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劣根性:忌妒
最近朱令鉈中毒事件又引起人們的熱議,如果人們的判斷屬實,朱令是被同室的同學下毒,這事就太恐怖了。這種事損人不利己,僅僅因為忌妒就下此毒手,可見人性之惡。
忌妒是人類原罪(original sin)之一,是與生俱來的人性,代代相傳。按照聖經的說法,原罪來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二人在伊甸園偷嚐禁果而犯了罪,所以他們的後代都是有原罪的,隻有通過不斷的贖罪才能得到救贖,否則死後下地獄。
當然這隻是聖經上的故事,但科學家做過研究,忌妒還真有遺傳性,極度忌妒的人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於遺傳基因。這種人性本惡,無法改變,遇見這種人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但這並不是說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沒有忌妒心。忌妒是競爭的產物,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副產品,所以忌妒之心人人皆有。但大多數人的忌妒性是可塑性的,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和成長環境的影響。有些人長大以後能夠控製自己的忌妒心態,成為有教養和寬容的人,而有些人卻變得非常忌妒,甚至到邪惡的程度。
有人說忌妒是人類獨有的本性,動物是沒有忌妒心的。動物的廝殺是生存的需要,為了食物、配偶、地盤拚個你死我活,那是出於現實的考量,是為了消除競爭對手。動物是不會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做損人不利己的事的。
隻有人類這種高級動物,在生存無憂之後就會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有些精神需求特別變態。像朱令案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下毒者得不了任何好處,還有引火燒身的危險,但仍然抑製不住想害人的衝動,不為別的,純粹就是因為忌妒,看著別人痛苦自己內心滿足。
漢朝的呂後在劉幫死後把戚夫人四肢剁掉,眼睛挖出,耳朵注銅,割去舌頭和鼻子,然後扔到廁所裏,美其名曰人彘(豬)。還沾沾自得的讓自己的兒子觀賞,結果把兒皇帝驚嚇成疾,一年後死翹翹了。你說呂後這是為什麽?要殺戚夫人很容易,一刀殺了不就完了,但卻非要搞成人彘。呂後自己又得到什麽好處?反而把自己的兒子嚇死了,可見忌妒這東西有多可怕。
同樣的,武則天在當了皇後以後就把高宗的前皇後和蕭妃二人打殺。照說這種後宮爭寵害命的事也常見,武則天殺兩個女人沒什麽大不了。但忌妒心重的武則天不滿足於殺人,也學著呂後把前皇後和蕭妃二人砍去手腳,挖去眼睛,削掉耳朵做成人彘。更有甚者,還把二人泡到酒缸裏,讓酒刺激傷口而劇痛難忍。武則天要的就是這種慢慢折騰,不讓人好死,還自稱這種酷刑為“醉骨”。
人彘和醉骨都是忌妒的產物,不得不說有些女人忌妒起來真的很可怕。這裏沒有冒犯女性的意思,但女人比男人更愛嫉妒是公認的事實。忌妒是一種情緒,女人本來就更 emotional,而男人則更 physical,這是男女體內荷爾蒙的不同決定的。
中國曆史上當權的女人不多,屈指可數幾人,一旦大權在手,就把忌妒這種人性之惡發揮到極致。男人帝王眾多,還真沒有幾人像呂後和武則天這樣殘忍。想象一下如果朱令案中的投毒者也有呂後一樣的權力,會不會也把朱令做成人彘?我想有這種可能。
這並不是說男人沒有呂後和武則天這種極端忌妒之人,但研究發現女人的忌妒和男人的忌妒有些不一樣。女人是什麽事都可能忌妒,而男人的忌妒往往表現在對權力和事業競爭上,且目的性很強,那就是消滅對手,而不是泄憤。
