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11一15

(2023-11-02 10:40:49) 下一個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二)

5

【原文】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髒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原文通解】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就人體而言,人體的外部屬陽,人體的內部屬陰。就人的身體而言,身體的背部屬陽,身體的腹部屬陰。

言人身之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髒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就人身體內的五髒六腑而言,五髒屬陰,六腑屬陽。即心、肝、肺、腎五髒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1】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冬病在腎,腎為陰中之陰,所以冬病在陰;夏病在心,心為陽中之陽,所以夏病在陽;春病在肝,肝為陰中之陽,所以春病在陰;秋病在肺,肺為陽中之陰,所以秋病在陽。

【2】針石:用金屬做的針和石頭做的針刺入一定的穴位治病,針灸。

為什麽要知道陰陽之中又各有陰陽的道理呢?這是因為隻有據此來診斷四時疾病的陰陽屬性,才能進行正確的治療。比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要依據這些疾病各自所在部位的陰陽屬性來選擇相適應的針刺療法或者是砭石療法。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1】雌雄:髒腑。

【2】輸應:相互聯係,相互對應。

人體的背部為陽,陽中之陽是心,陽中之陰是肺。人體的腹部為陰,陰中之陰是腎,陰中之陽是肝,陰中之至陰是脾。以上這些都是人體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互聯係又相互對應的例證。所以說人與自然的陰陽是相互對應的。

【譯文】

       就人體而言,人體的外部屬陽,人體的內部屬陰。就人的身體而言,身體的背部屬陽,身體的腹部屬陰。就人身體內的五髒六腑而言,五髒屬陰,六腑屬陽。即心、肝、肺、腎五髒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

       為什麽要知道陰陽之中又各有陰陽的道理呢?這是因為隻有據此來診斷四時疾病的陰陽屬性,才能進行正確的治療。比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要依據這些疾病各自所在部位的陰陽屬性來選擇相適應的針刺療法或者是砭石療法。

       人體的背部為陽,陽中之陽是心,陽中之陰是肺。人體的腹部為陰,陰中之陰是腎,陰中之陽是肝,陰中之至陰是脾。

      以上這些都是人體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互聯係又相互對應的例證。所以說人與自然的陰陽是相互對應的。

6

【原文】

       帝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髒。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原文通解】

帝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19】收受:相類的事物可以歸納起來。

黃帝問道:五髒除了與四時相對應外,它們還各自有其他相類的事物可以歸納起來嗎?

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1】驚駭:證名,驚恐駭怕之證。驚駭之證乃心腎不交之故也。

【2】臊( sāo):動物身上發出得難聞氣味。

岐伯回答說:有。東方顏色為青色,與人的肝髒相應,肝在體表的開竅是眼睛,精氣蘊藏在肝髒裏。病狀常常表現為驚恐,在五味中屬酸,與草木是同類,與五畜中的雞相應,在五穀中與麥對應,跟四季中的香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木星,因為春天陽氣上升。所以病症多發生在頭部,屬於五音中的角,在五行的成數是八,因為肝主筋,所以它的病變多在筋部發生。另外,氣味為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髒。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1】徵( zhǐ):五音之一,角徵宮商羽。

【2】黍( shǔ):糯小米也。

南方顏色為紅色,與人的心髒相應,心在體表的開竅是耳,精氣蘊藏在心髒裏,所以病變多發生在五髒。在五味中屬苦,與火是同類,與五畜中的羊相應,在五穀中與黍對應,跟四季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火星,因為心主血,所以病症多發生在血脈方麵。屬於五音中的徵,在五行的成數是七,另外,氣味為焦。

【譯文】

       黃帝問道:五髒除了與四時相對應外,它們還各自有其他相類的事物可以歸納起來嗎?

       岐伯回答說:有。東方顏色為青色,與人的肝髒相應,肝在體表的開竅是眼睛,精氣蘊藏在肝髒裏。病狀常常表現為驚恐,在五味中屬酸,與草木是同類,與五畜中的雞相應,在五穀中與麥對應,跟四季中的香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木星,因為春天陽氣上升。所以病症多發生在頭部,屬於五音中的角,在五行的成數是八,因為肝主筋,所以它的病變多在筋部發生。另外,氣味為臊。

       南方顏色為紅色,與人的心髒相應,心在體表的開竅是耳,精氣蘊藏在心髒裏,所以病變多發生在五髒。在五味中屬苦,與火是同類,與五畜中的羊相應,在五穀中與黍對應,跟四季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火星,因為心主血,所以病症多發生在血脈方麵。屬於五音中的徵,在五行的成數是七,另外,氣味為焦。

7

【原文】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原文通解】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1】稷( jì):1.古代稱一種糧食作物,有的書說是黍一類的作物,有的書說是穀子(粟)。

2.古代以稷為百穀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穀神:社~。

3.姓。

【2】歲星、熒惑星、鎮星、太白星、辰星:古代五星,歲星:木星、太歲;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太白星:太白、金星、啟明;辰星:水星、昏星。

中央的顏色是黃色,與人的脾髒相應,脾在體表的孔竅是口,精氣蘊藏在脾髒裏,因此病症常常出現在舌根部。在五味中屬甘,與土是同類,與五畜中的牛相應,在五穀中與稷對應,跟四季中的長夏相應,在天體中對應土星,因為牌主肉,所以病症多發生在肌肉上,屬於五音中的宮,在五行的成數是五,另外,氣味為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1】故病在谿:所以疾病多發生在四肢。

西方的顏色是白色,與人的肺部相應,肺在體表的孔竅是鼻,精氣蘊藏在肺部裏,因此病症常常在背部發作。在五味中屬辛,與金是同類,與五畜中的馬相應,在五穀中與稻對應,跟四季中的秋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金星,因為肺主皮毛,所以病症多發生在皮毛部位。屬於五音中的商,在五行的成數是九,另外,氣味為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27】彘( zhì):指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豚:tún ,小豬。也泛指豬。

豕  :[ shǐ ]豬:狼奔~突。

北方的顏色是黑色,與人的腎髒相應,腎在體表的孔竅是前後二陰,精氣蘊藏在腎髒裏,病狀常常出現在肘膝腕踝等部位。在五味中屬鹹,與水是同類,與五畜中的豬相應,在五穀中與豆對應,跟四季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水星,因為腎主骨,所以病症通常都和骨有關。屬於五音中的羽,在五行的成數是六,另外,氣味為腐。

