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椒麻堂會:”困難”時期,偷糞就是盜竊國家財產

(2024-11-09 17:09:37) 下一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nfGhOyc_U

 

題材敏感,無法上映,這部華語神作是今年最大遺珠

大老師 豆瓣電影 2023年12月27日 22:05
 
Image
本文作者:大老師
首發公號:離想主義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丨
 
Image
 
豆瓣2023年度電影榜單,在前兩天正式公布。
 
在今年的華語電影十佳中,突然“橫空出世”一部驚世之作,在口耳相傳中越來越神秘。
 
這部三個小時的長片因為題材敏感等原因,無緣內地上映,但它卻是很多影迷心中的最大遺珠。
 
尤其在這個時間節點出現這樣有“野心”的作品,有太多超越想象的能量,值得每個人關注和看到。
 
今天,就讓@大老師 來為我們聊聊它。
 
 

 

椒麻堂會

導演: 邱炯炯

編劇: 邱炯炯

主演: 易思成 / 關南 / 邱誌敏 / 薛旭春 / 顧桃 

類型: 劇情

上映日期: 2021-08-13(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片長: 179分鍾

Image
 
*溫馨提示:本文有劇透
 
Image
新鮮又不新鮮
 
此片導演邱炯炯,之前創作過四部長片,兩部短片,內容都是圍繞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正是在對於自己人生記憶的不斷回溯中,影像經驗和思維刻度逐漸積累。
 
《彩排記》(2007)的川劇記憶,《姑奶奶》(2010)的異色人生,《萱堂閑話錄》(2011)的家族興衰,《癡》(2015)的影像風格,最終匯聚,成就了一部“集大成”式的虛構作品。
 
Image
《姑奶奶》劇照
 
《椒麻堂會》以邱炯炯的爺爺、著名川劇演員邱福新為原型。
 
故事主角丘福一開始便死亡,在黃泉路上開始回憶自己的一生,他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進入戲班,經曆軍閥割據、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大煉鋼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直到倒在改革開放初期。
 
對於熟悉第五代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活著》或餘華莫言賈平凹閻連科小說的人來說,宏大敘事和百年曲折曆史已經不是新鮮故事,戲曲演員的身份也讓每個時期的故事細節非常飽滿。
 
壓迫、放逐、流浪、管製、批判……可謂“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Image
 
片中添加了一些一看便是來自真實經曆的情節,比如困難時期,主角夫妻為了給撿來的嬰兒補充營養,偷偷到廁所偷糞,從裏麵揀選蛆蟲,烤幹磨粉,加到水裏,可以補充蛋白。
 
但極為黑色幽默的是,偷糞時被幾個幹部抓到,認為此糞坑屬於他們單位管轄,偷糞就是盜竊國家財產,要帶走,丘福不得已,唱了一段戲才平息糾紛。
 
電影的核心是個體在大曆史中的沉浮,並沒有超越經典的當代電影和文學作品,對於不熟悉這段曆史的人,可能像看了一組近現代曆史的幻燈片,對於熟悉這段曆史的人,又在心頭壓了一塊石頭。
 
Image
 
故事的原型早已去世,電影把他的一部分留在了人間。
 
他的故事曾是一代人的生活,這生活卻已經變得像個故事。
 
有些事還沒來得及講清楚,就已經被當成老調重彈,就像電影中一段詩詞:
 
