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6)
2025 (3)
燈前會美人
李公尚
多年前我在日本,曾經讀過一首描寫戀人約會的古詩,時隔多年全文和作者的姓名記不清了,但其中的兩句至今不忘:“燈前會美人,月下吻香足。”僅這兩句,已道盡意境之美和情調之雅了。然而細究起來,我又十分懷疑這不是一首古詩。因為詩中的“吻”字,在古漢語中並不常用,各類作品亦未見用其表達親情和愛意。因此我推斷這首詩一定沒有唐詩、宋詞、元曲那樣的高壽,最多是江戶時代“黑船事件”之後的作品,更可能是“王政複古”明治維新之後,以新詩充古詩的偽作。但是詩中的“月下吻香足”,很符合日本風情,其時日本的少女都是腳踏木屐棉襪的天足,戀人之情,擁足嗬趾也方便得很,確實很生動細膩地描繪了戀情的清新稚嫩。
我想,這樣令人沉醉的情景,在同代的中國是斷無可能的。中國舊時的婚姻沒有婚前戀愛。男女雙方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在拜天地、入洞房、揭開蓋頭之前,大都是不曾見過麵的。即便有歐陽永叔“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詞句,怕也隻是一種情人之間的密約或者暗戀。縱使彼此傾心,私定終身,充其量也隻能借元宵之夜的“花市燈如晝”遠遠地相互望一眼罷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中載元夜燈市“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這樣的場景,是不太可能給未婚男女在大庭廣眾之下鶯儔燕侶,對訴衷腸的機會的。現代流行的古裝言情劇中男女戀人耳鬢廝磨的情景,是以今造古,推新掩陳,實在誤人子弟。
“燈前會美人”,是日本男女婚前的一種戀愛方式,給男性以相親的特權。日本女性雖然沒有舊時中國女性三從四德纏足束胸之類的殘酷禁錮,但是在長者和男人麵前卑躬屈膝、低眉順眼,非禮勿視,卻是自幼的教養。戀人燈前相會,多是男性對女性的審視鑒賞。女性卻不得正視男性,惟有低垂了眼瞼祈被賞識。燈前相會的愉悅,促使戀人產生月下的激情。燈前不便做的很多事,月下未必不敢縱情而為。這便是日本戀人醉心於燈前月下的原因。
中國古代作品描寫戀人相約,多在花前月下,沒有“燈前相會”的明目張膽。宋代趙長卿詞:“花前月下會鴛鴦,分散兩情傷。臨行祝付真意,臂間皓齒留香。還更毒,又何妨?盡成瘡,瘡兒可後,痕兒見在,見後思量。”能證戀情的深刻和灼痛。同代張先詞:“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可見戀情的真摯並彷徨。惜這些花前月下的戀人,大都是風月場所的“紅塵露水”,良宵苦短,過後可流連難忘,卻很難體會到戀愛時的清新和稚嫩。
古代中國男女私約,有違禮法,天地難容。即便聖如孔仲尼,一段“子見南子”,為後世所垢至今。因此戀人私約無不是極其隱秘且不可告人的。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中,崔鶯鶯和張生在紅雲的掩護下,花前月下相會,“著一片誌誠心蓋抹了漫天謊。出畫閣,向書房,離楚岫,赴高唐,學竊玉,試偷香,”是非常曖昧的。紅雲替崔鶯鶯給張生“送簡帖兒”時說:“端的雨雲來”,這“雨雲”似是“雲雨”的隱語,而“雲雨”是古代男女做愛的特稱。話已至此,心照不宣的雙方私合偷歡,怕是連月光都害怕見的,哪裏還有挑燈秉燭之理?而戀人初會,無不隱惡揚善, 即使以身相托,羞恥中的女性也不願意被心寄之人一覽無餘。花前月下,朦朧的月光恰能“一暗遮百醜”,就連婚後的女人也多願意歡好之前先熄燈吹燭的。當然野史中的宋徽宗夜訪李師師另當別論,但是換了水泊梁山的燕青前去歡好,就未必敢高燭明焰了。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的效果,最能引起戀人之間對彼此的無限遐想,這也就難怪中國戀人對花前月下的喜好了。
“燈前會美人”在古代中國多是可望不可及的,於是便就生出許多故事來。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講述的都是燈前月下的相會之美和良宵佳景的愉悅之歡。作者筆下的女性雖是見不得人、等不到天亮的狐怪異類,但於燈前月下卻是美不勝收的。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意淫。《青鳳》中的耿生初遇青鳳,在“巨燭雙燒”的光下“審顧之,弱態生嬌,秋波流慧,人間無其麗也。”《章阿瑞》中的戚生見阿瑞立於燈下,驚歎“對燭如仙。”《阿霞》中的景生“挑燈審視”阿霞,深感“風韻殊絕”。《花姑子》中的安幼輿在燈前看花姑子“芳容韶齒,殆類天仙。”其實這些都承載著蒲鬆齡時代的男性們,對“燈前會美人”的渴望和憧憬。
“燈前會美人”的不可言盡之妙,還在於“明於不明間,兩悅皆相然”。《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說:“燈火之下看佳人,比白日更勝十倍。”《型世言》第二十七回說:“天下最好看的婦人,是月下、燈下、簾下,朦朦朧朧,十分的美人,有十二分。”這說明女子在燈前月下的朦朧之美,往往使其音容笑貌出脫得更加美妙。“朦朧美”其實就是視覺模糊為審美主體造就了主觀想象的空間。中國有“燈下看佳人,醉裏臥鴛鴦”的俗語,追求的就是這種似幻非幻的境界。
行文至此本可打住,卻又於“燈前”想起了幾句“多餘的話”。無論是蛇足還是虎翼,都有添上去責任。
“燈前會美人”中的女性接受男性審視,而不得正視男性,體現了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深遠影響。中國禮教要求女性不得直麵或正視男性,同樣指出男女相遇,男性放肆或張狂地窺視女性,亦屬“非禮”。其實“非禮勿視”不僅為“不該看的不看”,核心是臣對君,下對上,卑對尊,幼對長等決不可直目相視,心懷不敬,圖謀不軌。同輩之屬,友善之色,亦不可逼視對方,否則是意存不良。而上審下,尊審卑,強審弱,則天經地義。這種影響造成了中國人接人待物時的心理顧忌,以致流毒後世。及至現代,親朋好友、同仁知己,見麵寒暄,聚會聯誼,為顯心慈麵善,人人目光皆稍觸即避,鮮有對視端詳,以免“不禮貌”。而背後則鬼鬼祟祟上下打量,側目冷觀揣摩不已。極不光明正大。即便各級領導與各界共商大計,或與外國來賓會見協商,雖高屋建瓴,理直氣壯,個個亦多是目光遊移,視線不定,不敢直視對方,給人以心不在焉,顧左言他,或者信心不足,言行不一的印象。中國人早已領教了自西洋傳入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之說,但與人交流時仍不敢探窗窺豹。沒有西洋人那種麵對他人時,目光灼灼,直視眈眈,緊盯對方的雙眼和臉龐,試圖從對方的眼睛、表情以及肢體語言中,捕獲為其所用的信息和暗示的自信。同胞相遇於異國他鄉,並無故知之感,無不目光瞟閃,輒觸急躲,故作不見,擦肩而過時尤顯狼狽萎縮之狀,著實暴露出個人和民族的不自信。果若如此,這“多餘的話”便非多餘。借此,希望中國人能在“麵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盡快補救這份自信的缺失。
2020年1月14日
於美國弗吉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