【譯文】

       中央的顏色是黃色,與人的脾髒相應,脾在體表的孔竅是口,精氣蘊藏在脾髒裏,因此病症常常出現在舌根部。在五味中屬甘,與土是同類,與五畜中的牛相應,在五穀中與稷對應,跟四季中的長夏相應,在天體中對應土星,因為牌主肉,所以病症多發生在肌肉上,屬於五音中的宮,在五行的成數是五,另外,氣味為香。

       西方的顏色是白色,與人的肺部相應,肺在體表的孔竅是鼻,精氣蘊藏在肺部裏,因此病症常常在背部發作。在五味中屬辛,與金是同類,與五畜中的馬相應,在五穀中與稻對應,跟四季中的秋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金星,因為肺主皮毛,所以病症多發生在皮毛部位。屬於五音中的商,在五行的成數是九,另外,氣味為腥。

       北方的顏色是黑色,與人的腎髒相應,腎在體表的孔竅是前後二陰,精氣蘊藏在腎髒裏,病狀常常出現在肘膝腕踝等部位。在五味中屬鹹,與水是同類,與五畜中的豬相應,在五穀中與豆對應,跟四季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中對應水星,因為腎主骨,所以病症通常都和骨有關。屬於五音中的羽,在五行的成數是六,另外,氣味為腐。

8

【原文】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髒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譯文】

       因此,凡是那些善於切按脈象的醫生,一般通常都能認真觀察五髒六腑的順逆變化,條理清晰地總結出陰陽、表裏、雌雄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把這些精深的理論,深深地記在心中,逐漸達到爐火純青的醫術境界。不過,對於那些不是真心實意地學習,而且又不具備一定條件的人,切勿輕易把這些理論傳授給他們,這才是真正愛護和珍視這門學問的正確態度。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一)

1

【闡釋】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代哲學的重要內容,古代醫家將其引用到醫學領域,並與醫學內容結合起來,成為《內經》理論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貫穿於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治法則諸理論之中,既是中醫研究和閘釋人體規律的說理方法,又作為醫學理論有效地指導臨床診斷、治療和防病保健。

     《內經》關於陰陽五行學說的內容甚為豐富,既立《陰陽應象大論》、《金匱真言論》、《陰陽離合論》等專篇論述,又與其它理論密切結合而散見於各具體篇章之中。

2

【原文】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網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注釋】

【1】天地之道也:天地,指宇宙或自然界;道,道理或規律。

【2】綱紀:綱領。張介賓注:“大曰綱,小曰紀,總之為綱,周之為紀。”

【3】父母:指起源或根源。

【4】生殺之本始:生,發生;殺,消亡。本始,即本原、由來。

也可作父母講,是說陰陽是一切事物生長衰亡的根本動力。

【5】神明之府:神明,指自然界生長變化萬物的內在力量。《淮南子·泰族訓》:“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之謂神明。”府,所在之處。

【6】本:此指陰陽。

【譯文】

黃帝說:陰陽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是萬事萬物的綱領和變化之源,是產生和消亡的根本,也是一切事物從產生,到成長、變化,到最後消亡的基本規律。所以,在冶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從陰陽這個根本上去分析診斷。

【理論闡釋】

治病必求於本

       “治病必求於本”的“本”,在文中指陰陽而言。因為陰陽是“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因此疾病發生和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也就在於陰陽的失調。如何“治病求本”?必須做到《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言的“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診斷上要診察陰陽的失調狀況,而治療則要重視糾正陰陽的盛衰偏頗,恢複和促進其平衡協調。

3

【原文】

       故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原文通解】

故積陽爲天,積陰爲地。

【7】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氣清輕上升,陰氣重濁下降。

在大自然中,陽氣輕清上升,積成為了天,陰氣重濁下降,積聚成為地。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8】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二句宜作互文理解。總而言之:陰陽既為萬物生長之本,也為藏殺之本;分而言之:陽既主生發也主肅殺,陰既主長養也主藏斂。

指事物在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發展規律。

【9】陽化氣,陰成形: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

       陰氣沉靜,陽氣焦躁;陽主生發,陰主成長;陽主肅殺,陰主潛藏;陽能產生能量,陰能構成形體。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寒到極點就會生熱,熱到極點就會生寒;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10】飧泄:飧,水澆飯。《禮記正義·玉藻》孔疏:“飧,謂用飲澆飯於器中也。”飧泄,指腹瀉而大便中挾有未消化食物。

【11】?( chēn)脹:胸膈脹滿。

清陽之氣下降而不能上升,就會發生泄瀉病症;濁陰之氣上升而不能下降,就會引發脹滿病症。這是由於陰陽的正常變化和異常變化,而導致疾病也產生順症和逆症的分別。

【譯文】

在大自然中,陽氣輕清上升,積成為了天,陰氣重濁下降,積聚成為地。陰氣沉靜,陽氣焦躁;陽主生發,陰主成長;陽主肅殺,陰主潛藏;陽能產生能量,陰能構成形體。寒到極點就會生熱,熱到極點就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下降而不能上升,就會發生泄瀉病症;濁陰之氣上升而不能下降,就會引發脹滿病症。這是由於陰陽的正常變化和異常變化,而導致疾病也產生順症和逆症的分別。

【理論闡釋】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文中以天地、靜躁、生長殺藏、化氣成形、寒熱、清濁等,說明陰陽是對具有對立統一關係的事物性質和功用的歸納。關於“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曆代醫家從不同角度加以闡釋發揮:

       (1)張誌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春夏者,天之陰陽也,故主陽生陰長;秋冬者,地之陰陽也,故主陽殺陰藏。”係從天地四時陰陽的生長收藏作用加以說明。

       (2)張介賓《類經·陰陽類》:“此即四象之義。陽生陰長,言陽中之陰陽也;陽殺陰藏,言陰中之陰陽也。蓋陽不獨立,必得陰而後成,如發生賴於陽和,而長養由乎雨露,是陽生陰長也;陰不自專,必因陽而後行,如閉藏因於寒冽,而肅殺由乎風霜,是陽殺陰藏也。此於對待之中而複有互藏之道,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成也。”係根據《周易》“陰陽太少”理論,說明陰陽之間的相反相成、對立統一關係。

