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美國反川大遊行的背後黑手是索羅斯?

(2025-04-06 00:41:47) 下一個

美國反川大遊行的背後黑手是索羅斯?

2025 年 4 月 5 日,50多萬美國民眾在全美各地舉行了1200多場抗議活動(被稱為「四五運動」),以表達他們對川普和馬斯克兩人過度影響或掌控美國政治、經濟或社會資源的不滿。遊行群眾統一使用了 "Hands Off" 「放手」口號,要求他們停止對美國事務的「破壞」或「操控」。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尤其是保守派人士揭露說,全國性協調行動的背後組織者其實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今天全美國對川普,馬斯克的抗議活動,是有組織有資助的行動,豪華大巴,負責接送還有盒飯…

背後推手是否真的是索羅斯見仁見智,但索羅斯本人的傳奇經歷以及他為何一步步走向極左的過程倒是值得探討的。

無論如何,索羅斯是一個現代史繞不過的人物。他通過自己的天賦在金融市場獲得了海量的財富,又利用這些財富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把自己內心的善與惡肆意揮灑。在很多人眼裡他是天使,在另外很多人眼中,他又是個不折不扣的惡魔。

一張含有 人的臉孔, 人員, 服裝, 皺紋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出身於納粹陰影下的猶太家庭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是猶太人。他於1930年8月12日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他的本名是施瓦茨·捷爾吉(Schwartz György),家族姓氏“Schwartz”是常見的猶太姓氏,意為“黑色”(德語和意第緒語中)。在1930年代,隨著反猶太主義在歐洲抬頭,他的父親蒂沃達·索羅斯(Tivadar Soros)將家族姓氏改為更匈牙利化的“Soros”,以保護家人免受納粹迫害。去猶太化的名字“索羅斯”在世界語中是“騰飛”的意思,這和他父親蒂瓦達是世界語的信徒分不開的。

也就是說,他的家庭通過偽造身份文件等方式倖存下來。年僅13歲的索羅斯親眼目睹了極權主義的暴行,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他對自由、民主和人權的看法。索羅斯經常援引自己小時候逃離納粹和共產黨的經曆,來解釋自己的政治和慈善動機。

青年求學

戰後,匈牙利落入共產主義控製,索羅斯在1947年離開布達佩斯,前往倫敦。他在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學習哲學,深受同為猶太人的導師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影響。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提出了“開放社會”的概念,強調民主、個人自由和批判性思維,反對極權主義。這成為索羅斯日後思想的核心。

一張含有 人的臉孔, 皺紋, 黑與白, 直向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索羅斯的恩師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也有猶太血統

 

金融生涯與崛起

1956年,索羅斯移民美國,進入金融領域。他先在紐約的投資銀行工作,後來在1970年創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後來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他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大膽的投資策略聞名,最著名的事件是1992年狙擊英鎊。他預測英國政府無法維持英鎊在歐洲匯率機製中的高估值,大量做空英鎊,迫使英國退出該機製,從中賺了約10億美元的利潤,被稱為“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這一事件奠定了他作為傳奇投資家的地位,也讓他累積了巨額財富。現任川普總統的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就是他當年的得力助手之一。

然而,索羅斯的金融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他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指控操縱貨幣(例如馬來西亞林吉特),儘管他否認直接參與投機攻擊。他的投資風格逐漸轉向保守,尤其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後,他減少了高風險操作,專注於財富管理和慈善事業。

 

轉向慈善與政治參與

索羅斯在1979年開始涉足慈善,最初資助南非種族隔離下的黑人學生獎學金。但他的慈善事業在1980年代末冷戰結束時達到高峰。受到波普爾“開放社會”理念的啟發,他創立了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旨在推動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民主轉型。他在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設立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獨立媒體、文化團體和教育項目,幫助這些國家從極權走向民主。

隨著時間推移,索羅斯的慈善活動擴展到全球,涵蓋人權、司法改革、移民權益和反貧困等領域。他捐贈了超過32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然而,他的政治參與也從此開始引發爭議。

他的開放社會基金會是美國第二大慈善機構,資助了大量的左翼事業。

為何被視為極左派

索羅斯被貼上“極左派”標籤的原因不但因為他公開宣揚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他其實是資本主義的受益者),而且是因為他的政治立場和資金支持的方向與保守派價值觀產生劇烈衝突。以下是幾個關鍵原因:

  1. 支持進步主義
    索羅斯通過開放社會基金會資助了大量進步主義項目,包括美國的刑事司法改革(如支持減少監禁的檢察官候選人)、移民權益、LGBTQ權利,以及全球的民主運動。這些議題在保守派眼中被視為“左派”立場。例如,他曾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捐款2500萬美元支持希拉裏·克林頓和其他民主黨候選人,並長期資助如MoveOn.org這樣的左翼組織。
  2. 反對民族主義與保守派政策
    索羅斯公開反對民族主義和威權主義,這與近年來歐美右翼民粹主義的崛起形成對立。他批評過美國的伊拉克戰爭、布什政府,以及後來的川普政策。
  3. 他的主張是消除國界,建立全球政府,讓資本和人口自由流動,市場最優化配置。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建立一個淩駕於各個國家之上全球資本政權,把所有人按照資本資源和工作去分工,為精英階層創造最大化財富。

他有一個極端的觀點被人們牢記:美國是當今世界的罪惡之源。在第2007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說:“美國需要遵循它在德國推行的政策。它必須經曆去納粹化過程。”索羅斯將喬治·布什和他的手下比作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這並非口誤,他經常把民選的美國政治家稱為納粹。索羅斯對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單邊主義及其對外戰爭的憎惡,促使他從根本上重新評估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因此,歐美右翼非常痛恨他,稱他跟撒旦的徒弟沒什麼兩樣。

  1. 在歐洲,他反對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Viktor Orbán)的反移民和威權政策,導致他創辦的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被逐出布達佩斯。這種立場讓他成為右翼的眼中釘。

在索羅斯自己的祖國以色列,索羅斯投入重金支持伊斯蘭恐怖組織和激進阿拉伯政治勢力,公然顛覆以色列政權,被以色列稱為「民族公敵」。
在中國、俄羅斯等傳統左翼國家,索羅斯支持反政府勢力,要求開放選舉,反對普京和習近平執政,所以也被統一俄羅斯黨和中共視為大敵。他曾公開批評說“習近平是自由世界最危險的敵人”。

  1. 陰謀論與反猶太情緒的放大
    自2004年起,索羅斯開始大規模參與美國政治(例如反對布什連任),保守派媒體和評論家(如福克斯新聞的比爾·奧萊利、格倫·貝克)開始將他描繪成“幕後黑手”。一些陰謀論指責他操縱全球經濟、策劃移民潮,甚至意圖“摧毀西方文明”。這些說法常伴隨反猶太色彩,將他作為猶太人的身份與古老的“猶太財閥控製世界”聯繫起來,進一步放大了對他的敵意。
  2. 個人經歷與價值觀的影響
    索羅斯的“左傾”其實源於他對極權主義的深刻反感。他認為市場原教旨主義(不受監管的資本主義)和民族主義一樣危險,可能破壞社會穩定。他在著作中(如《全球資本主義的危機》)提出,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需要監管(儘管他自己就是金融市場投機行為的最大受益者),這與傳統自由市場擁護者的立場相悖。他的這種觀點被左派接受,但被右派視為背叛資本主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