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想法,是隨著時間地點人物心情閱曆而改變的。而且,很可能出現180度的巨變。忽然想起來以前有人寫360轉身就走還是想法360度轉變——人才啊!記得當年有人評價林清玄的寫作,早年是“我注六經”,後來成熟了,到“六經注我”。還有一些名聞遐邇的詩人,早年作品到晚年作品,風格的改變巨大,就像變了一個人,“賦到滄桑句便工”。年輕時[
閱讀全文]
有朋友問辟穀,懷疑辟穀是否有用,並且提出了關於弘一法師壽命的疑問。我本來想專門寫一篇,係統說說辟穀。但是,那樣做,可能大而無當,寫了很多,卻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對我來說,已經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然,所以很難自己空對空提出問題來。不如,對此話題感興趣的朋友,把自己的疑問寫在跟帖裏,我再寫一篇統一作答。[
閱讀全文]
人的生命很有意思。我們的身體要吃飯,餓了不吃飯,身體就會不停的提醒,我餓了,我要吃飯,我要吃飯。皮膚要吃飯,一段時間沒有親密接觸,就會渾身不自在。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都是一樣的規律,都要吃飯。我們為什麽喜歡看美麗的風景,一段時間不看,就不舒服。我們為什麽喜歡聞好的味道,聞到就開心,一段時間聞不到,就不舒服。聽音樂也[
閱讀全文]
隨隨便便聊了點兒修行圈子裏的往事,估計會讓很多人破防。
那正是我的目的。
很多人是活在幻想中的。
他們來學佛或者號稱修行,是為了圓一個夢,或者求一點兒安慰——你不要小瞧這點兒心理安慰,很多人,就為了這麽點兒心理安慰,傾家蕩產在所不惜,六親不認毫不猶豫,殺人放火毫不在意。
人性之無底線不可測,深不見底。
或者,是為了現實[
閱讀全文]
不隻是我們。我的老師的老師,也是一樣。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年輕氣盛,趕上時代風起雲湧群雄並起,就跑到雲南邊陲,以二十歲的年紀,拉了一隊人馬,就想改變世界。還寫了很多詩以言誌,其中一首是:“東風驕日九州憂,一局殘棋尚未收。雲散瀾滄江嶺上,有人躍馬拭吳鉤。”顧盼自雄睥睨天下之態,躍然紙上。到了老年,寄居太湖之濱,意興闌珊,自歎:我[
閱讀全文]
其實,這個博客算是我自己的後花園。以前就是來隨便寫寫,記錄一下所思所想生活點滴。後來回國了,沒辦法上外網,就撂那兒了。沒想到,多年以後重新出國,又看到這裏,居然還在,而且還保留著很多年前的痕跡,就又開始隨便寫寫了。當然,物似人非。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既然開始寫了,隻是閑話嘮嗑兒,肯定對不住讀者也對不住自個兒。所以,還是[
閱讀全文]
中國有句古話叫“積勞成疾”,道出了生病的真相。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病是結果,不是原因。我們的身體本來正常,但是我們胡吃海塞,胡作非為,胡說八道,胡思亂想,擾亂了身心的正常狀態,然後還不好好休息,給身心恢複的時間,那麽好了,就算你是鐵打的,也禁不住每天風雨無阻的糟蹋啊。於是就積勞成疾了。待到病來如山倒,就指望找個神醫,三下五[
閱讀全文]
昨天頭疼的要命。是原始意義上的頭疼。不是因為事情,就是頭疼。今天好多了,可以寫點兒東西了。因為又辟穀了。過一段時間,就要辟穀一次。不是我一定要,而是身體有需求。我們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後,一切都跟化工脫不了幹係,有沒有微塑料問題我不知道,但是,我們的衣食住行,呼吸的空氣,喝的水,恐怕都跟各種各樣的化工製品離不開。這是人類從來沒遇到[
閱讀全文]
隔了這麽久,前麵寫了什麽,很多已經模糊了。原來的思路,也一樣模糊了。所以,腳踩西瓜皮,寫到哪裏算哪裏。本來這個係列,也是打算隨意寫,然後寫完了再調整。我們宋朝以後,禪宗日漸式微,連實打實的傳承都差不多斷絕了,拿得出手的禪師基本上沒幾個了,比起唐宋烏央烏央的大禪師們,隨隨便便拿出來一個就精彩絕倫,其實挺丟人了。當然,自稱有各種傳承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