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86一90

(2023-11-02 11:43:14) 下一個

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八)

 

拾伍

圖片

 

【原文】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①。心色赤,宜食酸,小豆②犬肉李韭皆酸③。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④。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⑤。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⑥。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⑦。

【原文通解】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①。

①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寬緩也。(新校正雲:詳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於此。)

肝髒與青色相應,宜食甘味食物,如梗米、牛肉、棗,葵菜等。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②犬肉李韭皆酸③。

②新校正雲:按《甲乙經》《太素》小豆作麻。

③心性喜緩,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斂也。

心髒與紅色相應,宜食酸味食物,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④。

肺喜氣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肺髒與白色相應,宜食苦味食物,如小麥、羊肉、杏、野蒜等。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⑤。

⑤究斯宜食,乃調利關機之義也。腎為胃關,脾與胃合.故假鹹柔軟以利其關關利而胃氣乃行,胃行而脾氣方化,故應脾宜味與眾不同也。(新校正雲: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道,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肝心肺腎食宜皆與前文合,獨脾食鹹,宜[鹹宜二字似倒。守]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義。)

脾髒與黃色相應,宜鹹甘味食物,如大豆、豬肉、栗子、豆葉等。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⑥。

⑥腎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潤也。

腎髒與黑色相應,宜食辛味食物,如黃黍、雞肉、桃子、蔥等。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⑦。

⑦皆自然之氣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堅散而已,辛亦能潤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則其謂苦之燥泄也;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則其謂辛之濡潤也。

辛味食物具有發散的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緩和的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堅燥的作用,鹹味食物具有軟堅的作用。

【譯文】

肝髒與青色相應,宜食甘味食物,如梗米、牛肉、棗,葵菜等。心髒與紅色相應,宜食酸味食物,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肺髒與白色相應,宜食苦味食物,如小麥、羊肉、杏、野蒜等。脾髒與黃色相應,宜鹹甘味食物,如大豆、豬肉、栗子、豆葉等。腎髒與黑色相應,宜食辛味食物,如黃黍、雞肉、桃子、蔥等。辛味食物具有發散的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緩和的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堅燥的作用,鹹味食物具有軟堅的作用。

 

拾陸

圖片

 

【原文】

毒藥攻邪①,五穀為養②,五果為助③,五畜為益④,五菜為充⑤,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⑥。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髒病隨五味所宜也⑦。

【原文通解】

●毒藥攻邪①,五穀為養②,五果為助③,五畜為益④,五菜為充⑤。

①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鳥獸之類,皆可以祛邪養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謂之毒藥也。(新校正雲:按《本草》雲: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故雲毒藥攻邪。)

 ②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③謂桃李杏栗棗也。

④ 謂牛羊豕犬雞也。

⑤謂葵藿薤蔥非也。(新校正雲:按《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藥物可以攻克病邪,五穀可以滋養五髒之氣,五果能輔助五穀充養人體,五畜能補養五髒,五菜能營養髒腑。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⑥。

⑥氣為陽化,味曰陰施,氣味合和,則補益精氣矣。《陰陽應象大論》曰: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是則補精益氣,其義可知。(新校正雲:按孫思邈雲: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若食氣相惡則傷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製藥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之謂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

將藥物與穀果肉菜依氣味而調配服用,可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

上述五類,分別有辛、酸、甘、苦、鹹五味,而五味又各有其作用,或發散,或收斂,或緩和,或堅燥,或軟堅。

四時五髒病隨五味所宜也⑦。

⑦用五味而調五髒,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鹹,肺以苦,腎以辛者,各隨其宜,欲緩、欲收、欲軟、欲泄、欲散、欲堅而為用,非以相生相養而為義也。

