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膽跑去論壇顯擺,真是無知無畏的,結果還掀起了一陣“北海道”風潮。發帖後在公婆對我工作的讚賞和肯定之下敗了一個超大wilton無蓋吐司模子,是我當時所有“家當”裏最貴的,相當於2個450g吐司模子大,那時真沒管實用不實用,反正家裏人多有銷路就做唄。他們一回國這個模子就休息了,成了我的雜物分隔盒子,平時拿來放擀麵杖用。我家很多東西都是做的人不吃,吃的人不做,而且一次那麽大量,什麽美味佳肴也要把人吃傷的。2007年一直到2012年之間我家再也沒吃過這東西,做了幾次也是在"私房休斯頓分部"好友家試人家的機器示範而已。這次公婆下飛機後在給他們接風時,又一次提起這個北海道,這對俺來說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練習機會,正好去年開始學做吐司,而且又有“銷路”何樂而不為。
中種北海道
中種:
高筋粉(king
酵母:active dry yeast 5g
牛奶145g
蛋白75g
主麵團:
高筋粉 (king
細砂糖90g
鹽6g
whipping cream 110g
黃油 40g
做法:
⒈酵母溶於溫牛奶中,混合其它原料放在一起揉勻,成團就好,圖1看上去還蠻粗糙的.
⒉中種發好後取出,撕成小塊,與主麵團原料放在一起揉至擴展,加入黃油揉至完全擴展。
3.
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薄膜
6.
⒊放溫暖處鬆弛30分鍾圖7.
⒋鬆弛,排氣,分割(我做了兩個450g盒子,頭一個像自由那樣用了兩個峰的,但是對那個不是很自信,保險起見還是做了3峰的,照片是拍的是三峰的,兩個的出來也不算壞,留下了拍照見後麵),滾圓後,鬆弛15分鍾。
⒌鬆弛後麵團的擀卷見圖8.9.10.
6.將麵團排入吐司模中,做最後發酵,八分滿圖11,刷蛋液,入預熱350F(180℃)的烤箱,35分鍾。
7.出爐後立即脫模,在烤網上放涼。
關於冷藏發酵法:
剛開始學吐司時請教過舒浛,一個人帶小寶寶,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媽媽遇上要很有計劃性的麵包該怎麽辦,她說那就把麵團扔冰箱,冷藏發酵唄。實行起來後發現這麽靈活的時間真是比較適合忙碌的媽媽,這大半年我大部分做的吐司都是這樣實行的,一點也不麻煩,比直接法更柔軟保持新鮮品質的時間更長。我一般是確定第二天不會有其他的事情後,當天上午做好麵團發常溫一個小時後扔冰箱保鮮櫃,第二天一早起床就拿出來,吃過早飯送完小孩,一個小時後回家做:鬆弛,排氣,分割,滾圓後,鬆弛,擀卷,排入吐司模中,最後發酵開烤。午飯前就搞定,真是非常從容,也不耽誤拍照。而且冷麵團可造作性比常溫麵團好操作,很適合做造型。
這是前段時間做的,出爐頂部有點爆了起來,我一直都沒有做到過國內有的同學那種爆炸頭蘑菇腦袋的吐司,也一直很好奇那種效果。會不會是麵粉的差異?還是二次發酵過程中時間上的差異?不過我也沒有刻意去追求那種效果,覺得做吐司隻要揉麵到位,發酵時間,溫度掌握的合適就好。
吐司的好壞不是掰開拉絲,自由說過怎麽做都會拉絲的,還是做出來看切麵組織才是檢測吐司品質的王道。可惜我這個切得是狗啃,肥鹿到我家看這個麵包的切麵說了一句話:“姐,下次我幫你買把好刀吧”?傷自尊啊~~
百度說國內 特高筋粉:是粗蛋白質13.5%以上。
美國這邊的 中筋粉:是11%
北美的高筋粉:以我買的king
還有在一些專業店會有一種叫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