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網絡,江湖,寫手和點擊率

(2006-10-27 23:44:15) 下一個

記得以前看電影時對一句台詞記得很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麽退出?

想象如今的網絡社會,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有網絡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網絡就是江湖,你怎麽退出?

人要是遁入江湖,恩怨情仇就和常人不一樣了。種種遊戲規則都隨著改變。荒郊野嶺之上,風花雪月之下,高樓鬧市之中,閨房深宅之內,皇城王府之間,古刹神殿之旁的種種廝殺和纏綿把江湖演繹成一種讓你如癡如迷的境地。記得老飄第一次看《射雕英雄傳》時,非常激動,常幻想是其中的一員。 不過這也隻能是幻想幻想。現代的現實世界,想占山為王都找不到的巴掌大的小山包,我就是把心想碎了,也是枉然。

就在很多像老飄這樣的人極不情願地把這顆江湖之心收斂起來的時候,網絡世界突然就出現在我們麵前。就在霎那間,許多想要在江湖中實現的夢想忽然在這裏找到了落腳地。而且就時間和空間而言,網絡比江湖顯得更為絢麗多彩。

如何你想做飛天大俠,沒問題。首先你稍加包裝一下,注冊一個特別俠義的ID. 比如“俠肝義膽走天涯”,“大李飛刀”,“魔風劍客”等等。然後,你就在五大洲四大洋的各個網站上亮相。遇到和你一樣的對手,上前就和他過幾招。贏了你就哈哈大笑,飛影而逝。輸了你也不用垂頭喪氣,甚至連養傷都不要。你可以總結經驗教訓,換出另一個麵孔再和你的對手較量。另外,根本你就不用站樁練武,跌打滾爬。隻要你用心鑽研和學習灌水網技,你肯定會成為網絡頂級劍客。

如果你覺得終日打打殺殺沒意思,你還可以倜儻風流一番。想出一個有詩意的ID, 比如:“我的心鍵隨你跳動”,“帶著你舞向晚風”等等。你要是覺得這些名字太拗口,你也可以直接一點,比如“瀟灑俊男”,“鐵血硬漢”等等。再下載一張明星照作為自己的頭像,買幾本唐詩宋詞,《史記》《通鑒》,歐美文學溫習溫習。然後你悄悄在你鍾意的美眉身邊,甩上一兩句,估計你就可以含情脈脈地吟唱梁山伯與祝英台了。

打打殺殺也好,纏纏綿綿也好。網絡就和江湖一樣,有著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特性。正如你不能把江湖帶到現實生活中一樣,網絡情懷也是不能加入人間煙火的。你如果是一個不能在現實空間和想象空間同時生活的人,我勸你就不要深涉網絡世界。

如果你能夠在網絡和現實雙重世界之間穿梭自如,你就可以正式步入這網絡江湖了。但是,另一個問題隨之就來了,如果現實生活沒有重大變故,你要退出網絡就難了。

常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入了江湖後,就是你決心要退出,還有仇人追殺你,恩人尋找你,天涯海角都能把你拉回來。另外最重要的,你那江湖之心根本就不會安於平靜的現實生活的。同樣,隻要你涉足網絡,你也很難拔出腳了。網絡就像一張魔網,會緊緊地套住了你的心,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心不由己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癮難戒。

記得有位長輩給我說過:“凡是有癮的東西都是不好的東西,而好的東西則不會有癮。” 現在想一想覺得頗有道理。學習和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的好事,老飄卻從來沒有對它們上癮。而像抽煙,喝酒,玩遊戲,我都不同程度地上癮過。現在這煙癮酒癮戒了,網癮又上來了。按這個理論,上網肯定也是不好的事情。

先不說那些網上比較激烈的玩法,像網戀,網婚,網情,網聊,網視等等。單說這網上寫作,也是吸引著無數人的罪惡癮源。最近中央4台的新聞播出了個統計,目前中國大陸有1700萬個博克寫手,支持著7000萬個網絡讀者。平均每4個讀者中就有一個博克寫手。看看這絕對數字和相對比例,你無法不為在咱們人類寫作的積極性所感動。也不得不為寫作類網癮之蔓延程度而吃驚。

