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之初,新冠感染者幾乎與死神相伴;2021年底Omicron變種出現後,雖然新冠病毒泛濫,我周圍的親友鄰居大部分人都一度 “變陽” ,症狀卻不再可怕,新冠與感冒或重感冒幾成近義詞。但它的傳染性依然令人生畏,避之若浼,對老齡人而言,尤其如此。我們夫婦雖小心謹慎且僥幸地 “免疫” 多年,最終還是難逃劫數。隻不過,此一時非彼一時,我感染後的症狀完全有如普通感冒。是否會留下新冠長期後遺症?暫時不敢說。網查醫學研究,疫苗加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甚至強過單純打疫苗,我是否會 “因禍得福” ?目前也言之過早。
經過這次中招後的求醫用藥全過程,當然也有一些感悟。
從Health 811的在線問診到醫院就醫,再到使用LHIN / Ontario Health atHome的社區和家庭醫護服務,我第一次親身感受了安省公共醫護係統的一條龍服務。這種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務體係再加上family doctor 和walk-in clinics等提供的primary care,從理論上說,比較完備,值得誇獎,它既考慮到並滿足了病人的各種醫護需要,使病人得到合適的和及時的便利醫護,也減輕了醫院的壓力。在人口日益老齡化的環境下,它的社會意義更顯重要。而且,這一係列的服務全屬公費醫療,病人無需由於經濟因素的擔憂而不敢或放棄就醫。生病固然令人不愉快,但作為一個退休了的普通加拿大公民,工作納稅幾十年後,能夠享受這種全民醫護體係的服務,還是很滿意和滿足的,有種幸運感!
當然,加拿大全民醫療係統的低效率,也是不爭事實,一直飽受詬病。這兩年加拿大媒體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急診室人滿為患,醫療體係瀕臨崩潰。醫護界一直對大眾抱怨:醫護資源缺乏,醫務人員壓力過大..... 我去醫院的當晚,候診病人並不多,但作為一個傳染病人,我在急診室外等了兩個多小時後才被叫進去,然後又等了大約半小時才有醫護人員出現,不能不說候診時間確實過長。而且,我們醫院是在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大多倫多地區,據媒體價紹,其它地方的情況更糟糕些。整個晚上,急診科值班看病的醫生似乎隻有一個,病人久等是必然的結果。
少數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也不能令人滿意。或許是碰巧例外,6年前因急症我曾經去過同一急診科,這次去急診科的基本環境與上次差異不大,至少病人不見增多,醫護人員並未減少。但這次偏偏強烈感受到,個別醫護人員責任心不那麽強,對工作的態度不夠認真,與幾年前在醫院的個人體驗差異挺大。是他們的個性問題?還是疫情以來的工作環境改變而致?是我的病情特殊?還是加拿大全民醫療體係的伴生物?沒有經過深入研究和數據分析,我不知道正確的答案。但不管怎樣,醫務界的基本準則應該是治病救人,對工作、對病人都必須認真負責,來不得半點馬虎。遵守醫療製度的規矩也是醫護人員的基本職業操守。我算幸運,經過幾年疫情的曆練,醫學界對新冠的診治方案已經成熟,即便有人工作不太認真,也沒有產生任何不良後果。如果碰巧是其它的複雜或疑難急症病例,工作不認真就有可能導致誤診,甚至更嚴重或難以想象的惡果!
社區和家庭醫護服務體係確實很好,但如何確保它的有效實施是另一回事。在我這次簡短的親身體驗中,發現的問題不少。比如,管理製度的漏洞,流程中的不完善,客服交流係統的短路,以及部分工作人員的不稱職..... 都暴露出來了。人的因素無疑很重要,但從根本上來說,恐怕也與加拿大的全民醫療體係缺乏監管和問責製有關。假如是私有化的醫療服務,責任心和服務質量都與經濟利益直接掛鉤,效果或許很不一樣。這也是不少加拿大人希望政府允許私有醫療服務體係並存的理由。當然,那樣的話,別的問題或許又會出現。
中國有句老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我充分享受了全民醫療體係帶來的福利,也就別期待它的完美無缺。一聲歎息,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