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賠款的留美學生
首先了解一點庚子賠款的曆史背景,為什麽八國聯軍會侵略中國?這個問題眾說紛紜,這裏引用“知乎”上的一種說法:
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就是慈禧因戊戌變法中洋人支持光緒而產生仇外情緒,一心想要報複洋人,於是利用義和團來對付洋人。義和團打出的旗號是“扶清滅洋”,這正合慈禧的胃口,索性慫恿義和團來達到排外的目的。得到聲援的義和團,開始燒毀教堂、損毀鐵路,攻擊租界。各國公使紛紛要求慈禧立即阻止義和團的暴行,慈禧直接將這一請求拋之腦後,隨後呼籲義和團進京勤王,圍攻東交民巷,這是聯軍出兵的最直接原因。
義和團打著“滅洋”幌子,四處燒殺搶掠,不分敵我目標一律攻擊。這是一支由無業遊民組成的隊伍,對“刀槍不入”深信不疑,在火器麵前毫無戰力。慈禧對洋人恨之入骨,不敢直接與洋人叫板,於是利用義和團與洋人對抗。慈禧對洋人的憤怒源自變法失敗,當時列強各國一致反對慈禧廢黜光緒皇帝。洋人支持光緒的原因就是,光緒支持維新派的資產階級變法,這樣更有利於列強在中國利用的擴大。而慈禧是保守派的代表,是會損害列強的在華利益。
慈禧對於列強的反對,既害怕又憤怒,害怕的是列強幹涉而丟掉權力,憤怒的是列強阻止自己專權。慈禧在慫恿義和團的同時,給義和團開出殺人條件。當時在京城和京畿一帶的義和團有百萬之眾,慈禧讓人放話給義和團,隻要殺一個洋人就賞五十兩白銀,殺洋婦一人賞四十兩白銀,洋孩賞三十兩白銀。於是教會和外國領使館成為義和團的主要攻擊目標,教會中除了少數洋人被殺外,大部分死者是信教的國人。除此之外,還有些買辦和為洋人辦事的人。
列強出兵的導火索就是義和團與清軍對使館區東交民巷的圍攻,當時東交民巷有各國領事人員五百多人,還有避難的數百名教徒,護衛士兵僅有五百人。而圍攻東交民巷的有兩路大軍,一是董福祥率領的甘軍,二是有十萬之眾的義和團。結果是圍了足足六十三天,沒有打下來,義和團共殺死兩百多洋人。各國列強從1900年初,就照會清政府,要求取締和鎮壓義和團,慈禧並未理睬。義和團先是破壞德國修建的鐵路及鐵路公司,德國揚言要出兵武力鎮壓。
到了四月份,列強再次提出鎮壓義和團的請求,慈禧還是未予理睬。各國列強開始集結軍隊,準備進行武裝幹預。慈禧也想借助義和團,與洋人幹一仗。同年5月28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及奧匈帝國八國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四百多人組成的海軍陸戰隊,進駐東交民巷。隨著東交民巷局勢的惡化,英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兩千多人的聯軍在大沽口登陸,隨後大沽炮台失守。慈禧這才感到了害怕,召開禦前會議欲解散義和團。
正在旨意下達之時,慈禧接到了端王載漪的密報,說聯軍要她退位讓光緒複位。這一假情報再次激起了慈禧的憤怒,她令載漪統領義和團前去迎戰洋兵。隨著日本和德國使館人員被處死和擊斃,聯軍開始大規模增兵。而憤怒的慈禧也沒有閑著,她不假思索的向十一國列強宣戰,以宣泄心中對洋人的不滿。
之後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聯軍一路攻到京城,慈禧一大早攜光緒出逃,一口氣跑到西安,回京時已是一年零五個月之後。出逃期間,慈禧向列強服軟。慈禧交待李鴻章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開始與洋人,盡可能的滿足洋人的要求。隨後簽訂《辛醜條約》,規定39年內向列強賠款9.8億兩。許多主戰官員被處死,大沽到北京沿線的所有炮台被拆除,洋人撤兵。慈禧帶著三千多輛馬車的搜刮物回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
清政府1901年9月7日在北京與德﹑法﹑俄﹑英﹑美﹑日等11國駐華公使簽訂了《辛醜條約》。其中第六款規定,賠償各國關平銀4.5億兩,年息4厘,本息合計9.8億兩,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其中美國從庚子賠款中分得7.3%的3293萬兩,到1940年 本息共計5335萬美元。
1907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將庚款餘額退還給中國,提出“退款辦學”。1908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豁免中國部分賠款》的決議。中美雙方議定,自1909至1940年,庚款分批退還中國,用於中國留美學生教育,清政府前四年每年至少派遣100名留美學生,第5年開始每年至少派出50名,並專門建造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即後來的清華學堂。另外,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設立中國遊美學生監督處,負責管理中國留學生。
清政府於1908年12月草擬了《派遣美國留學生章程草案》,就留學生資格及選拔、留美生管理等方麵明確了規章。如被派遣的學生,必須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中文程度必須能作文、英文程度能直接進入美國大學和專門學校聽講等。
清政府1909年在北京設立了遊美學務處,繼而籌建 遊美肄業館,遊美肄業館的全部經費出自退還的庚款,學製為8年,分高等科和中等科各4年,高等科分科教學,參照美國大學的模式。在美國設立了留學生監督處,負責留學生的學校安排、稽查功課等事宜。1911年遊美肄業館正式更名為清華學堂。招選學生經嚴格招考後,方可進入清華學堂預科學習,然後再擇優錄取赴美學習。
清華學堂第一批錄取學生1909年10月,經過考選,在應試的640人中,錄取第一批留美學生梅貽琦等47人 正式赴美,梅貽琦是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後來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為中國培養了無數的傑出人才,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清華校友占三分之一。一九五五年,掌管“清華基金”的傑出教育家梅貽琦先生在台灣,利用這筆款項創辦了新竹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建校源自庚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
為紀念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對清華建校功績,北京清華大學西區體育館被稱為 The 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 “羅斯福紀念體育館”,並嵌有羅斯福頭像,20世紀50年代被政府拆除。
1910年8月,在400餘應試者中,70名學生第二批赴美。其中有後來大名鼎鼎的北大校長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浙大校長氣象學家竺可楨,還有清華國學院四導師之一,語言學家趙元任。胡適,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後來成為學術界大師,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如梁啟超、顧頡剛、郭沫若等一批中國學人。
第三批63名學生於1911年7月赴美。清政府還利用庚款鼓勵自費赴美留學,這些學生稱為津貼生。1910年赴美學務處宣布,二年級以上成績優秀的留美自費生,可申請一年500~1000美元的學費資助。在“庚子賠款”的支持下,共向美國輸送770名留學生。
庚款留學為中國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如: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建築學家梁思成;傳說為林徽因終身不娶的著名哲學家金嶽霖;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趙九章;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楊振寧父親以及推薦楊振寧去美國留學的葉企孫都是庚子賠款留學生。
庚款留學美國的還有馬寅初,潘光旦,聞一多,茅以升、吳有訓、周培源、鄧稼先等等。個個名字都是如雷貫耳。
庚款留學是自1872年中國幼童赴美後影響最大的一批官方留美計劃。
在中國“庚子賠款”後,美、英、法、荷、比等國相繼與中國訂立協定,退還超過實際損失的賠款。退還款項除了償付債務外,其餘悉數用在教育上,中國每年向上述國家輸送相應的留學生,庚款留學生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