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問

學習曆史,分析真相,暢所欲言
正文

還清白於毛澤東(4-劉少奇大刮浮誇風,毛澤東潑冷水)

(2012-06-19 20:22:20) 下一個

四、劉少奇大刮浮誇風,毛澤東一再潑冷水

  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誰是搞浮誇,說大話的第一人、第一事呢?是前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事情發生在1958年3月成都會議討論農業合作社小社並大社的討論中,吳芝圃在會上表示,河南今年能搞個豐產年,增產幾百億斤糧食不成問題,河南糧食很快就過關了。毛澤東根本不信,給他頂了回去。毛澤東說:試試看,這種人表麵上“左”,實際上是形“左”實右。在吳芝圃吹牛說大話的影響下,夏收中,當時在嵖岈山人民公社坐陣的遂平縣委副書記趙光,將一塊畝產四、五百斤的小麥,虛報成3200斤,另西平縣城關公社則出現了畝產小麥7320斤。後經調查,這兩個公社的畝產數字是謊報。正當信陽地委準備糾正時,繼《河南日報》之後,《人民日報》大登特登畝產幾千斤的消息。還發了號外。從此浮誇風愈刮愈大,大到猶如12級台風!一些大搞浮誇的人,把這種虛報產量美其名曰“放衛星”,為高指標,浮誇風呐喊、唱讚歌最富有權威性的是當時中共中央宣傳口負責人鄧小平、彭真,和《人民日報》,其所為與其說推波助瀾,勿寧說是謊言製作廠!

  1958年7月14日—18日,劉少奇到山東省壽張縣視察,有報導說:少奇同誌參觀了台前社,社幹部向他匯報說:玉米、穀子,畝產3萬斤至5萬斤,地瓜30萬斤;宏偉社匯報說:籽棉畝產1.5萬斤。少奇同誌聽了讚揚說:你們打倒了科學家,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你們做到了。這是一個革命。劉少奇講話《人民日報》報導後,全國各地的實驗田紛紛地把原來幾千斤的牌子,換上了幾萬斤。大田畝產幾千斤的報導,也跟著改變了腔調,變成了畝產數萬斤。(1958年8月4日《人民日報》)

  1958年8月,劉少奇派人到山東壽張縣進一步了解那裏的高額豐產情況寫回的調查報告說:“今年壽張縣的糧食單位產量,縣委的口號是‘確保雙千斤,力爭3000斤’,但實際在搞畝產萬斤糧的高額豐產的指標,一畝地要產5萬斤、10萬斤,以至幾十萬斤紅薯,一畝地要產一、兩萬斤玉米、穀子,這樣高產的指標,當地幹部和群眾,講起來像很平常,一點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8000斤、7000斤,提5000斤指標的已經很少,至於畝產一、兩萬的根本沒有人提了。”(劉西瑞:《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報》)

  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劉少奇到他的“共產主義試點公社”河北省徐水縣視察,當他聽到有人說,給山藥灌狗肉湯,畝產可以收120萬斤時,即說:“那麽做真有效果嗎?哈哈!你們可以養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嗎!”(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報》)劉少奇親手培養的“共產主義”典型——徐水縣,其浮誇風之嚴重是全國之最。前已述及,那裏一棵白菜可長500斤,1畝棉花產皮棉(去掉棉籽)5000斤,一畝小麥產12萬斤,一畝紅薯產120萬斤。對劉少奇來說,徐水縣是他的掌上明珠。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劉少奇到江蘇視察,在常熟縣和平人民公社參觀中稻豐產實驗田,他問黨委書記:畝產可以打多少?回答說:可以打1萬斤。少奇同誌說:1萬斤,還能再多嗎?你們這裏條件好,再搞一搞深翻,還能多打些。(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報》)

