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老青島的木輪車
1898年3月6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德國政府簽訂了《膠澳條約》後德國人接受這片一窮二白的土地時,木輪車依舊是當地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這種從春秋戰國就盛行的古董運輸工具直到1958年才逐漸被徹底淘汰。
木輪車分獨輪和雙輪兩種。獨輪車載量較少,為農戶必備。雙輪車又叫地排車主要在城鎮承擔貨物運輸。
青島開埠之初,從沒見過汽車和火車的首批移民們,都是壯年男子推著讓老人和婦女小孩坐在木製的獨輪車上,靠雙腿一步步潤進青島的。那一代人當年追求的夢想就是一句話:闖青島。
筆者的父輩闖青島就是在1921年裏18歲的父親和16歲的叔叔用獨輪車推著祖母從昌邑走300裏土路曆時三天走進青島的。
地排車按車輪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木質堅硬用不開裂的純木輪手推車。
第二種是木輪外麵包了一層鐵皮箍。
第三種是木輪外包了一層膠皮。
那時除了軍政衙門有汽車外,社會上罕見用汽車載貨。地排車是承擔青島開埠後全市的全部物流任務。如石炭線的煤炭都是通過地排車分流到全市各地。填海建設港口,沿海工廠圈地、一般工商民用建築等都是用地排車把一車車土方運來施工的。每輛地排車載重可達千斤。那時青島社會地排車的擁有量數以幾千計。
拉地排車全靠人的體力。拉車人被人稱之為老搬。猶如四川人稱苦力為棒棒。 中間駕車的活叫駕轅。遇到上坡就臨時雇拉崖人幫助拉邊繩。地排車催生了拉崖人這一群體。許多初來青島的人拿根帶鉤的繩子站在上坡馬路邊待雇可解決吃飯問題。許多窮學生也加入了拉崖的行列。
為了提高地排車的運輸效率,德國人在市政建設上采取了相應配套的措施。在車站碼頭及市內交通主幹道的馬路上耗費巨資都鋪設了條狀石板的地排車道,足有20公裏。這項措施不僅使地排車論接觸地麵的摩擦係數降低80%以上,還使拉車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一半還多。深得市民擁護。
沈鴻烈任市長時還專門為拉大車運輸工人在青海路、奉化路(今杭州路)、威海路等地修建了休息亭,免費供應熱水深得市民稱讚。
1958年大躍進時地排車輪發生了重大變革。地排車的車輪升級換代,完全以帶軸承的充氣膠輪替代木輪。木輪地排車徹底絕跡。上世紀60年代後各行各業以汽車作為運輸工具的單位越來越多。地排車逐步退出運輸市場。
城市建設中馬路上的石條陸續被拆除。三十年前就消失並已不見蹤影。
今日青島人似乎不應忘記,青島的拉車人為這座城市灑下的血汗。我忘不了當年拉車人常說的訴苦口頭禪:
我們像拉車的牛馬,汗珠滴到石條上摔成八個瓣………
淚花,汗花
都是窮人用血來澆灌的。
浪漫的詩充滿苦味。
2023年10月13日 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