舉兩個男人忌妒的例子。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龐涓陷害孫臏。孫臏與龐涓為同窗,兩人都拜於鬼穀子門下,都是謀略高手。龐涓知道自己不如孫臏,便將孫臏請到魏國,然後捏造罪名將其陷害。孫臏被砍去雙足,成了一個殘疾和罪犯,不能再當官了。可見龐涓陷害孫臏是妒其才能,想除掉這個事業上的絆腳石。後來孫臏逃到齊國成為齊國軍師,輔佐齊國擊敗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殺了龐涓,得以報仇。
另一個例子就是諸葛亮氣死周瑜的故事。周瑜也是個英才,與諸葛亮合作打敗曹操,本應該慶祝,卻因其心胸狹窄,忌妒諸葛亮,欲殺之以絕後患。但諸葛亮處處算得先機,每每躲過,硬是把周瑜活活氣死了。諸葛亮了解人性,殺人不用刀,利用周瑜的忌妒心除去了這個吳國大都督。
忌妒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忌妒會讓人努力和追趕,是一種競爭的動力,能激發人的潛力。但羨慕妒忌恨的界線很模糊,一個不經心就會從羨慕>妒忌>恨。
當一個優秀的人離你很遠時,你會把他當成崇拜的偶像,一旦那個人變成你的朋友,就可能成為你忌妒的對象。如果一個人比你強很多,你沒有資格忌妒他,隻有羨慕,一旦你的實力跟這人接近了,羨慕就會變成忌妒。一旦利益發生衝突,忌妒就會變成恨,就有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念頭。
當然也有一種人就喜歡吃幹醋,不管是誰,隻要比自己好就會忌妒。這種人還不少,也不可怕,你不理他就完了。真正讓人可怕的是那些把恨變成行動的人,朱令案就是撞上了這種人。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旅遊照片發給熟人,要求評論。
其反應有幾種:
1). 絕大部分人都是點讚誇獎,羨慕。
2). 有一部分人就是不說話,私下問起來,說是自己沒錢旅遊,不想說話。
3). 也有人說“我更喜歡瑞士”之類的話,其實是心裏不爽,想把你比下去。
4). 還有人說不喜歡旅遊,覺得哪裏都沒有自己的家好,有點酸溜溜的。
這四種人都可以交朋友,但另有二種回複讓人警惕:
5). 如果有人說“喜歡旅遊的人都是沒有其它愛好的人”或者“喜歡旅遊的人都是閑得無聊的人”這種話,這就是非常忌妒了,開始人身攻擊了。
6). 偶爾也有人會說“旅遊很了不起嗎?你這個人就愛顯擺”,這就是從忌妒變成恨了。
這兩種人不能交朋友。
有心理學家建議如何對待忌妒的人:
1). Don't feel hurt. 不要讓善妒的言語傷害你,你如果覺得受了傷害,他/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 不過我覺得我做不到這一點。
2). 不要為自己的成就感到不安,to be who you are。
3). 不要爭辯,不要反擊,do not retaliate。
4). 適當的恭維一下善妒之人,搞好關係。
– 這個我做不到,bullshit!
5). 對極度忌妒之人一定要遠離,這種人非常危險,馬上切斷關係。
– 這個非常重要。
忌妒與生俱來,應該說與種族沒有關係,但來美國後發現美國人的忌妒心還真沒有中國人這麽明顯,我想不少人都有這種感受。
首先美國不仇富,而中國非常仇富。也許有人會說,國人仇富是因為中國的富豪都是奸商,賺的都是不義之財。是不是奸商我不知道,但如果別人不是奸商,賺的都是合法的錢,你就不眼紅了嗎?恐怕仍然會心中憤憤不平。沒辦法,有些人看見別人發財心裏就不平衡,不是奸商也要說成是奸商。
有次在單位得到獎勵,老美同事都來祝賀,感覺都是真心的,還有人拉著的去喝酒(happy hour) 。認識的華人同事也大多來道賀,但卻有個別人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給你一句“發現你特別愛出風頭”。切,小肚雞腸!
