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看天天天藍,雲卷雲舒。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圍爐夜讀】紀念日:海子

(2008-03-26 01:36:51) 下一個
這是一個紀念日。十九年前的今天,詩人海子在山海關自殺。
他是我敬仰的詩人,他是我終生敬仰的詩人。

天舒 2008年3月26日淩晨匆匆
(繁忙三月。N個旅程之間。)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By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生涯】    by 駱一禾
  
我寫這篇短論,完全是由海子詩歌的重要性決定的。密茨凱維支在上個世紀巴黎講
述斯拉夫文學時,談到拜倫對東歐詩人的啟迪時說:“他是第一個向我們表明,人
不僅要寫,還要像自己寫的那樣去生活。”這用以陳說海子詩歌與海子的關係時,
也同樣貼切。海子的重要性特別表現在:海子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悲劇,正如
酒和糧食的關係一樣,這種悲劇把事件造化為精華;海子不惟是一種悲劇,也是一
派精神氛圍,凡與他研究或爭論過的人,都會記憶猶新地想起這種氛圍的濃密難辨、
猛烈集中、質量龐大和咄咄逼人,凡讀過他作品序列的人會感到若理解這種氛圍所
需要的思維運轉速度和時間。今天,海子辭世之後,我們來認識他,依稀會意識到
一個變化:他的聲音、詠唱變成了樂譜,然而這種精神氛圍依然騰矗在他的骨灰上,
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但精神將蒙繞著塵土”。所以──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事
件──大的和比較大的,可稱為大的過去之後,海子暨海子詩歌會如磐石凸露,一直
到他的基礎。這並不需要太多地“弄個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一個大自然的過程。
用聖訴說,海子是得永生的人,以凡人的話說,海子的詩進入了可研究的行列。

海子在七年中尤其是1984──1989年的5年中,寫下了200餘首高水平的抒情詩和七
部長詩,他將這些長詩歸入《太陽》,全書沒有寫完,而七部成品有主幹性,可稱
為《太陽.七部書》,他的生和死都與《太陽.七部書》有關。在這一點上,他的生
涯等於亞瑟王傳奇中最輝煌的取聖杯的年輕騎士:這個年輕人專為獲取聖杯而驟現,
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聖杯,聖杯在手便驟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結。──海子在抒情
詩領域裏向本世紀挑戰性地獨擎浪漫主義戰旗,可以驗證上述擬喻的成立:被他人
稱為太陽神之子的這類詩人,都共有短命天才、抒情詩中有鮮明自傳性帶來的雄厚
底蘊、向史詩形態作恃力而為、雄心壯誌的挑戰、絕命詩篇中驚才卓越的斷章性質
等特點。在海子《七部書》中以話劇體裁寫成的《太陽.弑》,可驗證是他長詩創作
中的最後一部。具體地說,《弑》是一部儀式劇或命運悲劇文體的成品,舞台是全
部血紅的空間,間或楔入漆黑的空間,宛如生命四周宿命的秘穴。在這個空間裏活
動的人物恍如幻象置身於血海內部,對話中不時響起鼓、鈸、法號和震蕩器的雷鳴。
這個空間的精神壓力具有恐怖效果,本世紀另一個極端例子是阿爾貝.加繆,使用過
全黑色劇場設計,從色調上說,血紅比黑更黑暗,因為它處於壓力和爆炸力的臨界
點上。然而,海子在這等壓力中寫下的人物道白卻有著猛烈奔馳的速度。這種危險
的速度,也是太陽神之子的詩歌中的特征。《弑》寫於1988年7─11月。

下麵我要說的便是《太陽.七部書》的內在悲劇,這不惟是海子生與死的關鍵,也是
他詩歌的獨創、成就和貢獻。

《七部書》的想象空間十分浩大,可以概括為東至太平洋沿岸,西至兩河流域,分
別以敦煌和金字塔為兩極中心;北至蒙古大草原,南至印度次大陸,其中是以神話
線索“鯤(南)鵬(北)之變”貫穿的,這個史詩圖景的提煉程度相當有魅力,令人
感到數學之美的簡賅。海子在這個圖景上建立了支撐想象力和素材範圍的原型譜,或
者說象征體係的主輪廓(但不等於“象征主義”),這典型地反映在《太陽.土地篇》
(以《土地》為名散發過)裏。在鑄造了這些圓柱後,他在結構上借鏡了《聖經》
的經驗。這些工作的進展到1987年完成的《土地》寫作,都還比較順利。往後悲劇
性大致從三個方麵向《太陽》合流。

