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鄉風土俗》巴郞

(2025-10-22 01:26:15) 下一個

《鄉風土俗》巴郞

 

魚木寨周遭都是森林,鬱鬱蔥蔥。山下的魚木村,是一座土家族村落,田地村莊散布在峰穀內,占地6平方公裏,居住著200多戶山民,以土家族苗族居多。魚木村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飲食、婚喪、建築習俗。寨內以木石建築為主,建築材料之間的結合,均用古老巴國傳統的營造方法,以榫頭相聯,陰陽相扣。這裏民風淳厚,鄉民們樂善好施,真誠待人。走累了,有人喊你喝茶,走餓了,有人喊你吃飯。

 

土家人出門作客必穿戴整潔,“進門一個恭喜,出門一個多謝”,待人接物十分講究禮貌。男女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男子喜飲苞穀酒,女人會烹調,來客時辦“討茶”,具有土家風味的“醪糟米酒”、“陰米子”、“土臘肉”、“合渣”皆親手製作,五顏六色,香甜可口,至今仍為人們的主要飲食。妹娃子們善刺繡,愛繡花被麵襪底,做布涼鞋,作為自己出嫁時的嫁妝。

 

趕草壩場是土家人獨有的相親會,秋收以後,未婚男女遊走於穀垛叢林之間,鑼鼓聲聲,細吹細打,情歌互答,傾訴心曲,各自追逐著自己的歡樂和愛情。據說,細吹細打來源於明代宮廷,曲牌多達20餘個,優美典雅,超塵脫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