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劍”不是雙手各有一把劍,那個叫“雙劍”,就像《三國》裏的劉備一樣。而“雙手劍”則是一把柄專門加長了的劍,可以雙手握著使用(請見下圖)。 “雙手劍”比普通的劍要長,算是短兵器裏的“高個兒”了。如果把它的劍刃分成平均三段來看,則後段(最靠近劍柄的部分)是不開刃的,專用來格擋磕砸敵方的兵器,同時也避免傷到自己;中段開粗刃,用來砍劈切剁;前段則須鋒利尖銳,用於挑刺削點等攻擊動作。根據構造原理,劍最擅長挑刺削點,而懼怕敵方兵器的磕砸,故有“劍走輕靈”之說,即總躲著敵方的兵器,尋隙而入,而不是硬碰硬。非碰撞敵方兵器不可時,則多以“封帶掃格”等以“消”帶打的招式化解,而斷不可“架擋”。為何?設敵方用兵器從上往下蓋擊我頭頂,若舉劍架擋,一是劍自身不“結實”,另外,劍兩邊都有刃,一個架不住,反而會傷到自己的頭。所以在劍招裏,劍從不在上方橫過自己的頭頂,而多在自己臉前晃悠。比較而言,刀則可盡意地“纏頭裹腦”,因為貼自己的這麵是刀背。:) 能“一劍封喉”固然是劍客們追求的最理想境界,但它並不現實,因為和我方一樣,喉是敵方重點保護部位,極難得手。而且高手拚鬥,安全距離都大,一般維持在敵方至少上兩步其劍尖才可夠上自己小臂的距離,焉能“一劍封喉”?所以,用劍獲勝的突破點首先是敵方手腕和腳。把這兩處傷了之後,就離“封喉”不遠了。 與普通劍相比,“雙手劍”因為自身長,同時構造也更“結實”了一些,再加上雙手握劍比一隻手力道要猛多了,從而既保持了“劍走輕靈”的長處,也彌補了不擅放長擊遠或大力劈刺的不足。山東太極螳螂拳門的雙手劍法就稱為“柳葉劈刺雙把螳螂劍”,其中“劈刺”二字則突出了雙手劍技擊的特色。 筆者曾把其劍譜補寫成歌訣以便記憶(每句的前四字是招式原名,後三字是補寫的): 一起太極刺眉間,左右陰陽轉身看。開天辟地圈上走,擺把後插劍穿山*。 夜叉探海柄後鏨,迎風撣塵上下顛。左右提托登山進,野馬脫韁伸劍尖。 海底撈月上步趕,搖肩繞劍左右扇。雄雞叩食擺把落,順水推舟橫右肩。 古樹盤根左插腳,右出上崩喉上彈。太極兩儀提膝刺,亂雲飛渡左把玄。 (* 招式原名:擺把穿山,螳螂捕蟬) 孫德:精通太極螳螂拳的武術家。 於承惠:精通雙手劍,曾扮演《少林寺》中慣用長劍的反麵人物“王仁則”。 吳長海:氣功長拳門的掌門人 鴛鴦門演練的雙手劍 這個套路表演成份多了些 民間武師的演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