:20:06)
雖然父母家人都在中國,老師和同學們都勸我留下來。1989年底,我完成了博士後項目。老布什總統12711號行政命令,讓我有機會在美國留了下來,並在哥大當上了助教,繼續從事東西方比較文學的研究。學校、導師和同事們對我們都很關照。這麽多年了,這個文件您還記得這麽清楚?因為這個總統令直接改變了我們很多人的命運,讓我們對生活重燃希望。1992年的《中國留學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