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傳說
正文

太子傳說-嶺南文化童蒙回憶-"看我七十二家房客"

(2005-03-22 21:24:07) 下一個
遠有高樓廣矗,近無貧苦立錐,入眼之來,竟然到處是擁擠不堪的“籠屋”,不少窮苦單身,以每月十元不到的租金僅僅租住一張床位,小小房屋竟擠住不下百人,還有的拖家帶口。區內龍蛇混雜、三教九流無不出入其中,社會底層生態遍眼盡見。 這就是多年前我曾見識過的香港鼎鼎大名的“九龍城寨”,當年的“三不管”,連警察“皇氣”都莫奈之何,等閑百姓更是敬而遠之。現時此處早就拆毀,已成曆史雲煙。但長流我心的“七十二家房客”就是源流於此種貧苦草根之處。 斷續懷念當年的粵語殘片“如來神掌”,又想起另一位威震粵語影壇的傳奇老前輩--王為一。這位不世出的上海前輩就是導演了1963年那出經典中的經典“七十二家房客”。 後來在電視上重播之時,我全家老少,上至高齡的外公、外婆,下至懵懂童蒙的我,十幾人是一起圍在電視機前徹底捧場。 及至最近看的某片,開頭那破舊城寨,令人反胃的生活環境,簡直就是“七十二家房客”和“九龍城寨”的翻版再翻版。更不用說那位“包租婆”的出場,簡直就是當年“八姑”的孫兒輩嘛。“八姑”的神韻風采還依稀可見:尖酸刻薄、視財如命,外形粗魯、煙不離口,還有一個好色膽小丈夫,周圍住著就是那群可愛可親的貧苦大眾-“七十二家房客”。 直到現如今,我還清楚記得“七十二家房客”對我日常生活的影響。童蒙時我也曾寄宿在我阿姨住處一段時間,她當時還未做老師,外公家又窮又不夠地方居住,我阿姨隻好暫時租住一混租房舍,裏麵就是栩栩如生的“七十二家房客”。我還很記得那位我曾懷疑是“八姑”雙胞胎的“包租婆”--“珍姨”,整日價頭上都是五顏六色的電發卷,口中也是一條紙煙,用廣東話問候人家母親可真是出口成文,是我出生20多年, so far遇到過的最熟練運用廣東髒話的一位,文采非凡呀。兼且她可是凶神惡煞,從無好臉色於人前,她那可憐的丈夫雖然不像“七十二家房客”中那樣好色,但也是給欺負得夠可憐的,老實巴交的一位電器廠工人。 至於其他房客也是如老電影中一樣,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各行各業應有盡有,人人是能工巧匠,卻又隻能是三餐僅僅糊口,有拖家帶口也有單身寡佬,整天就為了那煩惱的房租而提心吊膽,也整天為了公共廁所和水龍頭而與鄰居反目,吵吵嚷嚷已成特色,我反倒是在那種環境下還能安然入睡。其實這些貧苦大眾大都是心地善良,稍稍安定的生活已足夠他們偷偷竊笑了。 老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的包租婆“八姑”勾結警察,挖空心思地要趕走所有房客,好將地方改成妓寨,經常站在天井,破口大罵,動不動就加水費,要麽就是“製水”,還欺壓可憐無辜的老人,她丈夫一副尖嘴猴腮的樣子,典型的臉譜人物,為虎作倀最為拿手。善良可憐的“七十二家房客”們可謂與之鬥誌鬥勇,奇招百出,過程中笑中有淚,直看得我連連叫好,又為貧苦大眾們義憤填膺,恨不得從此解放全人類。 而現實中那位包租婆“珍姨”,雖然也是惡狠狠向房客,其實是一個好人,她也不過是靠出租糊口,在那貧窮的七、八十年代,星鬥市民也能理解。想起來她現在也該快有七八十歲高齡,不知她老人家是否講廣東髒話還那麽厲害呢? 老電影“七十二家房客”,還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電影形象---“369”,說起他可是十分厲害,一代舊社會警察形象,入木三分。很佩服當年的老演員,演技精湛,不但形似而神更勝。最朗朗上口的就是“369,查戶口”,用廣東話讀起來十分順口,也就是這位老電影中編號為“369”的舊社會警察來稽查戶口,故意刁難的時候了。 “369”呀“369”,喚起多少童蒙回憶,他的影響甚至連來我外公家查戶口的片警叔叔,也被我外婆戲稱為“369”,每次這位人民公仆巡查經過,我外婆總在廣州西關的小巷中高喊:“‘369’同誌,來喝杯水吧,又來查戶口呀?” 由於老電影的深入人心,那位年輕的警察同誌也不生氣,還微笑回答道:“阿婆,無去晨運呀?”我們一班小孩童經常玩耍的時候就喊他作“369”,“369”就這樣一直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 當然“七十二家房客”還有很多很多經典文化形象,像太子炳就是其一,記憶不深,難再詳述。 向王為一等我國老一輩優秀的電影藝人致以崇高敬意,帶給了我以充實的藝術童蒙回憶。 看我“七十二家房客”似乎已經偏了“如來神掌”的題目,下次再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