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09)
今天我送女兒到 day care center。 放好女兒的午餐包後,我轉身去找女兒 kiss good bye。找了一圈才發現女兒跟另外兩個小女孩在教室的一個叫 “family corner”的角落裏。
女兒剛落坐在一張小床上,那兩個女孩一左一右在纏著她。我早聽老師說,也觀察到這兩個女孩是女兒的好朋友。她們一個叫 Jennifer,是個華人孩子。另一個叫 Annalee,是個西人孩子。她們都大約比女兒小一歲左右,都長得清清爽爽,一副小可愛的模樣。我以前見過女兒一到教室門口就被 Jennifer 擁抱住,然後親親熱熱地抱著女兒的手臂一起進教室的情景,令我好感動。今天 Jennifer 更是親熱,摟著女兒一個勁地喊“Mommy”、“Mommy”。Annalee 雖然沒有叫,但也是一副纏著媽媽撒嬌的模樣。以前我就聽女兒說過她和幾個小朋友玩過家家,她當媽媽,一個男孩當爸爸,還有Annalee 當女兒的事。
哇,我們女兒也有女兒了!而且看她們的動作和表情,還有 Jennifer 那嗲嗲的撒嬌聲,看來她們是玩真的。
女兒大概不知道如何同時對付兩個熱情撒嬌的“女兒”,也可能因為我在場的關係,表現得有點尷尬,表情有點不自然,說不出什麽話,也沒能好好回應兩個“女兒”的殷勤動作。可能也是爭寵失敗吧,Annalee 首先生氣了,嘟起小嘴來,伸手打了女兒的手臂兩下,就走開了。喲,脾氣還蠻大的嘛。前不久聽女兒說 Annalee 打了她,估計也是這種原因吧?
這邊 Jennifer 爭贏了,高高興興地要跟女兒擠坐在那張大致夠兩個小孩坐的小床上。女兒欠欠身子,從小床的中間坐到一邊,讓 Jennifer 坐另一半。但她看著我,好像想述說被“女兒” Annalee打了的事情,表情有點委屈,有點僵硬,也沒回應“女兒” Jennifer 的示好的動作。
我一看我壞了女兒的好事,趕緊跟她說“That’s OK. Have fun! Bye-bye!”,然後離開教室,但又好奇,便站在教室門外看。結果看到 Jennifer 也惱了,把身子轉向另一側,不理“媽媽”了。“媽媽”一看大事不好,趕緊起身去拿了個玩具聽診器來給 Jennifer,試圖去安撫她。但 Jennifer 真的是生氣了,愣是不理“媽媽”... …
女兒轉過頭來,看見我在門外,又不好意思了。我跟她揮揮手,就趕緊溜了。
後麵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傍晚接了女兒回家,問她,她也沒再提當媽媽的事情。遺憾,希望我沒有破壞了她們“母女”的關係。
晚上,媽媽教女兒如何解這道三角難題:“你看,媽媽也有兩個 Babies:你和哥哥。當你們兩個一起上來要媽媽抱的時候,媽媽就兩個一起抱:一手一個,不就行了嗎?”
後記(3/6/2009)
昨天我送女兒進教室的時候,看到女兒和 Jennifer 各玩各的,沒有像往常那樣親熱地打招呼。而且 Jennifer 看見我的時候把頭轉開了。我心裏“咯噔”一下,覺得有問題:“她還在生女兒的氣嗎?”
下午接女兒時,別的孩子都離開了。我問老師,老師說女兒今天有跟 Jennifer 玩了好久。回到家,女兒還跟我們說她擁抱了 Jennifer 和 Annalee。我們問她是一次一個地抱還是兩個“together”(一起)抱的?她說是一起抱的。不過,她還說,Annalee 又打了她。看來那小女孩不願意跟人分享“媽媽”。
今天女兒回到家時,又告訴我們她擁抱了她的兩個“女兒”,而且是 “together”(一起)抱的。看來女兒已經開始知道該怎麽解她的三角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