       (3)李中梓雲:“陽之和者為發育,陰之和者為成實,故曰陽生陰長,此陰陽之治也;陽之亢者為焦枯,陰之凝者為封閉,故曰陽殺陰藏,此陰陽之亂也。”係從陰陽之“治亂”,即正常與失常的角度加以說明。

       以上各家的不同發揮,說明經文的要旨在於既指出陰陽的可分性--陰陽之中更有陰陽,又闡明了陰陽之間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關係。

4

【原文】

       故清陽為天,濁陰爲地。地氣上爲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水爲陰,火爲陽。陽爲氣,陰爲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爲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爲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湧泄爲陰。

【原文通解】

故清陽為天,濁陰爲地。

因此,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成為天,濁陰之氣下降成為地;

地氣上爲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12】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雨雖自天降,實由地陰之氣吸引所致,故謂其“出地氣”;雲雖由地氣上而成,實由天陽之氣蒸騰而成,故謂其“出天氣”。

      地氣蒸發上升成為雲,天氣凝結下降成為雨;雨是由地氣蒸發上升後所形成的雲轉變而成,雲是由天氣蒸發後的水汽所形成。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人體也是如此,清陽之氣從人的耳、目、口、鼻等上竅出來,濁陰之氣從人的前、後陰等下竅出來;清陽之氣向外發泄於腠理,濁陰之氣內注於五髒;清陽之氣充實四腦,濁陰之氣歸流到六腑。

水爲陰,火爲陽。陽爲氣,陰爲味。

以水火來劃分陰陽,水屬陰,火屬陽。人體的能量屬於陽,五穀食物屬於陰。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13】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歸,有二義,1、3為生成、充養;一為被生成、被充養,即仰賴。

       氣,也有二義,2、4為人體之氣,一為飲食物之氣(食氣)。

      “味歸形,形歸氣”,謂飲食物之五味充養形體,而形體也仰賴人身元氣的充養。“氣歸精,精歸化”謂飲食物之五氣充養人體精氣,而飲食五氣又須經過化生作用才能轉變為人體之精氣。

【14】精食氣,形食味:食,si,讀為“飼”,即“賴.....所滋養”,該二句係對“味歸形”“氣歸精”的進一步說明。

【15】化生精,氣生形:係對前“形歸氣”、“精歸化”的進一步說明。

人體的能量屬於陽,五穀食物屬於陰。五穀食物要依賴身體來消化,身體要依賴能量來保證,能量又是依賴陰精而產生,陰精又是依賴食物的轉化而形成。同時,陰精需要能量才能轉化,身體也需要食物提供營養,食物經過轉化變成陰精,能量集聚形成身體。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爲氣,氣傷於味。

【16】味傷形,氣傷精:飲食五味雖能充養形身,但五味太過反能傷害形身;飲食五氣雖能化生精氣,但五氣太過也能傷害精氣。

【17】精化為氣,氣傷於味:氣,指人身之氣。人體之精能夠化生氣,氣也可因飲食五味偏嗜而受傷。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爲陽之陰。

味屬陰,所以從下竅排出;氣屬陽,所以從上竅排出。大魚大肉的屬陰,粗茶淡飯的屬陰中之陽。能量充足的屬陽,能量不充足的屬陽中之陰。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吃大魚大肉的容易產生腹泄,吃粗茶淡飯的則大便正常。能量不充足的身體容易發冷,能量充足則身體溫暖。

【18】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係對飲食藥物性味功能的概括。

       吳昆注:“陰氣潤下,故味厚則泄利,薄則通利;陽氣炎上,故氣薄則發散,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

【19】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少火,曆代有兩種不同解釋:一謂壯火指飲食藥物之氣味辛熱純陽者,少火指飲食藥物之氣味辛甘溫和者;另一種解釋認為火指陽氣,壯火即過亢之陽氣,少火則指溫和而不亢旺之陽氣。氣,指人身之正氣。氣衰、氣壯,作使動用法理解。

【20】壯火食氣,氣食少火:食,一讀若“蝕”,銷蝕、耗傷,“壯火食氣”謂亢旺之火能耗蝕正氣;一讀若“飼”,即飼養,“氣食少火”謂正氣賴陽和之火所溫養。

陽氣過度亢盛會使得身體的能量消耗衰竭,陽氣正常會使得身體的能量充沛。陽氣過度亢盛會過分消耗身體的能量,而身體的能量又要依賴正常的陽氣才保持充沛的狀態。

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湧泄爲陰。

所以說,陽氣過度亢盛隻會耗散身體的能量,而正常的陽氣能夠補充身體的能量。在食物方麵,凡是味道辛甘的食物,因為有發散的作用,所以屬於陽,而味道酸苦的食物,因為有湧泄的功效,所以屬於陰。

【理論闡釋】

清陽濁陰在人體中的不同分布和走向

       文中在論述天地陰陽升降與雲雨化生的關係之後,說明清陽和濁陰在人體中的不同分布和走向。其中三對“清陽”、“濁陰”所指不同: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指排泄、分泌物而言,出於上部頭麵的眼淚、痰涎、鼻涕以及呼出的氣體等,較之出於下部二陰的大、小便等輕清,故為“清陽”,反之為“濁陰”。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指陽氣、陰精而言。陽氣輕清,故發於體表腠理:陰精重濁,故歸藏於體內五髒。

       “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指水穀及其代謝產物而言。飲食水穀所化生的精氣充養四肢,以其性質輕清,故稱清陽;而由六腑所受納的飲食水穀及其消化吸收後所餘糟粕廢液,為重濁有形之物,故稱濁陰。

       由此可見陰陽為一相對概念,在不同範疇中所指不同。因此要分別事物的陰陽屬性,必須規定其具體範疇,否則將無法作出正確劃分。例如心,在“五髒”範疇中屬陽,但在“髒腑”範疇中,則又屬陰,若不規定其所處範疇,則不可能確定心為陰還是為陽。