治療時,要根據春夏秋冬四時和五髒之氣的盛衰、病變特點等實際情況來恰當地選擇藥食,利用五味。

【譯文】

藥物可以攻克病邪,五穀可以滋養五髒之氣,五果能輔助五穀充養人體,五畜能補養五髒,五菜能營養髒腑,將藥物與穀果肉菜依氣味而調配服用,可以補精益氣。

上述五類,分別有辛、酸、甘、苦、鹹五味,而五味又各有其作用,或發散,或收斂,或緩和,或堅燥,或軟堅。治療時,要根據春夏秋冬四時和五髒之氣的盛衰、病變特點等實際情況來恰當地選擇藥食,利用五味。

 

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九)

 

拾柒

圖片

 

【理論闡釋】

1.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

       本篇運用五行學說,把作為生命活動中心的五髒,與自然界四時聯係起來,構建了以五髒為中心,以五行為中介的天人相應係統,成為中醫藏象學說和病機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關於本文所言的四時,既指一年之四(五)季、一月之幹支(十天千)時日、也指一日之時辰,其與五髒的關聯關係如下表。表1-2時髒五行歸類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髒    肝     心     脾    肺    腎 

四季    春     夏    長夏   秋    冬

時日   甲乙  丙丁   戊已  庚辛   壬癸 

時段   平旦  日中   日昳  下晡   夜半 

        寅卯  巳午 辰戌醜未 申酉 亥子

 上述五髒與四時的通應關係,實際上反映了《內經》對以五髒為中心的人體係統的生命節律的樸素認識,可以說是中醫有關生物鍾理論和時間醫學之濫觴,對認識人體生命活動,指導臨床辨證論治,均有重要意義,而且從中也體現了五行學說的取象比類及其生克製化規律在醫學領域的運用。

2.五髒病愈、甚、持、起時間的預測

       疾病發生以後,其病情的發展變化,決定於邪正之間的力量對比,正氣強盛,戰勝邪氣,則病情好轉、向愈(起、愈);正氣衰弱,邪氣勝正,則病情加甚(甚);正邪相持,則病情膠著(持)。對於五髒病來說,在致病因素(邪氣)相對固定的情況下,病情與受病之髒的髒氣盛衰密切相關。由於髒氣隨自然界四時變化而消長盛衰,因此病情在一定的周期(一年、一月、一日)內可以表現出相應的變化節律,本篇即據此指出五髒病“以勝相加”發病之後,具有“至其所生(我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生我者)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的發展變化規律。

       這一五髒病愈、甚、持、起時間節律,既是以“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素問。金匱真言論》)的髒氣消長變化規律為基礎,也是古代醫家運用五行生克關係對長期觀察到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而得出的認識。掌握這一理論,對把握病情發展變化趨勢,推測疾病預後轉歸,及時采取“已病防變”措施以防止病情蔓延惡化,頗具實際意義,故為曆代醫家所繼承和進一步發揮。張仲景《傷寒論》“六經病欲解時”、《金匱要略》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等說,均是對這一理論的引申和發揮,而後世醫家對於內傷雜病,特別是中風、虛勞、吐血等危重或慢性而複雜的病證,也每靈活運用《內經》這一理論以指導辨證論治、推測病情轉歸。當然,由於疾病是一種複雜的異常生命活動,其病理變化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並不單純決定於髒氣的消長盛衰,因此不是所有五髒病變都必定呈現上述發展變化規律。本篇提供給我們的,隻是一種可能的模式或趨勢,而非必然的結果,因此臨床上必須綜合多種因素加以客觀分析,不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而機械套用。

       另外,應該注意的是,本篇所言的病情發展變化規律主要針對五髒病,如後世所稱的內科雜病等而言。對於外感病,由於病情常決定於外感邪氣與人體正氣(陽氣)抗邪機能的盛衰消長,故每隨人體陽氣的晝夜消長而有《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所言的“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變化規律。兩者所適應的病證不同,需加區別。

 

拾捌

圖片

 

