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問

學習曆史,分析真相,暢所欲言
博文
附錄:信陽事件
  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河南省信陽地區、首先是遂平縣,最早刮起浮誇風、“共產風”,越刮越大,迅速刮遍全信陽地區。由於“左”傾錯誤肆虐,終於導致了震驚全國的“信陽事件”。河南省“左”傾錯誤的根子,是時任河南省省長的吳芝圃。早在1958年3月成都會議上,吳芝圃就吹牛皮,說今年河南要增產幾百億斤糧食,並實現水利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純屬捏造
  不知從那個陰溝裏吹來—股陰風:“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請大家冷靜的想—想,當時中國人口總數是6億,假定真的餓死3000萬人,平均每20個人中就有一人餓死。那將是:“餓殍遍地,野狗成群,四散逃生的難民,拋妻舍子,家破人亡,中國大地滿目淒涼。”這是多麽淒慘的景象。現今55歲(大躍進時10歲)以上的人。估計約有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渡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
  1959、1960、1961年,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遇到了嚴重困難。導致困難的原因有三個方麵:一是1959、1960、1961年連續三年自然災害;二是,蘇聯修正主義集團撕毀合同、撤走專家、逼還債務;三是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的“左”傾錯誤。這是全國人民共同承認的。在這個共識中又有兩種不同見解:一種見解,認為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災害和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廬山會議  廬山會議的傳統看法必須打破  對廬山會議一般認為:彭德懷的“意見書”,對毛澤東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所犯錯錯誤提出批評,毛澤東容不得彭德懷,把彭德懷打成右傾機會主義。還有一些人大肆渲染毛澤東獨裁,打擊彭德懷,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這些看法有失史實,有失公正。  評述廬山會議必須弄清兩個前提:  其一,彭德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七、毛澤東致六級幹部的公開信(1959年4月29日)  1959年4月2日一5日,中國共產黨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81人,後補中央委員80人。中央各部門負責同誌和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書記列席了會議。  會議除討論其他問題外,重點檢查了農村人民公社的整頓問題,通過了《關於人民公社十八個問題》的文件。文件規定,人民公社的三級所有製中,基本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毛澤東召開一係列重要會議下大力糾正“左”傾錯誤  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會議後,毛澤東深入河北、河南農村,進行調查。發現劉少奇在河北、山東、江蘇、河南等地的試典工作及其許多講話,犯有嚴重的“左”傾錯誤;而宣傳口主要責任人鄧小平在輿論宣傳工作方麵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人民日報》登了許多壞文章、壞報導,在幹部隊伍和廣大群眾中造成了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五、毛澤東要求《人民日報》敢於抵製“左”的虛假宣傳毛澤東對吳冷西的一係列談話  鼓吹高指標,鼓吹浮誇風一律不登報  據當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兼新華社社長吳冷西的回憶,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和大煉鋼鐵運動中,毛澤東先後多次找他談話,要求《人民日報》和新華社要敢於抵製“五風”(官僚主義、強迫命令、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劉少奇大刮浮誇風,毛澤東一再潑冷水  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誰是搞浮誇,說大話的第一人、第一事呢?是前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事情發生在1958年3月成都會議討論農業合作社小社並大社的討論中,吳芝圃在會上表示,河南今年能搞個豐產年,增產幾百億斤糧食不成問題,河南糧食很快就過關了。毛澤東根本不信,給他頂了回去。毛澤東說:試試看,這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 毛澤東進行調查  1958年10月,毛澤東派吳冷西、田家英,去劉少奇視察過的新鄉七裏營人民公社和修武人民公社做調查,弄清楚劉少奇是怎樣做的,以便有效的糾正劉少奇一些人的“左”傾錯誤,使人民公社運動納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出發前毛澤東的談話  以下是吳冷西的回憶(吳冷西:《憶毛主席》)  毛澤東說,我們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共產主義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劉少奇鼓吹窮過渡,大刮“共產風”  1958年3月成都會議製定了《關於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的合並為大社的意見》,會後,河南省遂平縣、平輿縣及其所在的信陽專區,形成了一個小社並大社的熱潮。7月16日《紅旗》雜誌第四期一篇文章說:“毛澤東同誌說,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交換)、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