【譯文】

因此,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成為天,濁陰之氣下降成為地;地氣蒸發上升成為雲,天氣凝結下降成為雨;雨是由地氣蒸發上升後所形成的雲轉變而成,雲是由天氣蒸發後的水汽所形成。人體也是如此,清陽之氣從人的耳、目、口、鼻等上竅出來,濁陰之氣從人的前、後陰等下竅出來;清陽之氣向外發泄於腠理,濁陰之氣內注於五髒;清陽之氣充實四腦,濁陰之氣歸流到六腑。

       以水火來劃分陰陽,水屬陰,火屬陽。人體的能量屬於陽,五穀食物屬於陰。五穀食物要依賴身體來消化,身體要依賴能量來保證,能量又是依賴陰精而產生,陰精又是依賴食物的轉化而形成。同時,陰精需要能量才能轉化,身體也需要食物提供營養,食物經過轉化變成陰精,能量集聚形成身體。如果不注意飲食,就會傷害身體;傷害身體,就會過分消耗能量:過分消耗能量,就會損害陰精。因為陰精是可認轉化為能量的,所以說,不注意飲食的結果是嚴重損耗人體的能量。味屬陰,所以從下竅排出;氣屬陽,所以從上竅排出。大魚大肉的屬陰,粗茶淡飯的屬陰中之陽。能量充足的屬陽,能量不充足的屬陽中之陰。吃大魚大肉的容易產生腹泄,吃粗茶淡飯的則大便正常。能量不充足的身體容易發冷,能量充足則身體溫暖。

       陽氣過度亢盛會使得身體的能量消耗衰竭,陽氣正常會使得身體的能量充沛。陽氣過度亢盛會過分消耗身體的能量,而身體的能量又要依賴正常的陽氣才保持充沛的狀態。所以說,陽氣過度亢盛隻會耗散身體的能量,而正常的陽氣能夠補充身體的能量。在食物方麵,凡是味道辛甘的食物,因為有發散的作用,所以屬於陽,而味道酸苦的食物,因為有湧泄的功效,所以屬於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二)

5

【原文】

       陰騰則陽病,陽騰則陰病。陽騰則熱,陰騰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偏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原文通解】

陰騰則陽病,陽騰則陰病。

【21】勝:偏勝。

人體內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太盛,那麽陽氣就相對薄弱,如果陽氣過盛,那麽陰氣就會顯得不足。

陽騰則熱,陰騰則寒。

如果陽氣過盛就會出現熱性病症,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寒性病症。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22】重:極。

特別嚴重的寒性病症會出現熱象,特別嚴重的熱性病症會出現寒象。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

【23】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形,指形體;氣,指氣機。寒為陰邪,故傷人形體;熱為陽邪,故傷人氣分,擾亂氣機。李中梓《內經知要》:“氣喜宣通,氣傷則壅閉而不通,故痛;形為質象,形傷則稽留而不化,故腫。”

寒邪會損傷人的身體,熱邪會損耗人的能量。能量被損耗了會引發疼痛,身體受到損傷了會出現腫脹。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偏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因此,如果疾病的現象是先有疼痛後出現腫脹,說明是能量先受到損耗,然後才是身體的損傷;如果疾病的現象是先出現腫脹後有疼痛,那說明是身體先受到損傷,然後才造成能量的損耗。

【譯文】

人體內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太盛,那麽陽氣就相對薄弱,如果陽氣過盛,那麽陰氣就會顯得不足。如果陽氣過盛就會出現熱性病症,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寒性病症。特別嚴重的寒性病症會出現熱象,特別嚴重的熱性病症會出現寒象。

寒邪會損傷人的身體,熱邪會損耗人的能量。能量被損耗了會引發疼痛,身體受到損傷了會出現腫脹。因此,如果疾病的現象是先有疼痛後出現腫脹,說明是能量先受到損耗,然後才是身體的損傷;如果疾病的現象是先出現腫脹後有疼痛,那說明是身體先受到損傷,然後才造成能量的損耗。

【理論闡釋】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與“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關於“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可以從三個層次理解其意義:

       1、聯係上段藥食氣味陰陽性能之言,此句係指過用酸苦湧泄等陰性藥食,可能損害人體陽氣;反之,過用辛甘發散等陽性藥食,則可能損傷人體陰精。即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所言:“用酸苦湧泄之品至於太過,則陰勝矣,陰勝則吾人之陽分不能敵陰品,而陽分斯病也;用辛甘發散之品至於太過,則陽勝矣,陽勝則吾人之陰分不能敵陽品,而陰分斯病也。”

       2、聯係下文寒熱病機之論,則此句指陰陽偏勝偏衰的病機。張介賓《類經》注:“此下言陰陽偏勝之為病也。陰陽不和,則有勝有虧,故皆能為病。”李中梓《內經知要》也謂:“陰陽和則得其平,一至有偏勝,病斯作矣。”均從病機角度說明陰陽之間一方偏勝則致另一方受損,從而失去平衡協調而致病。

       3、推而廣之,從哲學角度來說,本句經文又說明了陰陽之間的對立鬥爭和消長關係:陰陽作為統一體的兩個對立麵,陰長則陽消,陽長則陰消,兩者互相鬥爭而互為消長。上述三種解釋從藥食性味、疾病機理以至陰陽法則等不同角度闡釋了《內經》這一理論,是對中醫陰陽學說的進一步發揮和

完善。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既從哲學角度說明陰陽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對立麵轉化,也從病機角度說明陰陽寒熱的轉化病機。但應注意,與“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同樣,陰陽寒熱隻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向對立麵轉化,“重”、“極”就是轉化的條件。如果沒有轉化的條件或條件尚不成熟,則陰陽之間不能向對立麵轉化。

6

【原文】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原文通解】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24】動:動搖,指痙攣、眩暈等症狀。

【25】寒勝則浮:浮,浮腫。張介賓注:“寒勝者陽氣不行,為脹滿虛浮之病。"

【26】濕勝則濡瀉:濡瀉,指泄瀉而大便溏薄,由於濕勝傷脾而致。

風邪太盛,會使得身體出現痙攣、擺動的現象;熱邪太盛,身體上會有紅腫的部位;燥邪太盛,會使得身體出現幹燥的感覺;寒邪太盛,身體會出現浮脹;濕邪太盛,會出現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在大自然中,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四時和五行對天地萬物的生、長、收、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產生了寒、暑、燥、濕、風等五種對人體不利的邪氣。

