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傳說
博文
六七十年代,香港正是黃金騰飛年代,而大陸正是處在特殊的年代,廣東臨近港澳之地,天天都有人想法設法遊水偷渡過去。
最典型的偷渡方式就是親戚成群或朋友成伍,傾家蕩產湊夠防身錢,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吃夠一頓飽飯,然後就落水遊去新界上水彼岸,互相之間鼓勵:排除萬難,不要回頭,就向著有亮光那邊遊過去吧。因為那時候也隻有香港那邊才是燈火通明。
最搞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細究之下,"自梳女"完全與風月無關.但在當時絕對有不少凡俗男子對這群千百年來中國特無僅有的女性群體遐想聯翩.因為她們似乎是違背了人欲本性的常亙之理.充滿了神秘,連她們的居所也成為宵小無賴的向往之地.
"自梳女"絕無僅有,隻在嶺南桑基魚塘的珠三角水鄉出產.上上個世紀中晚葉,當西洋資本主義以無量氣勢進入到這片古老大地時,本土的手工紡織業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風月文化向為忌諱,衛道士與正人夫子自然嗤之以鼻,但食色性也,無論販夫走卒抑或是富貴公子卻莫不如蠅逐臭,銷金散銀.
十九世紀嶺南風月,最矚目最巴閉的就要數塘西-石塘嘴了.
      提起"塘西阿姑",上了年紀的老廣可能還依稀有印象.當年的荒涼不毛石礦之地,居然成了萬金散盡的風月之地,"塘西阿姑"居功至偉.
      八九十年前的石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古官大民小、官爺民子,廣東老人家有句口頭禪:“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未見官已先打三十大板,若非有秀才功名在身,青天老公祖在上,草頭民弱都要跪得個七暈八素的,目不識丁者還要找人代寫訟紙,如此深邃的衙門大堂,就有了訟師的出現了。
訟師者代寫狀紙,口若懸河於公堂之上,有良心者為民申冤,無恥者就與官勾結,欺壓百姓。於是就有了民間不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的西關細路仔,閑著無聊沒事幹,都是四處亂跑。而我跑得最遠的頂多就是去上下九了。 不過那裏是廣州傳統商鋪集散地,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外婆外公總是說那裏最多“拐子佬”,不準前去。但又怕夥伴們說我膽小,於是常違庭訓,照去不誤。上下九對小孩來說實在太大誘惑了,廣州酒家、蓮香樓、陶陶居,光是看看它們的門麵就可以想像入內的美酒佳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數千年的嶺南羊城年歲磨蝕,伴隨著是亞熱帶暖風中醉人的佛寺檀香燃燒之味。千年穗城,千年佛家。童蒙時的嶺南時光歲月,早已如西洋影畫般模糊,隻能在午夜深夢中留給我去輕輕觸及,但又如倚岸垂柳,影散婆娑,不可觸及。隻餘斑駁的輪廓讓我突然驚醒,淚眼中方知已不能拾回那珍貴的童年歡笑。 我最心愛的西關和那群讓我記憶深刻的西關長輩們,都深受佛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數千年廣州,無處不接觸曆史的滄桑。 小時候廣州孩童互相鬥嘴,處於下風之時常常以人家的缺陷為攻擊點,最常用的就是:你那個頭呀大過“五層樓”,你那隻手呀細過“荷蘭豆”。反正在老廣州的印象中,氣勢恢弘、大物造化者莫過於那世鎮天南過百年的“鎮海樓”了,也是廣州人從小到大俗稱的“五層樓”。 某生有一朋友自幼熱中於風水堪輿之說,當年於小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早年有朋友閑談中問我,你知道據說是粵語影視史上最長壽的係列作品之一是哪個嗎?我茫然四顧,說了不少答案,無一中算。朋友笑嘻嘻道,聽說是黑白黃飛鴻係列。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從小到大,在電視上總看見這套作品,經演不衰,推出的作品係列多不勝數,印象最深的就有“黃飛鴻大戰奸人堅”,“黃飛鴻大破什麽寺,什麽什麽陣”之類的。最搞笑的是多年以前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遠有高樓廣矗,近無貧苦立錐,入眼之來,竟然到處是擁擠不堪的“籠屋”,不少窮苦單身,以每月十元不到的租金僅僅租住一張床位,小小房屋竟擠住不下百人,還有的拖家帶口。區內龍蛇混雜、三教九流無不出入其中,社會底層生態遍眼盡見。 這就是多年前我曾見識過的香港鼎鼎大名的“九龍城寨”,當年的“三不管”,連警察“皇氣”都莫奈之何,等閑百姓更是敬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想起“如來神掌”,自己就忍俊不禁。 大約是十一二歲的時候,還是在外公家看電視上的粵語黑白殘片“如來神掌”。那時候娛樂太少,也倒不覺得當時的電視拍攝如何落後,長大後才開始為當年童蒙時代模仿“如來神掌”而好笑。當年的“如來神掌”可以說是引領了後繼的粵語武俠影視文化,雖然還是黑白片的拍攝,特技落後,但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雖多但處理得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