在古代中國,能夠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人真是太少了。那時候,讀書人很少,主要工作是為帝王服務。因此,他們談論的東西集中在怎樣治理國家和對付人民。為了讓統治者從前人那裏得到經驗教訓,讀書人主要工作還包括研究曆史,以便更好地給統治者出謀劃策。這時候,史書的作用和地位就顯得非常重要。自司馬遷寫《史記》後,中國每個朝代都有個習慣,那就是把當時的國家和民間大事都記下來,並用檔案形式留下來。等到改朝換代,新的王朝推翻舊的王朝後,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舊朝代的檔案整理成書,從而正式完成曆史交接。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清朝。後來民國建立,也組織了一個班子編纂了《清史稿》。但是到了共產黨時代,這個習慣就莫名其妙地停止了。

除了史書,咱們古代另一類很重要的書籍就是就是中國幾千年文人的教科書,也就是孔孟之道和一些其它先賢如諸子百家的書。雖然這些書傳下來的不少,但原創就那麽幾本。後來人隻是在如何解釋和理解它們上麵下功夫,拿現在網上的話來說,都是些ZT和跟貼之類的東西。

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讀書人慢慢多起來了。除了給領導人出謀劃策的以外,沒有找到對口工作的文人就流入民間了。休閑之餘,這些文人慢慢把時間放到娛樂上,搞起了詩詞歌賦一類的作品來。這些東西有點像現代的流行音樂,明顯帶有流行的時代烙印。商周時期,出現了《詩經》,現在讀起來還很有音樂感。到了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代,楚辭比較流行,與《詩經》相比,起伏感更強。看看屈原的《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你就是現在搖頭晃腦讀起來,雖然不盡知其全意,樂感之強還是能感受到的。到了漢晉時期,除了從楚辭演繹過來的各種歌賦以外,還出現了四言和五言詩。到了唐朝,又發展成七言詩。後來到了宋朝,大家覺得這種類似Rap形式的律詩太單調,於是大家又發明了各種詞牌,形式更多樣化了。再後來,到了元朝,大家又發明了更自由的元曲形式,慢慢地朝戲曲方向邁進。

等到了明清時代,讀書人就更多了。除了給國家培養公務員外,一些大戶人家也都聘用一些文人來管帳理家。讀書人與勞動人民結合得更緊密了,文化娛樂形式也隨之進一步大眾化了。除了詩詞外,文人們開始寫小說了。小說不但可以讓讀書人讀,也可以讓一些說書的給不讀書不識字的人講,從此,廣大勞動人民也可以有享受文學了。 

不管怎麽說吧,你就把這些寫史的,寫歌賦的,寫詩詞的,寫小說的從夏朝到上個世紀末1999年以前都加起來,也沒有現在網上寫文章的人多。你想想,這1700萬寫作大軍,就是一人一輩子寫一篇文章,我們的老祖宗也隻能望洋興歎了。何況,這1700萬人中,還有像老飄這樣有寫作癮的,隔三差五地就搞些半通不通的東西來充實這已經飽和得快要漲開了的市場。

如果把這寫作癮再分析一下,還可以細分為創作癮和交流癮。很多寫手之所以寫博克是受創作癮所驅使的。主要特征就是,寫手寫東西主要是記錄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感受,不太考慮讀者的感受,有點電子日記的味道。隻有創作癮而無交流癮的寫手網癮還是不大的,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網外生活。

可是還有一些寫手不僅有創作癮,還有強烈的交流癮。這些寫手創作的一個重要動力來自於讀者的反饋。這反饋有兩種,一種是質的反饋,一種是量的反饋。對質的反饋很挑剔的寫手很在乎回帖的褒貶和語氣。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寫手能從回帖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機會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壞處就是,如果寫手太敏感,有時會誤解回帖的意思。要是回帖者不注意語言方式,特別容易引起爭吵,甚至傷和氣。還有一些寫手對量的反饋感興趣,他們很在乎點擊率。他們認為自己文章的好壞直接與點擊率有關。如果點擊率低,就覺得很沮喪。要是有一天出現了高的點擊率,他們就感覺自己已經步入了名作家的行列,興奮程度就別提了。還有一些寫手為了追究點擊率,各種手段都拿出來了,不僅從作品的內容,題目,圖片上下功夫,有的還從自己的身體和容貌上下功夫。這些,我就不贅述了。 