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27】悲:《新校正》:“按《天元紀大論》,‘悲’作‘思’。”

【28】喜怒傷氣,寒暑傷形:喜怒,概指七情,七情過激,傷五髒氣機,故雲“傷氣”;寒暑,概指六淫,六淫襲人,先傷肌表形身,故雲“傷形”。

【29】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張介賓注:“氣為陽,血為陰;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則肝氣逆而血亂,故傷陰;暴喜則心氣緩而神逸,故傷陽。”

人體有肝、心、脾、肺、腎五髒,五髒之氣化生出五誌,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誌活動。喜怒等情誌的變化,會損耗身體的能量,而寒暑對人體的侵襲,會造成形體方麵的損傷。暴怒損耗人的陰精,暴喜損耗人的陽氣。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30】厥氣上行,滿脈去形:王冰注:“厥,氣逆也。逆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浮越,去離形骸矣。”

氣逆上行,充滿經脈,則神氣浮越,脫離形體。因此,喜怒不加節製,或者過寒過熱,都會危及生命。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根據物極必反的規律,陰過盛會轉化為陽,陽過盛可以轉化為陰。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31】春必溫病:明·熊宗立種德堂刊本、道藏本均作“春必病溫”。胡澍《內經素問校義》:“春必溫病,於文不順,寫者誤倒也。......《金匱真言論》曰'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玉版論要》曰'病溫虛甚死’、《平人氣象論》日'尺熱日病溫’、《熱論》曰“先夏至日者為病溫’、《評熱病論》日'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皆作'病溫’。”

【32】痎瘧:泛指各種瘧疾。

所以說,冬天受到寒邪的侵襲,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到風邪的侵襲,到了夏天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天受到暑邪的侵襲,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痎瘧;秋天受到濕邪的侵襲,到了冬天就容易咳嗽。

【譯文】

風邪太盛,會使得身體出現痙攣、擺動的現象;熱邪太盛,身體上會有紅腫的部位;燥邪太盛,會使得身體出現幹燥的感覺;寒邪太盛,身體會出現浮脹;濕邪太盛,會出現濡瀉。

       在大自然中,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四時和五行對天地萬物的生、長、收、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產生了寒、暑、燥、濕、風等五種對人體不利的邪氣。人體有肝、心、脾、肺、腎五髒,五髒之氣化生出五誌,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誌活動。喜怒等情誌的變化,會損耗身體的能量,而寒暑對人體的侵襲,會造成形體方麵的損傷。暴怒損耗人的陰精,暴喜損耗人的陽氣。氣逆上行,充滿經脈,則神氣浮越,脫離形體。因此,喜怒不加節製,或者過寒過熱,都會危及生命。

      根據物極必反的規律,陰過盛會轉化為陽,陽過盛可以轉化為陰。所以說,冬天受到寒邪的侵襲,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到風邪的侵襲,到了夏天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天受到暑邪的侵襲,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痎瘧;秋天受到濕邪的侵襲,到了冬天就容易咳嗽。

7

【原文】

       帝曰:餘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穀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裹,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束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爲玄,在人爲道,在地爲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此23字為衍文)神在天風,在地為木,在體爲筋,在藏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燮動為握,在竅爲目,在味爲酸,在誌爲怒。怒傷肝,悲騰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原文通解】

帝曰:餘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

【33】列別:羅列辨別,即比較、分辨的意思。

【34】端絡:端,開頭;絡,分支,網絡。端絡,此處聯用作動詞,即推求經脈的起始及循行分布。

【35】六合:指十二經脈中陰陽表裏兩經相配成為六對組合。

黃帝問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認真研究人的身體,他們給五髒六腑命名分類,把經脈絡脈連接成線,然後與天地四方聯係起來,使得經絡與天地四方可以做到-一對應;

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穀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

【36】谿穀屬骨:《素問·氣穴論》:“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谿。”谿穀,指大小分肉。屬骨:指與谿穀相連屬的骨節。

【37】分部逆從:張誌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分部者,皮之分部也。皮部中之浮絡,分三陰三陽,有順有逆,各有條理也。”

【38】經紀:經,經緯;紀,綱紀。指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

給所有的穴位命名;搞清楚所有骨骼的起點和終點;身體各部位相互之間的相生相克,都有一定的條理;四季的陰陽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外內之應,皆有表裹,其信然乎?

【39】信然乎:從“帝曰”開始至此所提出的問題,下麵岐伯答文僅論及四時五行等個別方麵,問答不符。張琦《素問釋義》認為:“問辭與下岐伯對文義不合,他經錯簡也。”

外部環境與身體內部之間,都有表裏對應的關係,這些說法都是正確的嗎?

   ●岐伯對曰:束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40】東方生風:東、西、南、北、中,稱“五方”,風、熱、濕、燥、寒,為在天之“五氣”,兩者均配屬五行並與自然界春、夏、長夏、秋、冬相應,以我國地理氣候環境而言,東方濱海,春季多風,且東風化雨,生發萬物,故謂“東方生風”。下文“南方生火”、“中央生濕”、“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也分別指南方和夏季氣候多熱、中央(黃河中遊平原地區)和長夏氣候潮濕、西方和秋季氣候幹燥、北方和冬季氣候寒冷。

【41】風生木:風熱濕燥寒為在天之五氣,木火土金水為在地之五行,在天之五氣化生在地之五行,即《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言之“在天為氣,在地成形”。以自然現象而言,風動則木榮,熱極則火生,濕潤則土氣旺而化生萬物,幹燥則物具金屬剛勁之性,氣為寒凝則化為水,故有風生木及下文熱生火、濕生土、燥生金、寒生水之說。

【42】木生酸:按五行學說,酸、苦、甘、辛、鹹五味也為五行所化生。《尚書·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是古代根據實物滋味總結出來的五行與五味化生關係,孔穎達疏謂:“水性本甘,久漫其地,變而為鹵,鹵味乃鹹。”“火性炎上,焚物則焦,焦是苦氣。”“木生子實,其味多酸,五果之味雖殊,其為酸一也,是木質之性然也。”“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為金之氣味。”“甘味生於百穀,穀是土之所生,故甘為土之味也。”