我兒子小時候參加過一個棒球隊,美國的這種小孩球隊誰都可以參加,沒有任何要求。我兒子是隊裏唯一華人,以前也沒打過棒球,所以經常失誤,但從來沒人責怪。而兒子每次打出好球,所有的人包括小朋友的家長們都熱烈鼓掌,高喊我兒子的名字,真的讓人很溫心。
反倒是在華人圈子裏不時會遇到一些讓人感歎的事。華人孩子們都不錯,能玩到一起,但有些家長心眼就多了,問他們學習材料是從哪買的,總是支支吾吾不告訴你,有些活動也不讓別人知道,還教自己的孩子不要說出去。這種家長從小就教孩子怎麽防備人,而不是幫助人。
有個朋友說過一事,他的孩子問同學某個考試的時間,那個同學去問他媽,他媽說好像是早上9點。其實考試時間是早上8點,瞧這媽心眼多的,真是服了。當然這隻是極端個別情況。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人隻是表麵上客氣而已,你怎麽知道他內心怎麽想?說不定也在仇視你,別把老美看得太高了,其實是很虛偽的。
虛偽也好,真誠也好,但人家總是顧忌到你的感受,至少表麵上不讓你受傷,這也是一種禮貌文明的表現。那些說別人虛偽的人,希望你也“虛偽”一次,那怕是裝一次好人,或許假裝好人的次數多了就習慣當好人了。
我想大家都會覺得美國人比中國人熱情,陌生人見麵熱情打招呼,不像國內那樣人人拉個冷漠的死臉。在美國問路,人家給你耐心指路,甚至帶你過去。不是美國人生來如此,這都是從小教育和生長環境造成的,或者說是長期“虛偽”養成的習慣。這些“虛偽”沒什麽不好,有些東西就是習慣,習慣了禮貌就會變得文明,習慣了容忍就會變得不那麽善忌了。如果人人都習慣了“虛偽”的禮貌,禮貌就不是虛偽的了,而成為一個國家的做人標準。
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幹淨,人們很守秩序。你可以仇恨日本,但不得不承認人家有些素質是根植在民族骨子裏的。幾天前有兩架日本飛機相撞起火,客機上近400乘客和機組人員在5分鍾內全部撤離,簡直是奇跡。整個過程沒有混亂、喊叫、擁擠,沒有任何人攜帶隨身的包包,完全空手,絕對遵守紀律,這才使撤離這麽快。人們都說這是日本從小教育要遵守規矩的結果,而遵守規矩已經成了日本的國民素質。
說這些就是表明一個民族的素質是可以通過教育提高的。
前麵提過忌妒之心受後天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家長的影響,所以對孩子的人品培養非常重要。中國的家長們花很多時間督促孩子學習,但有幾人花時間去觀注和培養孩子的善良和包容心?孩子犯了錯以後教訓兩句就完了,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個性成長,家長心思都用在怎麽才能讓孩子擠進名校。
有兩個觀察:
一,美國長大的華人二代比國內的孩子要單純寬容些,心眼沒那麽多。
二,華人二代比他們的移民父母要單純寬容些,心眼沒那麽多。
這是生長環境造成的,一個民族有民族的個性,一個國家有國家的文化,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和國內長大的人是有區別的,其實很多華二代本質上已經不是華人了。這裏不是說美國什麽都好,但美國更注重人文教育,中國更注重功利,這是事實。美國的學校嚴禁歧視,孩子被教育要寬容,要接納,要照顧弱勢群體,多做義工,多做慈善事,服務社區,參加團隊活動,打工掙零花錢,學會獨立而不是依賴家庭。學校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培孩子成為這個社會的一員。
中國的學校主要就是考試和學習成績了,一切都是為了升學。中華文化還不斷向孩子們灌輸所謂的為人處事之道,什麽“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這種這種民族“精華”從小就灌輸給孩子,培養孩子的自私和現實。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眼能不多嗎?忌妒心能不強嗎?