【臨證指要】

“五髒苦欲補瀉”理論的指導意義

       “五髒苦欲補瀉”是根據五髒的特性以指導處方用藥的理論。五髒各有其性,如肝苦急欲散,心苦緩欲軟,脾苦濕欲緩等。而藥物的五味則有辛散、酸收、甘緩、苦堅(燥)和鹹軟的作用,故可用其性味以糾正髒氣之偏,如肝苦急欲散,即惡(苦)酸喜(欲)辛,故以酸瀉之,以辛補之,即李念襲《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所言的“違其性則苦,遂其性則欲。本髒所惡,即名為瀉;本髒所喜,即名為補。”金元以降,不少醫家均把“五髒苦欲補瀉”理論作為臨床上辨證用藥的指導原則,如張元素《醫學啟源·用藥備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體藥物舉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術;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黃芩;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知母。......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白芍藥。”其後,王好古的《湯液本草》、繆希雍的《神農本草經疏》、李念莪的《醫宗必讀》等,都立專篇對張元素之說作了更深刻和詳細的發揮,繆、李二氏並強調:“夫五髒之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醫。”((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可見這一理論對臨床遣藥處方的指導意義,茲舉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吐血門》中醫案三則,以見其運用:

        “沈,味進辛辣,助熱之用,致肺傷嗽甚,其血震動不息,陽少潛伏,而夜分為甚,清氣熱而不妨胃口,甘寒是投,與《內經》'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恰符。生甘草、玉竹、麥冬、生白芍、茯神。”

       “陸,食酸助木,胃土受侮,脘中陽逆,絡血上溢。《內經》辛酸太過,都從甘緩立法,沉苦勿進。生扁豆、北沙參、炒麥冬、茯苓、川斛、甘蔗漿。”

       “萬,脈數左堅,當夏四月,陽氣方張,陡然嗔怒,肝陽勃升,絡血上湧,雖血得止而咳逆欲嘔,眠不得獻左,此肝陽左升太過,木失水涵,陰虧則生熱,是皆本體陰陽迭偏,非客邪實火可清可降之比,......木犯胃土貫膈,即至衝咽人肺,肺衰木反刑金,從《內經》甘緩以製其急。米炒麥冬、糯稻根須、女貞子、茯神、生甘草、南棗肉。”

       肝藏血,大抵吐血證多與肝氣亢急,肝陽上逆克土或刑金有關,葉氏在三案中皆遵《內經》“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旨,從正本澄源人手,治血證而不用一味止血藥,堪稱妙用《內經》理論以指導臨床之典範。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一)

 

圖片

 

◆五氣:五髒的氣。此篇運用五行學說,對人的日常生活、發病因素、髒腑功能、病情變化、脈搏形象、藥物性味、飲食宜忌等進行分類歸納。◆

 

圖片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①,辛入肺②,苦入心③,鹹入腎④,甘入脾⑤,是謂五入⑥。

      五氣所病:心為噫①,肺為咳②,肝為語③,脾為吞④,腎為欠為嚏⑤,胃為氣逆為噦為恐⑥,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⑦,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⑧,膽為怒⑨,是謂五病。

【原文通解】

●五味所入:酸入肝①,辛入肺②,苦入心③,鹹入腎④,甘入脾⑤,是謂五入⑥。

①肝合木而味酸也。

②肺合金而味辛也。

③心合火而味苦也。

④腎合水而味鹹也。

⑤脾合土而味甘也。(新校正雲:按《太素》又雲:淡入胃。)

⑥新校正雲:按《至真要大論》雲: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

五味入胃,各為其所喜的髒腑吸收: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鹹味入腎,甘味入脾。這是飲食五味之所入。