  一些反對毛澤東的人們,他們有自己的邏輯:他們說,大躍進是錯了,因為大躍進搞浮誇;他們對搞浮誇的人說,浮誇是毛澤東的錯,因為他發動了大躍進。大家看,這些反毛澤東的人們信守的就是這樣的無賴邏輯。還有一些貌似客觀公正的人,他們說,雖然毛澤東發動大躍進,搞浮誇,但不能全盤否定,於是他們絞盡腦汁發明了一個新詞:“晚年毛澤東”,晚年毛澤東是錯了??無論對毛澤東全麵否定或否定晚年毛澤東,這兩種人的共同之處是“強奸曆史,顛倒是非”。浮誇風來自何人?必須澄清,是誰的就是誰的,絕不能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劉少奇的浮誇風,已為大量事實所證明,有誰聽過看過或掌握了毛澤東的浮誇呢?那些起勁地反對大躍進,反對毛澤東的人,因拿不出什麽事實而處境十分尷尬。到是李銳先生耍了個小聰明,玩了點小把戲,編造了一個故事來朦騙人。他說:在廬山會議期間,我問過毛澤東,主席,你怎麽也相信畝產萬斤的話呢?毛澤東回答說,一位科學家寫文章說,太陽能利用得好就能辦到,所以我信了。這是那些反對大躍進、反對毛澤東的人們花了幾十年時間所搞到的僅有的一點材料?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有點常識的人一聽就知道這是李銳先生苦心編造的。李銳之說無須考證,也不屑於考證,還是把它作為李銳先生內心世界的一個縫隙留給曆史吧。

  毛澤東一向反對浮誇風,向浮誇風作了堅決的鬥爭。浮誇風作為黨內的一種勢力,克服它是很困難的。毛澤東始終不懈!請看下麵的幾件事:

  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去天津新意村參觀稻田,有關領導匯報說,畝產可達10萬斤,毛澤東聽後搖頭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澤東說:不可能的事。他指著一位領導說,你沒有種過地,這不是放衛星,是“放大炮”。《人民日報》曾登過一幅照片,五位小女娃嘻戲地站在稻秧上,毛澤東搖頭風趣的說:娃娃,下來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說: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種過地的,畝產10萬斤,堆也堆不起來麽!(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毛澤東到湖北省,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講,有一塊實驗田,水稻畝產上萬斤。毛澤東搖頭說:我不相信。外國朋友問毛澤東,畝產萬斤糧的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他一笑置之,說:不要相信這些騙人的數字。(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139頁)

  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討論人民公社問題,農林口上報的各地匯總的糧產指標超過1萬億斤。毛澤東說:搞不了這麽多。經與農林口商議壓縮到了5000—6000億斤(相當平均畝產300—350斤)。農林口負責人說,不能再壓了,再壓就打擊群眾積極性了。

  1958年11月初,鄭州會議上毛澤東指出:今年的糧食產量9000億斤,有假,最多7400億斤,把7400億斤當底數,其餘1600億斤當作謊報。人民是騙不了的,敵人看了好笑。不要把別人的豬說成自己的,不要把300斤麥子報成400斤。畝產萬斤這股風是《人民日報》刮起來的。他提醒人民日報說:要冷靜,這次會議之後,畝產廣告要逐漸減少,今年底或明年初要絕跡。否則,《人民日報》就會變成中央日報(按:國民黨報紙——筆者注)。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擴大會議,號召全黨為爭取今年實現鋼鐵翻一番為生產1070萬噸而奮鬥。會間毛澤東向與會人員詢問,現在鋼鐵生產僅400萬噸,到年底還有4個月,4個月能生產700萬噸鋼嗎?大家都說能行。毛澤東非常感慨,他引用了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中國共產黨60年大事簡介》,國防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462—463頁)。毛澤東還說:“1070萬噸鋼的指標,可能鬧得天下大亂,……怎麽得了(吳冷西:《憶毛主席》第95—103頁)。

  關於興修水利問題,1958年11月初毛澤東說:現在要減輕一點任務,水利建設,去冬今春全國搞500億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億土石方,多了三倍還多,還有各種各樣的任務,……我看搞起來,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萬人,……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為原則,你們一定要搞,我也沒辦法,但死了人不能殺我的頭。(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頁)