再侃侃這點擊率。先給大家潑盆冷水,這點擊率和閱讀率是不同的概念。點擊率隻說明讀者對你的題目所表達的內容感興趣,並不表示人家真讀了你的文章,更不能表示人家喜歡或讚同你的文章。如果你文章的題目和內容相符的程度較大,這點擊率和閱讀率就比較接近。相反,你如果為了吸引眼球,搞個跟你文章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題目,點擊率是高了,但閱讀率估計提高不了。你要是不信,你可以做個試驗,你胡亂拷貝一些亂七八糟完全不可讀的東西湊一篇文章,冠以一個名字《金正日情婦訪談:從金正日的性生活頻率看六方會談的進展》,點擊率要是不上去,我就請你吃涮羊肉。

那到底多少點擊率你就可以滿足呢,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就拿中央4台說的那個統計為例,1700萬的寫手對7000萬的讀者。如果,按每天一個讀者平均讀5篇文章算,7000萬讀者一天會讀3.5億篇文章,一個寫手估計平均每5天寫一篇文章,這樣1700萬寫手一天就是340萬篇文章。這樣一篇文章的閱讀率大約為100。也就是說要是有100人讀了你的文章,你就達到平均水平了。有了這個數據,我想走廊上的寫手該滿意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蓧蓧蓧 回複 悄悄話 多來幾次 受幾次刺激 慢慢的你就覺得 這網絡的恩怨 這江湖的名氣 全是空
不如真實的站在大地上來的踏實 嗬嗬
網絡生活把一個的形象塑造的太完美 從而形成落差 最重要的是在自己內心 所以 一方麵有那麽多的人要往進擠 另又有那麽多人嚷著出
正如你所說 若真是能在現實與網絡間竄梭自如 也就是修煉到家了
就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哈哈哈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罷兄無恙! 也熱烈歡迎虛兄,彩雲m,玉清清m光臨視察! :))
罷兄對江湖的高談闊論讓我歎為觀止,欣賞:))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飄人兄弟說得好,人在江湖,一定身不由己。

“壺中有酒,酒後高歌磨劍;人生有夢,夢中快意恩仇。”什麽時候有了俠客,什麽時候就有了江湖。有了江湖,就會有滄桑、悲凉、曠古寂寞的感覺,這實在一點也不好玩,一點也不酷。

網上的“江湖”更似那海市蜃樓,看得見摸不著,讓人好不心焦!既無美人在抱,美酒在手的恣意,又不能圓你心儀神往的俠客夢;千裏獨行,孤劍孑影,毫無瀟灑可言!

所以我不願意做那個心焦、挨刀孤獨的俠客,我寧願做一個搗搗漿糊的小混混。

人說:

人在江湖漂, 豈能不挨刀, 萬事順其道, 所以不要太計較。
人在江湖漂, 哪能不挨刀, 繁華的世界, 誘惑真是不少。
人在江湖漂, 開始我不明了,有時我不知道,最後才知中招。
人在江湖漂, 哪能總挨刀, 行走江湖中, 惡人千萬別當道。

唉,這個世界實在太過紛擾 !

也喜歡《武林外傳》片頭曲: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裏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裏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別對著我笑,沒人會在乎
別對著我哭,沒人會無助
其實大家早已經清清楚楚
腳下踏上了不回頭的路

我說好久不見你去何處
你卻對我說,我去江湖
恩恩怨怨,沒人會認輸
舞刀弄劍,一點都不酷

來吧,熱上一壺好酒
說吧,要說原來的辛苦
難得知已,聰明又糊塗
兒女情長,牽腸又掛肚

你我更需要忍受孤獨
獨來獨往,英雄沒有出處
笑一笑朋友,快樂會無數
喝完了這壺讓我們上路

嘿,兄弟!嘿,朋友!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裏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裏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所以,飄兄啊,咱們還是退出江湖吧。讓我熱上一壺好酒,為老兄你也斟上一杯;不用兒女情長,不用牽腸掛肚, 讓我們一杯接著一杯,喝到糊裏糊塗,喝到腳下走醉步,然後轉身,各自上各自的路。
玉清清82 回複 悄悄話 網上如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前輩所言極是!
彩雲滿天飛 回複 悄悄話 精辟,受益匪淺~~~~

點擊率直線上升,嗬嗬, just kidding~~~
虔謙 回複 悄悄話 網絡有真友, 萬維有摯愛.
其他的, 貌似厲害, 其實倒是次要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