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雨是無色的,心情是五彩的,雨因為心情而生色. 菜因菜名而生輝,但也常常因菜名而失色.記得一個叫螞蟻上樹的菜,不知道是誰起的名字,一定很覺得自豪,很有想象力,中國人習慣了,看見名字就知道是那道好吃的粉絲肉末,但如果給一個從來 沒有吃過的人看,想到滿盤子亂爬的螞蟻,大概胃口早就沒有了.一些酒家為了種種原因,起些稀奇古怪的菜名,讓人不知所雲,就失去了菜名的本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有時候因為一件事情而記住了所吃的菜,又有時候一件事因菜而生輝. 離家的人, 那濃濃的鄉情啊,常常和家鄉的美食連在一起.時間久了,夜思夢繞的東西常常已經脫離了生活的真實, 一旦真的吃到了,反而會覺得很失望. 飯菜是可以重複的,而生活不會重複.曆史也不會重複. 做菜與人生之三:八顆大頭菜 多種多樣的菜可以做出豐富多彩美味。同一種菜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再次回到故裏,菜市依然唯不見奶奶的身影.人來人往的人群,熱情的菜商,認真的討價還價聲聲,沒有人注意一個人的消失.在奶奶最為孤獨的日子裏,我不曾端一碗湯,做一口飯,隻有無限的 遺憾. 做菜也常常有很多遺憾,菜少了,鹽多了,或者燒焦了...做得開心,吃的高興,不開心就到掉了,重新來,或者幹脆跑出去找自己最喜歡的飯店去吃飯.但人生不比做菜,無論開心也好,生氣也好, 每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多年的朋友說:你好像永遠長不大.我聽了很開心.小的時候是很盼望快點長大的,大了就不希望變老. 翻開這些幾年前的文字,覺得很是稚氣可愛,有時候竟然忘記自己也曾經寫下過那樣的話,有過那樣的心情. 朋友覺得自己總長不大,大概是因為他自己也在一天天的變老,我在他的眼睛裏,永遠是個小了 十幾歲的孩子,年齡讓我和他成為兩條平行線.然而這些文字,卻留下了自己年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方人愛吃餃子,特別是大年初一就是不管家景多差,也一定 要包幾個餃子,老人說這叫包元寶,圖得是個吉利。逢年過節 、請友待客,餃子常常是不可少的。 如今餃子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超市裏到處是速凍餃子;在國 內到處都是餃子館,記得我家附近的菜市裏還有一家專門賣新 鮮生餃子的,現包現買,生意很是興隆,下班回家順道買上幾 十個餃子,水開了煮進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小的時候去四川老姑家,那些街道啊,城市啊都很模糊了,隻有川菜的味道依然記憶猶新.老姑家的廚娘是地道的四川人,我喊她婆婆.從小把孩子帶大,沒有出嫁,就留了下來,做的一手好菜,無論是麵是粉都好吃的不得了,特別是她自己做的四川香腸,好像再也沒有吃過那樣好吃的啊,後來每次老姑父每次來北京開會,都會帶點家做的香腸來.大概我對川菜的鍾愛也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在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04 09:35:09)
中秋就要到了,以此文念記我的爺爺奶奶.
水餃的故事很多,北方人過年是一定要吃餃子的,在老北京好像是要30晚上就包出來,大年初一
就不能幹活了,這個餃子是去年留下來的,圖的是個富裕的口彩.因此無論家境多窮,三十一定要想法包幾個餃子留到大年初一吃.
如果說北方人喜歡吃水餃,那爺爺對水餃就已經到了過分偏愛的程度,一年365天,可以天天吃而絕對不會覺得乏味.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01 19:43:02)
喜歡吃絲瓜,春天一友人送了兩顆絲瓜苗,我順手在院子邊上挖了個坑,栽了下去. 友人說,開始一定要天天澆水.每天早上起來就趕忙去澆一下,下班了馬上就去看看小苗活了沒有.看它第一片新葉子長出來,真是好欣慰啊! 慢慢好像成了習慣,每天早上起來一定要去看一眼,不然心裏就不踏實.下班回來也要先去看看.吃完晚飯閑下來,我也會蹲在絲瓜苗前,看新芽長出,看葉片舒展,看青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 紅 果 情
朋友來電話說”五月份要回國,想捎點什麽?”
  “紅果!”明知道不可能,還是忍不住叫了出來。朋友嗬嗬的笑了。“五月那來的紅果,but I will buy some plastic ones for your day-dreams。”是夢麽?那五月的紅果……
  小的時侯我住在北京西便門內的一條長長的小巷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4-12-01 19:31:42)
<一>茶有青,紅,黃,白,綠,黑,說霓茗也無可厚非外婆是個極具情趣的人,最早對茶的一些感覺就來自於外婆,外婆喜歡紅茶,也許是來自南方的緣故.泡茶,泡茶,茶一定是泡來喝的.外婆的紅茶總是煮,煮起來非常講究火侯,小的時候對茶沒興趣,到想學的時候已經無處可問了.外婆的紅茶可清飲,但多加糖,蜂蜜有時候隨意也加牛奶.前年回國,一個伯伯專門送媽媽一包上好的祁門紅茶,以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