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詳細內容:
  諸葛亮在平常人眼中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現在卻被指為“天下第一罪魁”。這一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也出現了極大地爭議。
  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一論點的提出者——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廖倫焰。廖倫焰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大膽的提法背後究竟有無堅實的支撐?是否如人們所說的意在嘩眾取寵,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英雄的悲歌──
評長篇小說《極點》
黑子
讀罷《極點》(龍康著,香港華夏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版。見美國“木子網”)令人黯然神傷良久。
這是一部與時下坊間充斥的豔麗輕浮恰成對照的本色厚重之作。不禁使人慨歎:現在已經很少很少有人如本書作者這樣如抱荊山之玉般的胸懷古典的理想、英雄的激情,這樣虔誠、本真地理解、守持文學的莊嚴使命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7-06 02:14:33)
買豆腐
廖倫焰(龍康)
  小菜市場人山人海,作家小王提著兩袋菜正在小菜市場上東張西望。他的近視度不大也不小,反正這會兒要在幾十家賣豆腐的攤中搜尋到那個攤上放著一個小木箱子作記號的豆腐攤子得費一會兒功夫。都怪他平常不喜歡戴眼鏡,今天也沒戴。
  看到了,終於模糊的看到了。今天有小木箱子作記號那個豆腐攤位置跟前幾天買菜時換了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02 04:01:23)
後來,母親發現懷上了我,一個雜種,一個用盡許多辦法都打不掉胎的雜種!
過了半年,我的父親逃難回來了。母親告訴了父親,父親也說是雜種,還說是這個社會的雜種。
然而,生下我那一天,1968年7月。母親是一定要用被單捂死我的,父親卻用他那寬闊的胸懷擁抱著我,留著淚的保留住了我。
母親講完了我的身世。她老人家並沒有一點淚光。眼光仍是那樣慈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7-02 03:41:25)
雙輪摩托車載著王副站長等三人朝離城70裏的村小奔去。王副站長開大油門,神色莊嚴的架著車。在可通車路的盡頭,三人下車步行了一段小路,偏僻一隅,四周空曠的山坳裏,村小出現了。這時學生已放了學,下午6點光景,太陽還有一竿子多高。
                 
                 
  村小是一間很大的瓦房,一副雙扇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忍不住激動的打開卷軸。“啊,多好的一幅荷花圖呀!”這是父親生前最喜愛的那一幅。我上高中時,父親隻拿出來掛了幾天便又收藏起來了,是父親也舍不得掛的畫。我忙向老人家道歉,母親卻把手向上一揮,製止了我往下說。
                 
                 
  “你們,兒子告媽,告得好哇,告失敗了!把你們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母親救兒記(又名《荷花圖》)
龍康(廖倫焰)
1998年歲末,30歲的我和比我小兩歲的愛人——一個很有教養、非常漂亮溫柔、明理的愛人,帶著我的孩子,5歲的還正在幼兒園學前班上學的孩子,回我老家——離省城幾百裏地的老家的縣上過年。這次回家過年,除了通常意義的與家人團聚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我母親索要一幅名家的字畫。那些字畫是我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26 03:04:53)
向印度知識分子學習
朱蓬蓬
為什麽要提向印度知識分子學習呢?這是因為讀了原中國駐印度孟買總領事袁南生的《感受印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由於作者在印度和印度知識分子接觸很多,對中國知識分子也十分了解,於是就自然而然地對比起來,他認為中印兩國知識分子的差別很大。
什麽差別呢?在一次印度商會成立94周年的會議上,代表印度中央政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6-26 02:55:28)
鞭撻將勝過讚美
龍康(廖倫焰)
我看到一座大堤,
很想讚美幾聲
人民的智慧。
那大堤旁邊卻有一行批語,
說它裏麵也有貪髒的穢跡。
我想讚美的東西
為什麽總是蒙有陰影?
我隻好用犀利的筆鋒向它橫掃過去。
待到新的大堤裏再沒有了穢跡,
鞭撻將勝過不朽的讚美!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黑匣子(告別“9.11”)》
  廖倫焰(龍康)
  ——謹以此文獻給曆史上所有“9.11”案件的殉難者
  當我們來到這個山溝裏的時候,濃重的屍臭味已把這兒原有的文明徹底地籠罩和消逝了。兩天前發生在這兒的一樁食用水中毒案,使溝裏44口人,死亡42口人。由於案發時間在美國“9。11”恐怖事件前10天的9月1日,42口人分布在11戶人家之中,我們現在便習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