岐伯回答說:春主東方,陽氣上升而生風,風的運動可以傳播種子,促進草木的生長,木可以產生酸味,酸味可以煦養肝髒,肝髒又能養筋,筋柔軟則可以養心,肝氣上通於目。

(其在天爲玄,在人爲道,在地爲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此23字為衍文)

【43】其在天為玄,......玄生神:其,指陰陽變化;玄,指自然界幽微深遠的生化力量;道,規律,此處指人的生命活動規律;化,指大地化生萬物的作用;神,指自然界陰陽不測的神妙變化。又,此數句列於“東方生風”之下,與其下“南方”、“中央”“西方”、“北方”文例不同,對此,前人有兩種不同見解:一種認為係概括五方而言,非獨指東方,如張介賓謂:“此蓋通舉五行六氣之大法,非獨指東方也。”一種認為屬衍文,如丹波元筒謂:“據下文例,"在天’以下二十三字,係衍文,且與肝髒不相屬,宜刪之。”

(宇宙之中有一種精深玄妙的東西,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道,孕育看地上的一切生命。所以,大地上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人們通過對道的學習可以產生智慧,而冥冥之中的那個主宰則成為天地萬物的神明。)

神在天風,在地為木,在體爲筋,在藏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燮動為握,在竅爲目,在味爲酸,在誌爲怒。

【44】在色為蒼:蒼,即青,為木之色。下文赤、黃、白、黑分別為火、土、金、水之色。

【45】在音為角:角、微、宮、商、羽為古代五音,也配屬五行:角音應木氣而展放,徵音應火氣而高亢,宮音應土氣而平穩,商音應金氣而內收,羽音應水氣而下降。

【46】在聲為呼:呼、笑、歌、哭、呻為五聲,五聲發自五髒,為五髒情誌活動的外在表現:肝在誌為怒,怒則呼;心在誌為喜,喜則笑;脾在誌為思,思而有得則歌;肺在誌為悲,悲則哭;腎在誌為恐,恐則氣下,聲欲呻而出之。

【47】在變動為握:握、憂(即“嚘”,見注48)噦、咳、慄稱為“五變”,為五髒病變所表現的五種病證。握,搐搦握拳,為肝所主的筋的病變表現;憂,氣逆聲嘶,為心火上炎的病變表現;噦,幹嘔,為與脾相表裏的胃的病變表現;咳,為肺氣上逆的病變表現;慄,戰栗,為腎陽虛衰,失於溫煦的病變表現。

神明在天上以風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草木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筋,對應在五髒為肝,在五色是青色,在五音是角,在五聲是呼,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握,在竅為眼睛,在五味是酸,在情誌方麵是怒。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憤怒會損害肝,悲傷可以抑製憤怒;風邪會損害筋,幹燥可以平抑風邪;過度酸味會損害筋,辛味可以抑製酸味。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認真研究人的身體,他們給五髒六腑命名分類,把經脈絡脈連接成線,然後與天地四方聯係起來,使得經絡與天地四方可以做到-一對應;給所有的穴位命名;搞清楚所有骨骼的起點和終點;身體各部位相互之間的相生相克,都有一定的條理;四季的陰陽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外部環境與身體內部之間,都有表裏對應的關係,這些說法都是正確的嗎?

   岐伯回答說:春主東方,陽氣上升而生風,風的運動可以傳播種子,促進草木的生長,木可以產生酸味,酸味可以煦養肝髒,肝髒又能養筋,筋柔軟則可以養心,肝氣上通於目。(宇宙之中有一種精深玄妙的東西,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道,孕育看地上的一切生命。所以,大地上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人們通過對道的學習可以產生智慧,而冥冥之中的那個主宰則成為天地萬物的神明。)神明在天上以風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草木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筋,對應在五髒為肝,在五色是青色,在五音是角,在五聲是呼,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握,在竅為眼睛,在五味是酸,在情誌方麵是怒。憤怒會損害肝,悲傷可以抑製憤怒;風邪會損害筋,幹燥可以平抑風邪;過度酸味會損害筋,辛味可以抑製酸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三)

8

【原文】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爲熱,在地爲火,在體爲脈,在藏爲心,在色爲赤,在音爲徵,在聲爲笑,在變動爲憂,在竅爲舌,在味為苦,在誌爲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爲濕,在地爲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燮動爲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爲燥,在地為金,在體爲皮毛,在藏爲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爲哭,在燮動爲咳,在竅爲鼻,在味爲辛,在誌爲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爲寒,在地爲水,在體爲骨,在藏爲腎,在色爲黑,在音爲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爲慄,在竅爲耳,在味爲鹹,在誌爲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tāi)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原文通解】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夏主南方,陽氣旺盛而生熱,熱能生火,火能產生苦味,苦味可以煦養心髒,心髒又能促進血液的循環,血液又能注養脾髒,心氣上通於舌,

其在天爲熱,在地爲火,在體爲脈,在藏爲心,在色爲赤,在音爲徵,在聲爲笑,在變動爲憂,在竅爲舌,在味為苦,在誌爲喜。

【48】在變動為憂:於鬯,(讀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酒。古又同“暢”。)《香草續校書》:“此憂字蓋當讀為嚘。心之變動為嚘,與下文言肺之誌為憂者不同。憂既為肺誌,自不應複為心之變動也。”嚘,《玉篇·口部》引《老子》“終日號而不嚘”句,訓為“氣逆”,為氣逆聲嘶啞之義。又釋:按《說文解字·口部》;“嚘,語未定貌,從口憂聲。”則嚘為言語吞吐反複不定,蓋“心主言”,心神不寧則言語反複不清。

嚘:1.語未定的樣子。2.氣逆。

憂:憂之繁體。

神明在天上以熱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火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血脈,對應在五髒為心腦,在五色是紅色,在五音是徵,在五聲是笑,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憂,在竅為舌頭,在五味是苦,在情誌方麵是喜。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大喜會損害心,恐懼可以抑製喜悅;熱邪會損害元氣,寒冷可以平抑熱邪:過度苦味會損害元氣,鹹味可以抑製苦味。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長夏主中央,中央產生濕氣,濕氣能滋潤土,土能長出甜味,甜味可以煦養脾髒,脾髒又能滋長肌肉,肌肉強壯又能促進肺的功能,肺氣上通於口。