海子史詩構圖的範圍內產生過世界最偉大的史詩。如果說這是一個泛亞細亞範圍,那
麽事實是他必須受眾多原始史詩的較量。從希□和希伯來傳統看,產生了結構最嚴
整的體係性神話和史詩,其特點是光明、日神傳統的原始力量戰勝了更為野蠻、莽
撞的黑暗、酒神傳統的原始力量。這就是海子“太陽”和“太陽王” 主神殉的原因:
他不是沿襲古代太陽神崇拜,更主要的是,他要以“太陽王”這個火辣辣的形象來
籠罩光明與黑暗的力量,使它們同等地呈現,他要建設的史詩結構因此有神魔合一
的實質。這不同於體係型主神神話和史詩,涉及到一神教和多神教曾指向的根本問
題,這是他移向對印度大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經驗的內在根源。那裏,
不斷繁富的百科全書型史詩形態,提供了不同於體係性史詩、神話型態的可能。然
而這和他另一種詩歌理想──把完形的、格式塔式造型賦予潛在精神、深淵本能和
內心分裂主題──形成了根本衝突,他因而處於凡.高、尼采、荷爾德林式的精神境
地:原始力量核心和垂直蒸曬。印度古書裏存在著一個可怕的(也可能是美好的)
形象:吠陀神。他雜而一,以一個身子為一切又有一切身,互相混同又混亂。這可
能是一種解決之道又可能是一種瓦解。──海子的詩歌道路在完成史詩句構想──
“我考慮真正的史詩”的情況下,決然走上了一條“赤道”:從浪漫主義詩人自傳
和激情的因素直取凡.高、尼采、荷爾德林的境地而突入背景詩歌──史詩。衝力的
急流不是可以帶來動態的規整麽?用數學的話說: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線。在
這種情況下,海子用生命的痛苦、渾濁的境界取締了玄學的、形而上的境界作獨自
挺進,西川說這是“衝擊極限”。

海子的長詩大部分以詩劇方式寫成,這裏就有著多種聲音,多重化身的因素,體現
了前述悲劇矛盾的存在。從悲劇知識上說,史詩指向睿智、指向啟辟鴻蒙、指向大
宇宙循環,而悲劇指向宿命、指向毀滅、指向天啟宗教,故在悲劇和史詩間,海子
以詩劇寫史詩是他壯烈矛盾的必然產物。正如激情方式和宏大構思有必然衝突一樣。
在他揚棄了玄學的境界的深處,他說了“元素”:一種普洛提諾式的變幻無常的物
質與萊布尼茨式的沒有窗戶的、短暫的單子合成的突體,然而它又是“使生長”的
基因,含有使天體爆發出來的推動力。也就是說海子的生命充滿了激情,自我和生
命之間不存在認識關係。

這就是1989年3月26日轟然爆炸的根源。

相對論中有一句多麽詩意,關於巨大世界原理的描述:“光在大質量客體處彎曲”。


海子寫下了《太陽.七部書》,推動他的“元素”讓他在超密態負載中挺進了這麽遠,
貢獻了七部書中含有的金子般的真如之想,詩歌的可能與可行,也有限度的現身─
─長久以來,它是與世界匿而不見的。海子的詩之於他的生和死,在時間峻笑著蕩
滌了那些次要的成分和猜度、臆造之後,定然凸露出來,他也就生了。最後,我想
引述詩人陳東東的一句話:

“他不僅對現在、將來,而且對過去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是的,根由之一
是,海子有他特定的成就,而不是從一般知識上帶來了詩歌史上各種作品的共時存
在,正如在山巔上萬物盡收眼底一樣。

 

 海子簡介--西川撰文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 年
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在詩人短暫
的生命裏,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
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跡般的創造
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裏創作了將近200萬字
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
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紮
撒》(未完成)、話劇《弑》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
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988年獲第三屆
《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
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

PS:海子於2001年4月28日與詩人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
詩歌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飛飛~ 回複 悄悄話 回來時應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
天舒 回複 悄悄話 4月19日返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