  在中國共產黨的高層領導中,對於農村、農民問題的了解,有誰能勝過毛澤東,在民主革命的28年曆史中,無論是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或土地革命戰爭中的農民遊擊戰爭,或八年抗戰中的農村遊擊戰爭,或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在各種複雜環境中有關農民問題的英明決策,有那件不是毛澤東製定的。全國解放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對農業合作化的領導,又有誰比毛澤東更高明。對中國農民問題的處理,毛澤東是全黨的楷模,不愧為最英明最偉大的領袖。對此,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是公認的,而且是心悅誠服的。

  然而近20多年來,無論黨內和黨外,竟然冒出了這樣一些人,他們公然說:毛澤東不知道一畝地產多少糧食。硬要把大躍進中的浮誇風按在毛澤東頭上,胡說什麽浮誇風是毛澤東鼓吹起來的。他們的公式是:大躍進搞浮誇,浮誇風就是大躍進。他們把水攪混了!20餘年來,他們翻箱倒櫃,把大躍進的曆史翻了個底著天,但是,卻沒有找到毛澤東鼓吹浮誇風的一點事實。對於這些反對大躍進,反對毛澤東的人們,他們的情況本人知之不多,他們為什麽要反對大躍進、反對毛澤東,這裏不想妄加評論。但是其中的某些人,他們的言行卻給自己畫出了一副嘴臉。他們才是浮誇風的鼓吹者。這些人想一手遮天,顛倒黑白,篡改曆史,他們吵吵嚷嚷20多年,一些人可謂不遺餘力。到頭來反到露了自己的馬腳!浮誇風原來是他們自己刮起來的。賊喊捉賊。

  那些說毛澤東鼓吹浮誇風不知一畝地產多少糧食的人,應該還記得《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簡稱《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吧,這個“綱要”,是1955年11月間,毛澤東在杭州和天津分別同14個省、區黨委書記共同商定的農業十七條。同年12月,發各省征詢意見,1956年1月形成農業四十條草案。經過兩年實踐,1957年下半年作了第一次修改,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召開的八屆三中全會(擴大)基本通過。毛澤東說:“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比較適合中國情況的,不是主觀主義的。原來有些主觀主義的東西,現在我們把它改掉了。”1958年作了第二次修改,1958年5月5日一2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二次大會通過。1960年4月,提交二屆人大第二次會議正式通過。

  《綱要》要求從1956年起12年內,糧食畝產量黃河以北達到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達到500斤,淮河、秦嶺、白龍河以南達到800斤,棉花(皮棉)畝產量按各地情況分別提高到40斤、60斤、80斤和100斤;要求各地農村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技術、農業勞動生產率、交通運輸和商業及郵政、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等各方麵,在12年,得到一個大發展。

  這個《綱要》在黨內正式通過的時間是1958年5月下旬。這時,正是大躍進發動初始。毛澤東親手製定,經過4年準備,與14個省區負責人商討,兩次中央會議討論適才形成。《綱要》的產生,可謂慎之又慎。毛澤東花4年的心血所產生的文件在其墨跡未幹之時,黨內竟有人說毛澤東頭腦發熱,鼓吹高指標,大刮浮誇風。這真是一個彌天大謊。20多年來這個謊言不知蒙騙了多少人?!是該說說清楚了!謊言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那些上當受騙者們當你們明白了事實真相時不知作何感想?!

  對於劉少奇一些人來說,5月通過的《綱要》,8月當是記憶猶新吧,你們明知《綱要》要求黃河以北12年後畝產達到400斤,而你們卻在兩個月後8月6日,弄出一個典型縣——黃河以北的徐水縣,要求畝產小麥12萬斤,皮棉5000斤,豈不太離譜了。劉少奇一些人到底在想什麽?做的是什麽?後人有理由向劉少奇一些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而《人民日報》竟為劉少奇—些人的荒唐呐喊,喝彩,不知道宣傳口把關的那些要人們,你們又在想什麽?做什麽?而在毛澤東逝世後,那些大搞浮誇風的人,為浮誇風喝彩的人,竟把浮誇風說成大躍進,大躍進說成浮誇風,把矛頭指向毛澤東!這豈不是戲弄曆史,戲弄人民!不知道這些人想過沒有,當人民知道了曆史的真相時,人民又會怎樣看待你們!

  曆史是人民創造的,決定曆史命運的是人民,而決不是其他什麽人!真理就是真理,撒謊的人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