新戲從來演舊事,周而複始話滄桑。
離合悲歡忘川渡,生死不外兩茫茫。
 
Image
 
Image
荒誕又不荒誕
 
這部電影最吸引人也帶來特殊審美體驗的是美術和攝影風格。
 
整部電影都是棚拍,沒有一處實景。劇組在一處停車場搭建了四百平的“影棚”拍攝了全部內容,所以攝影多是固定機位加上少量橫移鏡頭,觀感上很有舞台劇感。
 
所有的場景和道具都用廢舊木板和塑料泡沫塗抹而成,加上邱炯炯獨特的美學風格,形成奇妙的視覺效果。
 
很多媒體說他是中國的喬治·梅裏埃,我覺得更像是暗黑版的韋斯·安德森。
 
Image
 
邱炯炯談論到這部電影時,有很多高頻詞匯,比如包漿,間離,童話。
 
簡樸但並不粗糙的美術和攝影,既是受成本所限,也是導演的美學追求。
 
四川話,章回體,全部非職業演員,真人扮演的“祖師爺”神像,白布製造的驚濤駭浪,劃破背景板的美術刀,劇場視角的鏡頭,誇張戲謔的表演,錯落有致的場麵調度,打破第四麵牆的對話,超然存在的“駝兒”和“雞腳神”……
 
所有的“假”都很“真”,裝在混合著陰森氣和幽默感的畫麵裏,像是少年做了一場黃粱夢,一時歡愉,一身冷汗。
 
Image
 
電影本身就是“真實”的再現,是一種遠觀的形式,再疊加上本片的黑暗童話劇的獨特質感,製造了更強的形式感、距離感,距離感帶來安全感。
 
看故事的人安全,講故事的人也安全。
 
大家也達成了默契,這一切“假象”都無比真實。
 
Image
重要又不重要
 
邱炯炯從小生活在戲劇的氛圍中,很早就立誌走上文藝道路,家庭也很支持他。
 
他高中沒上完便輟學成了北漂,先學繪畫,逐步站穩腳跟,又拿起攝像機,製作紀錄片,水到渠成般有了這部電影作品。
 
愛好文藝的父親出演了本片中戲份很重的“麻兒”,侄子出演了少年丘福,家鄉的影響不止於物質的支撐,還有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
 
父親給他取名“炯炯”,是希望他用炯炯的目光看清這個世界,洞察秋毫。
 
非科班,野路子,對於邱炯炯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這是《椒麻堂會》氣質的來源。
 
Image
邱炯炯
 
在《深焦》的采訪中,他談起片名的來源:
 
“這個片子講的是文藝和權力之間的關係,堂會是有權有勢的人請藝人們為他們的生日、結婚、喪禮等等來做演出,這種演出就叫做堂會。
 
椒麻則是一種四川的口味,它是花椒的麻味,比如椒麻雞這些菜的口味。椒麻堂會可以理解成四川的堂會往事。
 
故事裏的主人公一輩子都在唱堂會,之前給軍閥唱,後來給黨唱,再到給閻王唱,所以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名字還是比較準確的。
 
這個故事似曾相識,被講過了千萬遍,隻是用了一種新的傳唱方式。太陽下沒有新鮮事,我們的曆史也在循環。我們經曆的都是一些老掉牙的事,但是我們依然在裏麵流轉。”
 
Image
 
真正的“人生如戲”,不過有人永遠是得過且過的戲子,有人總想做高高在上的觀眾。
 
導演平淡的敘述中是成熟圓潤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意識到邊界的情況下能不受束縛地表達自己,不僅僅是能力問題、意識問題,更是勇氣,是膽略,是心中澄澈。
 
Image
 
《人物》最近有一篇戴錦華訪談提到“優等生現象”。她說很多電影人發現原來投入電影行業的都是些“差學生”、“壞孩子”,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新一代的導演都是名校畢業,優等生。
 
邱炯炯顯然就是電影人裏的“差等生”,沒有經過學院教育,沒有受過體製訓練,靠興趣和生存壓力野蠻生長。
 
這樣一個“差等生”,拍出了九零年代之後難得一見的具有史詩氣質的華語片。
 
這是一次平民創作者對主流精英的文化逆襲,是一次江湖視角對廟堂文化的反叛,更重要也更動人的是,對個體的關愛、對庸常的敬畏的回歸,以及記錄和審視時代的自覺。
 
這是一群不合時宜的人,在向同類致敬。
 
Image
Image
無緣國內上映,這片卻拿下“年度第一”
全球爆火的頂流神劇,這次竟然徹底翻車……
吹爆這部國產18禁爽劇,建議0.5倍速播放

Image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