忌妒在七宗罪中是最具破壞性的,不但毀人也毀己,其實忌妒傷害最大的人往往是忌妒者本人。忌妒之人常常生活在怒火之中,心被忌妒齧咬,忍受煎熬。作為成人,我們這一代人的本性是改不了了,是什麽人就是什麽人。但對下一代,能讓他們學會更加寬容和善良,少點忌妒心,多點讚美心,欣賞別人的成就,這不但對別人有好處,對社會有好處,對孩子本人也有好處。
嫉妒的表現強烈,當然和人的素質有關。在嫉妒這點上,表現出來的人的素質在於:第一,文明程度高的的人,不太會用很粗魯的方式去懟別人,麵對別人的成績,還會上前去讚歎一番。第二,文明的人總是很低調,不會總是找著法子,喜歡在別人麵前顯擺。文明的人很清楚,在別人麵前秀自己,秀孩子,秀一切的一切,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因為沒有人會真的感覺高興,當別人在自己麵前炫耀,感覺自己比別人遜色的時候。如果你老是喜歡在別人麵前胡吹八吹,最後又抱怨別人嫉妒你,那你得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管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沒有人總是喜歡聽別人在自己麵前吹牛的。
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嫉妒,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改變價值觀。中國自古以來,因為封建大一統,人人價值觀單一:取得功名利祿,出人頭地作“人上人”- 當大官作大款成大腕,因為這些人才是社會承認的人生成功的標誌!所以幾千年來,中國社會裏,人與人總是互相傾紮,窩裏鬥,用現在的話說,那叫“內卷”。海外華人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哈佛上名校,最後因為互相競爭,他們之間產生和在中國一樣一樣的窩裏鬥了。試想,如果大家都看淡名校,覺得上與不上差不多,還會那麽相互保密,互相拆台嗎?
在西方文明的國家,嫉妒被減少被降低到最低的有效原因,是社會的多重價值觀。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作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人人都羨慕大款大腕,況且,西方社會是一個相對平等的社會,即使當了大款大腕,也並沒有在中國所具有的高人一等的種種特權和社會給予的光環。在美國,總統天天被人罵,諾貝獎獲得者、院士等都是普通人,沒有任何特權,和普通人平等,因此,普通人也就不那麽羨慕/嫉妒“成功”人士了,也就不需要去窩裏鬥去內卷了。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中國很多大款移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後,到處向人秀豪車豪宅,但海外華人的反應很冷淡,很少有人羨慕巴結,最後哀歎加拿大和美國,“好山好水好寂寞”,打道回府了。有一位在中國官至“部長”一級的“大官”,退休後來美國看病,在人行道上吃盒飯,說是自己損壞了中國形象,丟了中國人的臉。諸如此類的奇談怪論,表現出的是中國和西方的價值觀大相徑庭。野蠻和文明,落差實在太大。
如果在美國,還是抱著中國的價值觀不放,然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以後,又喜歡到處炫耀,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那麽,聽俺一句勸,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忌妒應該是人類的共性,從人類一誕生就有了。
聖經裏第二代人類,亞當和夏娃的兩個兒子,是該隱和亞伯。
有一天,該隱和亞伯各自拿自己的供物獻給上帝。
上帝更喜歡亞伯給他的供物。
該隱由嫉妒到憤怒,把亞伯殺了。
美國的製度弱化了嫉妒在文化中的作用。
中國的製度強化了嫉妒在文化中的作用。
美國為什麽仇富的會少?因為美國的“富人”不是象在中國,人人羨慕,:)為什麽美國人不那麽羨慕“富人”呢?同樣,美國為什麽也不那麽羨慕或嫉妒令中國人羨慕/嫉妒的大官,大腕,.......:,不羨慕/嫉妒中國羨慕/嫉妒的幾乎一切?)
再作深一層次的思考,你就會發現問題的源頭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