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奧地利小城穆勞和安娜諾伊曼

(2024-02-12 00:37:30) 下一個

奧地利是一個隻有九百萬人口的小國,因此許多城市也都很小。位於施泰爾馬克州的穆勞就是其中之一,該市隻有不到3500人,是與之同名的穆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穆爾河從中穿過,因此號稱姆爾河畔的明珠。說起穆勞,人們都會想到一個女人--穆勞地區原來的統治者安娜諾伊曼。

早在十三世紀初時,列之敦士登家族就開始統治製這一地區,並在穆爾河畔的一座山上建起了象征著統治地位的宮殿,這座山因而得名宮殿山,山腳下逐漸聚集成了一個小鎮。這個家族的開山鼻祖是位宮廷說唱詩人,和現在的列之敦士登公國的家族沒有任何關係。

到了十六世紀,列之敦士登家族開始衰落,逐漸欠下了大筆債務,女富豪芭芭拉諾伊曼是主要債權人。諾伊曼有個女兒叫安娜諾伊曼,生於1535年,才兩歲時父親就去逝了,因此,安娜和她的哥哥姐姐們是跟著寡居的母親長大的。二十歲時嫁給了漢斯雅各布馮譚豪森男爵(Hans Kakob von Thannhausen),婚後兩人在一起隻生活了三年,生了兩個女兒,丈夫就不幸去世了。寡居的安娜但聽從母親的建議,嫁給了列之敦士登家族的傳人克李斯托夫二世(Christoph II von Liechtenstein),從此住進了列之敦士登宮殿。

之後安娜娘家人相繼去世,她的兄弟姐妹們也沒留下一男半女,安娜就繼承了娘家的全部遺產,也因此成了夫家的主要債權人。隨著列之敦士登家族的進一步敗落,安娜用從娘家繼承的財產買下了夫家的所有產業和穆勞地區的治理權,包括列之敦士登宮,從而成了穆勞地區真正統治者和主人。

在安娜的治理下,穆勞地區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她的財富也越積越多。

安娜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後,由於兩人沒有共同的孩子,夫家兄弟們因為財產問題和安娜起了爭執,但安娜逐一化解。

在那個年代一個富可敵國的女人要想保住財產估計也不容易,因此安娜很注重走上層路線,也做些回饋社會的善舉,比如借給皇帝一大筆錢,同時擴建穆勞的伊麗莎白醫院,讚助貧困人口等等。另外通過婚姻得到支持。第二任丈夫去世後,安娜又和兩位男爵結了婚,不幸的是他們都先於安娜去世。安娜的兩個女兒也先後去世,沒留下後人。為了使萬貫家財有合適的繼承人,1611年七十六歲的安娜嫁給了年僅三十歲的吉奧馮奧滕堡薩拉曼卡伯爵(Georg von Ortenburg-Salamanca),不幸的是,五年後伯爵也去世了。於是,1617年已八十二高齡的安娜再次結婚,嫁給三十一歲的吉奧路德維稀施瓦芩貝格伯爵(Georg Ludwig Schwazenberg)。1623年安娜去世,享年年88歲。施瓦芩貝格伯爵繼承了她的全部財產,列支敦士登宮和一萬八千公頃的森林是其中的一部分。後來伯爵將列之敦士登宮推倒,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宮殿,現在伯爵的後人仍是這座宮殿和一萬八千公頃森林的主人。

安娜的最後兩次婚姻實質上是一種為確定繼承人而做的收養關係。

終其一生,可以說安娜是一位傑出的管理者和經營者,為穆勞地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穆勞市為緬懷安娜的功績將主街朗格街(Lange Strasse)更名為安娜諾伊曼大街(Anna-Neumann-Strasse)。

由於安娜是位新教教徒,因而去世後不能葬於伊麗莎白教堂中,直到1873年伯爵的後人才將其遷葬到施瓦芩貝格家族墓地卡普辛呐教堂(Kapuzinerkirche)中,並且為她立了座銅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