●五氣所病:心為噫①,肺為咳②,肝為語③,脾為吞④,腎為欠為嚏⑤,

【1】噫:即噯氣的意思。

  【2】語:多語的意思。

  【3】吞:吞咽涎水。

①象火炎上,煙隨焰出,心不受穢,故噫出之。

②象金堅勁,扣之有聲,邪擊於肺,故為咳

也。

③象木枝條,而形支別,語宣委曲,故出於肝。

④象土包容,物歸於內,翕如皆受,故為吞也。

⑤象水下流,上生雲霧,氣鬱於胃,故欠生焉。太陽之氣和利而滿於心,出於鼻則生嚏也。

五髒之氣失調後所發生的病變:心氣失調則噯氣;肺氣失調則咳嗽;肝氣失調則多言;脾氣失調則吞酸;腎氣失調則為嗬欠、噴嚏;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⑥,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⑦,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⑧,膽為怒⑨,是謂五病。

【1】水:此處指水腫病。

【2】癃( lónɡ):小便不通的意思。

【3】約:約束節製的意思。

⑥以為水穀之海,腎與為關,關閉不利,則氣逆而上行也。以包容水穀,性喜受寒,寒穀相薄,故為噦也。寒盛則噦起,熱盛則恐生。何者?胃熱則腎氣微弱,故為恐也。下文曰:精氣並於腎則恐也。

⑦大腸為傳道之府,小腸為受盛之府,受盛之氣既虛,傳道之司不禁,故為泄利也。下焦為分注之所,氣窒不瀉,則溢而為水。

⑧膀胱為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脈實,約下焦而不通,則不得小便;足三焦脈虛,不約下焦,則遺溺也。《靈樞經》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⑨中正決斷,無私無偏,其性剛決,故為怒也。《六節藏象論》曰: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胃氣失調則為氣逆為噦,或有恐懼感;大腸、小腸病則不能泌別清濁,傳送糟粕,而為泄瀉;下焦不能通調水道,則水液泛溢與皮膚而為水腫;膀胱之氣化不利,則為癃閉,不能約製,則為遺尿; 膽氣失調則易發怒。這是五髒之氣失調而發生的病變。

 【譯文】

五味入胃,各為其所喜的髒腑吸收: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鹹味入腎,甘味入脾。這是飲食五味之所入。

五髒之氣失調後所發生的病變:心氣失調則噯氣;肺氣失調則咳嗽;肝氣失調則多言;脾氣失調則吞酸;腎氣失調則為嗬欠、噴嚏;胃氣失調則為氣逆為噦,或有恐懼感;大腸、小腸病則不能泌別清濁,傳送糟粕,而為泄瀉;下焦不能通調水道,則水液泛溢與皮膚而為水腫;膀胱之氣化不利,則為癃閉,不能約製,則為遺尿; 膽氣失調則易發怒。這是五髒之氣失調而發生的病變。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二)

 

圖片

 

【原文】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①,並於肺則悲②,並於肝則憂③,並於脾則畏④,並於腎則恐⑤,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

     五髒所惡:心惡熱①,肺惡寒②,肝惡風③,脾惡濕④,腎惡燥⑤,是謂五惡。

      五髒化液:心為汗①,肺為涕②,肝為淚③,脾為涎④,腎為唾⑤,是為五液。

【原文通解】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①,並於肺則悲②,並於肝則憂③,並於脾則畏④,並於腎則恐⑤,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

【1】五精:指五髒之精氣。

 ①精氣,謂火之精氣也。肺虛而心精並之,則為喜。《靈樞經》曰:喜樂無極則傷魄。魄為肺神,明心火並於肺金也。

②肝虛而肺氣並之,則為悲。《靈樞經》曰:悲哀動中則傷魂。魂為肝神,明肺金並於肝木也。

③脾虛而肝氣並之,則為憂。《靈樞經》曰:愁憂不解則傷意。意為脾神,明肝木並於脾土也。

④一經雲饑也。腎虛而脾氣並之,則為畏。畏,謂畏懼也。《靈樞經》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為腎神,明脾土並於腎水也。