其在天爲濕,在地爲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燮動爲噦( yuě),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

神明在天上以濕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土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肌肉,對應在五髒為脾髒,在五色是黃色,在五音是宮,在五聲是歌,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噦,在竅為口,在五味是甘,在情誌方麵是思。

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過度思慮會損傷脾,憤怒可以抑製過度的思慮;濕邪會損傷肌肉,而風可以平抑濕邪;過度甘味會損傷肌肉,酸味可以抑製甘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

秋主西方,秋高氣爽,容易產生燥氣,燥氣能產生金氣,金氣能產生辛味,辛味可以滋養肺,肺又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又可以養腎,肺氣上通於鼻。

其在天爲燥,在地為金,在體爲皮毛,在藏爲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爲哭,在燮動爲咳,在竅爲鼻,在味爲辛,在誌爲憂。

神明在天上以燥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金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皮毛,對應在五髒為肺,在五色是白色,在五音是商,在五聲是哭,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咳,在竅為鼻,在五味是辛,在情誌方麵是憂。

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過度擔憂會損傷肺,喜悅可以抑製過度的憂傷;熱邪會損傷皮毛,而寒冷可以平抑熱邪;過度辛味會損傷皮毛,苦味可以抑製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冬主北方,冬天的天寒地凍產生寒氣,寒氣能結冰化成水,水中有鹽能產生鹹味,鹹味可以煦養腎髒,背髒又能滋長骨髓,骨髓充足又可以養肝,腎氣上通於耳。

 

其在天爲寒,在地爲水,在體爲骨,在藏爲腎,在色爲黑,在音爲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爲慄,在竅爲耳,在味爲鹹,在誌爲恐。

神明在天上以寒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水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骨髓,對應在五髒為腎髒,在五色是黑色,在五音是羽,在五聲是呻,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慄,在竅為耳,在五味是鹹,在情誌方麵是恐懼。

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49】寒傷血,燥勝寒:丹波元簡注:“據《太素》,血作骨,燥作濕,為是,張雲:'若以五行正序,當雲濕勝寒,但寒濕同類,不能相勝,故曰燥勝寒也。”

恐懼會損傷腎髒,思慮可以抑製恐懼;寒邪會損傷血脈,而燥氣可以平抑真邪;過度鹹味會損傷血脈,甜味可以抑製鹹味。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tāi)始也。

【50】血氣之男女:之,作連詞用,義同“與”、“和”。男女,此處借用男女形容陰陽相對得意思。

【51】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天為陽,左行;地為陰,右行。陽從左升,陰從右降,故謂左右為陰陽之道路。

【52】萬物之能始:能,“胎”之通假字。能始,即胎始、本始。孫詒讓《劄迻》:“能’者,'胎’之借字。《爾雅·釋詁》雲:"胎,始也。”《釋文》:“胎,本或作台。《史記·天官書》“三能”即“三台”,是胎、台、能古字並通用。”

所以說:天地是在萬物的上下;陰陽如血氣與男女之相對待;左右為陰陽運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熱,是陰陽的象征;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成的原始能力。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53】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守,鎮守於內:使,役使於外。吳昆《素問吳注》:“陰靜故為陽之鎮守,陽動放為陰之役使,見陰陽相為內外,不可相離也。”說明陰陽之間的相反相成、互根互用關係。

所以說:陰陽是互相為用的,陰在內,為陽之鎮守;陽在外,為陰之役使。

【譯文】

夏主南方,陽氣旺盛而生熱,熱能生火,火能產生苦味,苦味可以煦養心髒,心髒又能促進血液的循環,血液又能注養脾髒,心氣上通於舌,神明在天上以熱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火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血脈,對應在五髒為心腦,在五色是紅色,在五音是徵,在五聲是笑,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憂,在竅為舌頭,在五味是苦,在情誌方麵是喜。大喜會損害心,恐懼可以抑製喜悅;熱邪會損害元氣,寒冷可以平抑熱邪:過度苦味會損害元氣,鹹味可以抑製苦味。

長夏主中央,中央產生濕氣,濕氣能滋潤土,土能長出甜味,甜味可以煦養脾髒,脾髒又能滋長肌肉,肌肉強壯又能促進肺的功能,肺氣上通於口。神明在天上以濕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土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肌肉,對應在五髒為脾髒,在五色是黃色,在五音是宮,在五聲是歌,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噦,在竅為口,在五味是甘,在情誌方麵是思。過度思慮會損傷脾,憤怒可以抑製過度的思慮;濕邪會損傷肌肉,而風可以平抑濕邪;過度甘味會損傷肌肉,酸味可以抑製甘味。

秋主西方,秋高氣爽,容易產生燥氣,燥氣能產生金氣,金氣能產生辛味,辛味可以滋養肺,肺又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又可以養腎,肺氣上通於鼻。神明在天上以燥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金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皮毛,對應在五髒為肺,在五色是白色,在五音是商,在五聲是哭,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咳,在竅為鼻,在五味是辛,在情誌方麵是憂。過度擔憂會損傷肺,喜悅可以抑製過度的憂傷;熱邪會損傷皮毛,而寒冷可以平抑熱邪;過度辛味會損傷皮毛,苦味可以抑製辛味。

冬主北方,冬天的天寒地凍產生寒氣,寒氣能結冰化成水,水中有鹽能產生鹹味,鹹味可以煦養腎髒,背髒又能滋長骨髓,骨髓充足又可以養肝,腎氣上通於耳。神明在天上以寒氣的形式表現,在地上以水的狀態出現,對應在人體上是骨髓,對應在五髒為腎髒,在五色是黑色,在五音是羽,在五聲是呻,在病變的表現形式是慄,在竅為耳,在五味是鹹,在情誌方麵是恐懼。恐懼會損傷腎髒,思慮可以抑製恐懼;寒邪會損傷血脈,而燥氣可以平抑真邪;過度鹹味會損傷血脈,甜味可以抑製鹹味。

所以說:天地是在萬物的上下;陰陽如血氣與男女之相對待;左右為陰陽運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熱,是陰陽的象征;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成的原始能力。所以說:陰陽是互相為用的,陰在內,為陽之鎮守;陽在外,為陰之役使。■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四)

9

【原文】

帝曰:法〔1〕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爲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nài)【耐】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tai態]也。

【原文通解】

帝曰:法〔1〕陰陽奈何?

