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衝浪城尋刀魚

(2023-07-13 21:13:07) 下一個

2021年是釣帶魚的大年,北卡的諸多pier都相繼報告說爆箱,就是我們“獨立日”帶娃娃們去Emerald Isle/Atlantic Beach沙灘上玩耍時,都有條帶魚衝上沙灘上擱淺,衝上岸時還活蹦亂跳的,被我撿回家紅燒了。阿雲和阿濤我們仨鏗鏘三人行在上次去威明頓後又開始合計下次的帶魚之旅了。同時,根據第一次的經驗,我們也買了Home Depot兩座工作燈來當大燈,用來水麵誘魚。另一方麵,我們也覺得威明頓的皮爾又小又破,限製又多(比如限人手一杆),不爽,魚情也一般。於是,我們開始關注社會媒體的魚情報道,也通過上網攝像頭監測北卡各皮爾的魚情。功夫不負有心人,某天終於看到衝浪市(surf city)皮爾晚上有人釣其它魚時不小心上了帶魚。

隨後我們又上路了,幾個小時後,在下午4,5時來到了碼頭,天色還很亮,一看,皮爾的停車場小,棧橋入口是在一個小樓的第二層,我們一進入碼頭就問管理人員最近有沒有人釣到帶魚,那老頭隻是說前天晚上有日本人到那夜釣帶魚,但不清楚有沒有釣到。一聽這話,心裏也沒底。裝備放下後,開始安裝釣組,開始在棧橋的末端水深出試探,許久未果。隨著時間推移,天色漸暗,棧橋的燈也亮起來了,這個碼頭是北卡照明最好的,碼頭24小時開放,徹夜燈火通明,棧橋延伸到海裏的長度更大,水自然也更深;由於徹夜有燈,到深更半夜也可以看到有人垂釣。我們一直在棧橋兩側和最前緣試探尋魚,已經有點擔心沒有帶魚了,特別時耐不住性子的阿雲,開始發牢騷,我心裏也有些壓力,因為選擇此地是我的主意。可偏偏就是他另辟蹊徑,在末端平台之前的橋段,早早用起了大燈,開始上魚。我們其他兩人也開始用燈,也陸續開始上魚。其實,由於棧橋燈光太亮,幾乎無陰暗處,到處都有餌魚,帶魚更分散,由於路燈太亮自己架設的大燈效果也不好,魚群不集中,上魚更難。

第二次釣帶魚時,我們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但我們仨對一些釣法和裝備不盡相同。阿濤用的是1-2英寸的火柴棍大小的熒光棒,其他兩用的是半尺長的大熒光棒,所用的顏色也不盡相同;用的肉餌也不一樣,有的用蝦子,有的用魷魚;有的用虎鯊鉤,有的用大長柄鉤;對釣位的選擇和手法也不一樣。所以,所收獲的漁獲也自然不一樣。上次估計是我釣了最多,這次是他們釣得多,總體平均每人每次30條的樣子,大部分多有三指寬,很不錯。其實,即使這兩次釣到的帶魚不是很多,但我還是給一些朋友鄰居送魚,分享漁獲的喜悅和難得的新鮮海味,這些是在當地亞洲超市裏買的帶魚無法比的。

這次我們也通宵,隻有阿雲開車勞累堅持不住,在魚情不好時回車稍歇片刻。第二天早上,由於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我們繼續釣了幾個時辰,彌補了幾條。沒想到的是天忽降大雨,又刮大風,棧橋沒有涼亭遮擋,我們無處躲閃,隻能在木板凳邊稍微避避,衣褲打濕了不少。大雨過後,天放晴,景色亮麗,空氣清新,不少鳥兒飛到碼頭上來尋食,嘰嘰喳喳,也不怕人,甚是可愛。

2021還是新冠肆虐,釣魚可能是最受歡迎的的安全的戶外活動之一。阿濤幾個星期後要回國,中國政府對回國人員的新冠檢測特別嚴格,所以他對疾病傳染格外小心,防微杜漸,在車上,在碼頭上都佩戴口罩。他是山東長大的,所以他們都把帶魚叫刀魚,後來了解到有些其它國家也是這樣稱呼,也逐漸了解到在北美帶魚被叫做“ribbon fish”(絲帶魚),與華人叫法“帶魚(belt fish, 像腰帶一樣的魚)”更接近,但我個人認為帶魚身體修長且銀光閃閃,稱之為"刀魚"(cutlass)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有時有人會與長江著名的刀魚混淆。阿濤可能是我們仨中對釣帶魚最了解的,他一回國,在很長時間裏隻有我和阿雲兩人一起釣刀魚了。

(應讀者要求,對魚友可以通過微信聯係作者:TexasCowboy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