⑤心虛而腎氣並之,則為恐。《靈樞經》曰:怵惕思慮則傷神。神為心主,明腎水並,

心火也。怵惕驚懼也。此皆正氣不足而勝氣並之,乃為是矣。

五髒之精氣相並所發生的疾病:精氣並與心則喜,精氣並於肺則悲,精氣並於肝則憂,精氣並於脾則畏,精氣並於腎則恐。這就是所說的五並,都是由於五髒乘虛相並所致。

● 五髒所惡:心惡熱①,肺惡寒②,肝惡風③,脾惡濕④,腎惡燥⑤,是謂五惡。

【1】惡:厭惡的意思。

①熱則脈潰濁

②寒則氣留滯

③風則筋燥急

④濕則肉痿腫

⑤燥則精竭涸。(新校正雲:按楊上善雲:若爾[原作“餘”,據《太素》卷六(髒腑氣液》楊注改]則雲肺惡燥,今此肺惡寒腎惡燥者,燥在於秋,寒之始也;寒在於冬,燥之終也。肺在於秋,以肺惡寒之甚,故言其終;腎在於冬,以腎惡燥不甚,故言其始也。)

五髒對不同的環境有所厭惡,心怕很熱的環境,肺怕很冷的環境,肝怕風大的環境,脾怕潮濕的環境,腎怕幹燥的環境。以上可以叫做“五惡”。

五髒化液:心為汗①,肺為涕②,肝為淚③,脾為涎④,腎為唾⑤,是為五液。

①泄於皮腠也

②潤於鼻竅也

③注於眼目也。

④溢於唇口也。

⑤生於牙齒也。

五髒化生的液體:心之液化為汗,肺之液化為涕,肝之液化為淚,脾之液化為涎,腎之液化為唾。這是五髒化生的五液。

【譯文】

五髒之精氣相並所發生的疾病:精氣並與心則喜,精氣並於肺則悲,精氣並於肝則憂,精氣並於脾則畏,精氣並於腎則恐。這就是所說的五並,都是由於五髒乘虛相並所致。

五髒對不同的環境有所厭惡,心怕很熱的環境,肺怕很冷的環境,肝怕風大的環境,脾怕潮濕的環境,腎怕幹燥的環境。以上可以叫做“五惡”。

五髒化生的液體:心之液化為汗,肺之液化為涕,肝之液化為淚,脾之液化為涎,腎之液化為唾。這是五髒化生的五液。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三)

 

圖片

 

【原文】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①;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②;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③,是謂五禁,無令多食④。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⑤,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⑥,是謂五發。

【原文通解】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①;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

①病,謂力少不自勝也。

五味所禁:辛味走氣,氣病不可多食辛味;鹹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鹹味;

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②;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③,是謂五禁,無令多食④。

②(新校正雲:按皇甫士安雲:鹹先走腎,此雲走血者,腎合三焦,血脈雖屬肝心,而為中焦之道,故鹹入而走血也。苦走心,此雲走骨者,水火相濟,骨氣通於心也。)

③是皆為行其氣速,故不欲多食,多食則病甚,故病者無多食也。

④(新校正雲:按《(太素》五禁雲: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名此為五裁、楊上善雲: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太素》卷二《調食》有五禁,與此文同,別有五裁,林氏誤混為一。又楊說今本太索作正文。)

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⑤,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⑥,是謂五發。

【1】五病所發:指五髒的疾病各有多發生的部位及時間。

⑤骨肉陰靜,故陽氣從之。血脈陽動,故陰氣乘之。

⑥夏陽氣盛,故陰病發於夏,冬陰氣盛,故陽病發於冬,各隨其少也。

五種病的發生:陰病發生於骨,陽病發生於血,陰病發生於肉,陽病發生於冬,陰病發生於夏。這是五病所發。

【譯文】

五味所禁:辛味走氣,氣病不可多食辛味;鹹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鹹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種病的發生:陰病發生於骨,陽病發生於血,陰病發生於肉,陽病發生於冬,陰病發生於夏。這是五病所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