【54】法:運用。

黃帝問道:那麽怎樣才能按照陰陽的規律來診斷病情呢?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爲之俛仰〔2〕,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3〕,腹滿,死,能(nài)【耐】冬不能夏〔4〕;

【55】喘麤為之俛仰:麤,同“粗”,俛,同“俯”。謂氣息喘急粗促而前俯後仰。

【56】煩冤:冤同“悗”。煩冤,即心胸煩亂、滿悶之意。

【57】能冬不能夏:能,“耐”的通假字。張介賓注:“陰竭者,得冬之助,猶可支持,遇夏之熱,不能耐受矣。”

岐伯回答說:如果人體的陽氣過盛,身體就會發熱,腠理緊閉,喘起氣來很粗,身體還要隨著呼吸一起上下擺動,沒有汗出來,因而身體發熱很厲害,牙齒幹燥,心中煩悶,這時如果還出現腰部脹滿的現象,就是死症了,這種病在冬天還能湊合過,到了夏天就肯定熬不過去了。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反過來,如果人體的陰氣過盛,身體就會發冷,汗出不停,身體總是感覺很冷,經常打寒戰發抖,甚至手足厥逆,如果出現手足瘚逆而且腹部脹滿的現象,就是死症了,這種病在夏天還能湊合過,到了冬天就肯定熬不過去了。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5〕[tai態]也。

【58】病之形能:形,指病之形證。胡澍《內經素問校義》:“能,讀為“態。病之形能也者,病之形態也。”

上述這些就是陰陽變化在人體疾病現象上的具體表現。

【譯文】

黃帝問道:那麽怎樣才能按照陰陽的規律來診斷病情呢?

岐伯回答說:如果人體的陽氣過盛,身體就會發熱,腠理緊閉,喘起氣來很粗,身體還要隨著呼吸一起上下擺動,沒有汗出來,因而身體發熱很厲害,牙齒幹燥,心中煩悶,這時如果還出現腰部脹滿的現象,就是死症了,這種病在冬天還能湊合過,到了夏天就肯定熬不過去了。反過來,如果人體的陰氣過盛,身體就會發冷,汗出不停,身體總是感覺很冷,經常打寒戰發抖,甚至手足厥逆,如果出現手足瘚逆而且腹部脹滿的現象,就是死症了,這種病在夏天還能湊合過,到了冬天就肯定熬不過去了。上述這些就是陰陽變化在人體疾病現象上的具體表現。

 

10

【原文】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爲無爲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誌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輿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原文通解】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1〕,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2〕也。

【59】七損八益:一般認為是古代房中術的術語,“七損”指房事中損傷人體精氣的七種情況,“八益”指房事中有益人體精氣的八種方法。

【60】早衰之節:節,征信。

黃帝問道:怎樣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呢?

岐伯回答說:如果能懂得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那麽就可以很容易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那隻有提早進入衰老了。

年四十,而陰氣〔3〕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4〕,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61】陰氣:腎氣。

【62】陰痿:痿,與“萎”通。指陰器萎弱不用,後世稱為“陽痿”。

一般來說,人的年齡到了四十歲,體內的陰精就自然減少了一半,起居行動會出現衰老的跡象;到了五十歲,會發覺身體沒有以前那麽靈活了,顯得很笨重,耳也不聰,目也不明了;到了六十歲,陰精進一步減少,陽氣也大幅度下降,九竅不是很通暢,出現下虛上實的現象,常常眼淚鼻涕一起流出來。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5〕。

【63】同出而名異:同出,指人同稟天地陰陽之氣而生;名異,指善於養生與不善於養生者有強壯與早衰的不同結果。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陰陽之要,人所同然,而或強或老,其名各異。”

所以說:那些懂得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的人,身體就很強壯,相反,那些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人,身體就很衰老,本來大家的身體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可是由於對養生之道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結果就出現了健康和早衰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6〕。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64】智者察同,愚者察異:同,指人所共同稟受的天地陰陽精氣,為生命健康之本原。異,指強壯與早衰的身體差異。察,懂得。

有智慧的人一般探求事物的共同規律,而那些愚鈍的人隻會去留意事物的不同之處,所以愚鈍的人往往都是精氣不足,而那些有智慧的人卻是精力充沛,精力旺盛就自然是耳聰目明,身體靈活強壯,老當益壯,壯者就更好了。

是以聖人爲無爲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誌於虛無之守〔7〕,故壽命無窮,輿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65】虛無之守:虛無,恬淡清靜。守,當作“宇”,胡澍《內經素問校義》:“守字義不相屬,守當為宇。......宇,居也。虛無之宇,謂虛無之居也。”即淡泊寧靜的心態。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聖人做起事來總是采取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態度,以自己的快樂愉悅為做事的原則,無欲無求,保持內心的空虛恬惔,所以聖人的壽命是無窮無盡的,與天地長存,這就是聖人的養生之道。

【譯文】

黃帝問道:怎樣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呢?

岐伯回答說:如果能懂得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那麽就可以很容易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那隻有提早進入衰老了。一般來說,人的年齡到了四十歲,體內的陰精就自然減少了一半,起居行動會出現衰老的跡象;到了五十歲,會發覺身體沒有以前那麽靈活了,顯得很笨重,耳也不聰,目也不明了;到了六十歲,陰精進一步減少,陽氣也大幅度下降,九竅不是很通暢,出現下虛上實的現象,常常眼淚鼻涕一起流出來。

所以說:那些懂得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的人,身體就很強壯,相反,那些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人,身體就很衰老,本來大家的身體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可是由於對養生之道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結果就出現了健康和早衰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有智慧的人一般探求事物的共同規律,而那些愚鈍的人隻會去留意事物的不同之處,所以愚鈍的人往往都是精氣不足,而那些有智慧的人卻是精力充沛,精力旺盛就自然是耳聰目明,身體靈活強壯,老當益壯,壯者就更好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聖人做起事來總是采取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態度,以自己的快樂愉悅為做事的原則,無欲無求,保持內心的空虛恬惔,所以聖人的壽命是無窮無盡的,與天地長存,這就是聖人的養生之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