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螺絲》巴郎
何叔是萬縣市某廠的工人,30多歲,很文雅個人,中等個子,跟陳姨一樣高矮,衣服穿在身上,伸抖整潔,恰到好處,卻是象個知識分子。那時從沙河子到萬縣市,有上10裏路,還沒有公交車,大多數人全靠走路,要1個多小時。何叔全靠一輛“飛鴿”牌自行車,還是憑人情從樓下五金公司買的,作為他上下班的代步,卻是快捷許多,單邊隻需20分鍾左右。
何叔家解放前家境不錯,介於資本家和小業主之間,解放後公私合營,方才將產業交給國家集體,自身開始勞動改造,自食其力。這樣家庭,自然重視教育,50年代,願意花錢送孩子讀書,直到大專。畢業後,本應去當技師或技術員,卻因家庭成份不好,被分配到市裏一個化工廠當工人。他也沒歎命蹇運乖,看得開朗,黨叫幹啥就幹啥,做好革命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立足本職,踏實肯幹,他與同事們一道,設計創新,優化流程,開發新品,倒是為廠子的發展盡過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